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兒童維生素A營養現狀:理想與現實到底有多遠?

嬰幼兒生長髮育迅速,對維生素A需求量高,但我國各地區都不同程度存在孕產婦、嬰幼兒、學齡兒童的維生素A缺乏。

維生素A的發現始於人們對食物與夜盲症關係的認識,作為第一個被人類發現的脂溶性維生素,有關的研究也逐漸成為學者們研究的熱點(圖1)。近年來研究證實,維生素A在維持正常視力的發育、促進生長髮育和骨骼生長、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貧血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圖1 pubmed中維生素A/視黃醇相關文獻收錄變化趨勢(以「維生素A」或「視黃醇」為題目/摘要檢索詞,截止到2018年9月20日)

維生素A在體內不能自身合成,唯一的來源只有通過食物的攝取,主要包括兩類:類視黃醇和維生素A原(類胡蘿蔔素)。

類視黃醇:主要來源為動物肝臟、蛋黃、奶油,以視黃醯酯和遊離視黃醇的形式存在;

維生素A原(類胡蘿蔔素):主要來源為胡蘿蔔、紅心甜薯、菠菜、水芹、羽衣甘藍、南瓜、萵苣、西蘭花等,以β-胡蘿蔔素、α-胡蘿蔔素和β-隱黃質的形式存在,在體內需要轉化後才可變為視黃醇。

一般認為,嬰幼兒攝入足量的類視黃醇和維生素A原類胡蘿蔔素就可以滿足每日的生理需要量,依靠母乳和輔食就可以獲得足量的維生素A,不需要額外進行補充。而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卻屢屢報導,我國各地區孕產婦、嬰幼兒、學齡兒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維生素A缺乏,且嬰幼兒期缺乏的程度最高。(圖2)

2000年14省0~6歲調查數據顯示:維生素A缺乏及可疑缺乏的比例超過50%

2012年全國中小城市41個監測點和2013年全國24省農村地區6~12歲調查數據顯示:維生素A缺乏及可疑缺乏的比例均超過30%

近十年各省、市、地區小樣本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兒童維生素A營養水準普遍不高,亞臨床缺乏問題依然嚴峻。

圖2 2006~2016年我國兒童維生素A缺乏地圖

(地圖的數據源來自近20篇流行病學數據,覆蓋18個省的流行病學數據)

如果按照理想狀態,兒童通過日常飲食獲得足量的維生素A不是很難,為什麼我國兒童中維生素A缺乏的情況仍然嚴重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維生素A缺乏的發生呢?

第九版《兒科學》教材中指出:維生素A缺乏在5歲以下兒童中的發生率遠高於成人,其主要原因是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都很難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因此新生兒血清和肝臟中的維生素A水準明顯低於母體,如在出生後不能得到充足的維生素A補充則極易出現維生素A缺乏症。

維生素A的推薦攝入量(RNI)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值,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指出,由於目前沒有兒童和青少年的維生素A需要量的代謝研究資料,兒童、青少年的EAR和RNI可利用成人EAR和RNI數據,按照代謝體重法推算。兒童和青少年維生素A的RNI則依據得到的EAR進行計算,變異係數同樣為20%。

事實上,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單純按照成人的數值進行推算,並沒有考慮到兒童群體的特殊性。一方面,兒童處於生長髮育的高峰期,其對營養素的需求遠高於成年人;另一方面,由於兒童自身免疫功能較弱,相較於成人更易發生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疾病,營養素的丟失較成年人更多。因此,針對於兒童的RNI實際上更接近一個理想狀態,而兒童實際的需要量可能更多。

前面我們提到過維生素A主要來源於動物肝臟和深色蔬菜,由於兒童的特殊性,這兩類食物來源對兒童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動物肝臟

①動物肝臟中維生素A的含量過高(如每100 g羊肝含視黃醇20972 g,摺合69837 IU;每10 g豬肝含視黃醇4972 g,摺合16557 IU),一次性攝入過多易導致急性過量和中毒的發生。

②肝臟是動物的代謝和解毒器官,目前很多飼養動物多添加過多的激素和抗生素,易沉積在肝臟中,長期服用易導致過量攝入。

③很多兒童不能適應肝臟的異味,導致大多數家庭並沒有把這類食物作為寶寶的輔食選擇。

因此,動物肝臟並不是兒童理想的常規膳食,很難實現持續的安全劑量的補充,從肝臟中獲取每日足夠的維生素A並不可行。

深色蔬菜:

①維生素A及其衍生物很容易被氧化和異構化,特別是在暴露於光線(尤其是紫外線)、氧氣及高溫環境時,可加速這種氧化破壞。由於蔬菜質地較硬,長時間的高溫烹調會導致維生素A原類胡蘿蔔素的損失。

②植物中的維生素A需要在脂肪的存在下才可以被吸收和利用,並依賴於膽鹽的存在,吸收容易出現飽和傾向。相同食物的處理方法不同,其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同。

③膳食維生素A原(類胡蘿蔔素)在體內的轉化率較低,理想狀態下為12~20:1,而實際受飲食的影響轉化率可能更低。

④嬰幼兒胃容量有限且消化系統功能還未發育完善,每日攝入大量的深色蔬菜的難度較大。

由於影響維生素A原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因素較多,很難保證持續的每日需要量的攝入,僅僅依靠深色蔬菜的攝入很難保證嬰幼兒每日的需要量。

對於0~6月的小嬰兒,母乳能夠提供豐富的營養素、抗體和免疫因子,有利於新生兒免疫功能和腸道菌群的建立。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和美國兒科學會均建議在有條件的前提下0~6個月的嬰兒採取純母乳餵養的方式。那麼純母乳餵養的嬰兒能否獲得足量的維生素A呢?

研究發現,母乳中維生素A的含量隨哺乳時間的延長而逐漸下降。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指出:包括中國母乳樣品在內的世界各地產後15天到3月齡母乳樣品中,維生素A平均水準的範圍為297~825 μg/L,薈萃分析的濃度平均值為444.0 ± 114.6 μg/L,其中中國母乳樣本的維生素A最低,僅為297 μg/L。而實際上國內幾項研究報告的母乳維生素A含量更低。這一結果可能與我國婦女孕前、孕期及哺乳期維生素A營養水準有關。

如果按照中國母乳平均維生素A含量250 μg/L,嬰兒理想的奶量約為750 mL/d,計算每日從母乳中獲取到的維生素A的理想值為624 IU,這還不包括消化、吸收過程中損失的部分。因此,純母乳餵養的嬰幼兒(特別是0~6個月的嬰兒)更應注意每日維生素A的額外補充。

由於嬰幼兒生長髮育迅速,對維生素A需求量高,理想的攝入範圍應該為推薦攝入量(RNI)到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之間,即0~3歲的嬰幼兒每日理想的維生素A攝入量應該在1000~2333 IU之間。

如果嬰幼兒每日靠膳食攝入的維生素A不能穩定的達到這個量,應採取每日口服小劑量維生素AD補充的方式。

以每日的生理需要量持續的補充,在滿足嬰幼兒生長髮育所需的維生素A的同時,更好的保障了安全性,是WHO推薦的理想的維生素A補充方式。此外,如果嬰幼兒出現了呼吸道感染、肺炎、腹瀉等疾病,會導致體內維生素A的消耗增加,更應注意加強維生素A的補充。

綜上所述,中國嬰幼兒、兒童維生素A營養水準不容樂觀,攝入不足可影響視覺、免疫、身高、造血等多項功能,影響其生長髮育水準。

通過膳食實際獲取的維生素A與理論值有較大差距,多種因素可影響攝入效果。

基於這些原因,在嬰幼兒時期,及時補充每日推薦攝入量的維生素A(1000~2333 IU)非常有必要,以保證嬰幼兒時期生長髮育所需,降低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013.

2、兒科學教材.第九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3、我國0-6歲兒童血清維生素A水準調查.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02.

4、中國中小城市小學生維生素A缺乏和貧血現況調查. 衛生研究,2016.

5、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地區2013年學生維生素A營養狀況.中國學校衛生,201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