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塵肺診斷:你還記得那次慘絕人寰的開胸驗肺嗎?

近,一則因「塵肺病誤診3名醫生以『失職罪』被羈押7個月」的新聞刷遍了醫療行業的朋友圈。

據報導稱,貴州警察機構以500多例塵肺病診斷錯誤為由,將貴州航天醫院3名醫生以「涉嫌國有事業部門人員失職罪」起訴,目前在看守所羈押7個多月。

本案中最關鍵的爭議在於,警察機構從醫院1640份塵肺病患者案例中調走1353例,並在其中抽取547份重新讀片後確診42例,由此算出差異率達92.3%,並將差異認定成醫生過失造成的結果,計算出3位醫生造成了3000萬社保資金流失。

而且,警察機構最初是以涉嫌「經濟詐騙罪」對醫生進行調查,卻從未發現任何利益輸送證據。

現案件被二次退偵回到檢察院,正處於第三次審查起訴階段。

92.3%的差異率看起來確實很驚人,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分析一下就會發現,警方對於讀片差異率的計算,可能是有問題的。

這547份如果是隨機抽取,這個差異率或許值得參考。但當事人律師稱:警方並非隨機抽取的病例,而是經過初篩,把認為診斷有問題的片子篩選出來,然後在這些片子裡進行重新鑒定。

按照這種搞法,警方如果更專業一點更仔細一點的話,把差異率弄到100%也不算難事。

根據網上的數據,從2012年至2016年,貴州航天醫院共進行了10708人次的高千伏X光檢查,進入到有塵肺病資質的專家診斷2274例,確診塵肺病患者1640例,確診無塵肺(含觀察對象)634例。警察機構調走其中1353例患者的高千伏X光等病歷檔案。

如果我們把這505例「誤診」患者,以10708例進行檢查的患者為基數進行計算,則差異率僅有4.7%。以2274例進入專家診斷程式的患者為基數進行計算,則差異率為22.2%。即使以1640例診斷塵肺患者為基數進行計算,差異率也僅有30.7%。

我們只能稱之為「差異率」,而暫時不能稱之為「誤診率」。因為警方所找的專家的讀片意見,也未必就是金標準。根據醫師培訓教材《塵肺病》一書中的數據顯示,在一組專家讀片中,發生讀片差異的範圍為18.8%~33.2%。

有病診斷成無病,這是漏診;無病診斷成有病,這是誤診。無論漏診還是誤診,都是臨床上無法迴避的客觀存在。對於塵肺高度依賴X光單一檢查手段的疾病而言,漏診與誤診很多時候就是蹺蹺板的兩端:如果診斷指征過於嚴格,則漏診會增加而誤診會下降;如果診斷指征過於寬鬆,則誤診會增加而漏診會減少。

如果用學術點的話說就是:敏感性上升則特異性下降,特異性下降則敏感性上升。

在現實中,對塵肺這種疾病,無論是企業還是有關部門,似乎都更喜歡漏診,而對誤診則深惡痛絕。

如果大家不是那麼健忘,應該記得9年前那場慘絕人寰的塵肺患者開胸驗肺事件。

9年前,2009年6月,一名叫張海超的年輕人來到鄭大一附院,不顧醫生的百般勸阻,執著地要求「開胸驗肺」。

他得的是塵肺。

鄭大一附院的醫生從X光上毫不猶豫地診斷為塵肺,之前很多醫院很多醫生也給他做過同樣的診斷。

但他們說的都不算。

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張海超在鄭州振東耐磨有限公司打工,做過雜工、破碎工,其間接觸到大量粉塵。2007年8月開始咳嗽,當感冒久治未愈,醫院做了X光檢查,發現雙肺有陰影,診斷為塵肺病,並被多家醫院證實。

但是,這些醫院做的診斷都不算數,因為「沒有資質」。張海超想要維權,必須拿到職業病法定機構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的診斷結論。

最初,職業病法定機構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拒絕做診斷,因為按照國家規定:做診斷需要企業提供相關材料。而企業恰恰是張海超的維權對象。

企業拒絕提供材料,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就拒絕做診斷。

經過無數次上訪之後,市委書記最後決定,「你也別糾纏了,也別要材料了,部門不會給你出。我先給你走後門,你先去診斷吧。」於是,他終於如願以償完成了診斷。

但職業病法定機構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下的診斷卻屬於「無塵肺0+期(醫學觀察)合併肺結核」。

他做了無數次關於結核的檢查,均為陰性。

他去了無數家醫院找了無數醫生,都診斷為塵肺。

但是,給他診斷的醫生和部門,都沒有塵肺診斷資質。而唯一具有塵肺診斷資質的鄭州職業病防治所,則一口咬定不是塵肺是結核。

走投無路的他,賣掉家裡剛收穫的麥子和僅有的12隻綿羊,拿著好不容易湊到的錢來到了鄭大一附院,要求開胸驗肺。

開胸驗肺後,張海超的病理結果清清楚楚的證明,他得的是塵肺。所有學過醫學的人都知道:病理檢查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然而,鄭州職業病防治所對此拒不接受。

他們堅持:(1)鄭大一附院沒有診斷資質,他們才有;(2)病理檢查只有外科肺葉切除標本和人死後的屍體解剖才能作為參考依據。

換句話說,張海超要想證明自己得了塵肺,除非自殺去做屍檢,而且屍檢結果得他們來鑒定。

張海超的主治醫生程哲,在張海超的出院證明上寫道「塵肺合併感染」,這6個字給她本人帶來了麻煩。按照規定,她所在的醫院儘管是河南省最好的醫院之一,卻不具備做塵肺診斷的資質。

在有關部門到醫院調查時,她憤怒地質問:「我仍然給他寫肺結核?那豈不超過了作為醫生的道德底線?」

《讓子彈飛》中,性情剛烈的小六被人冤枉,為了證明自己隻吃了一碗粉,他當著眾人的面剖開肚子把剛吃完的粉掏出來,問對方:到底是幾碗。

對方說:是一碗。

小六剖腹驗粉,對方承認了他的清白。

而張海超開胸驗肺,對方卻依然拒不承認漏診。

暗無天日,慘絕人寰。

幸而,那時的中國,還存在有良知、有血性的媒體人。

當張海超的遭遇被公之於眾後,舉國嘩然,輿情洶洶,當時企業和部門終於在輿論壓力下,給了他應有的公道。他獲得了60餘萬元賠償,後來在無錫換肺成功,獲得新生。

塵肺這種職業病的診斷,不是一個簡單的醫學問題。

職業病的診斷,涉及企業利益,涉及社保支出,涉及政府多部門的利益和博弈。

這些利益鏈條組成一張巨網,將像張海超這樣的患者困在其中,使其走投無路,只能含冤等死。

限於醫學條件,塵肺患者的誤診和漏診,都在很長時間內屬於無法避免的客觀存在。

本文說過:誤診和漏診,是塵肺診斷蹺蹺板的兩端。往往是:一個高了,另一個就會低。

漏診遠遠比誤診可怕。

誤診的結果,可以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和新的檢查結果進行修正。而漏診的結果,則往往是無辜的患者在貧病交加中含恨而逝。

多容忍一些誤診,還是多容忍一些漏診,取決於政府的良知。

我們看到的是,那些給張海超漏診了塵肺的人,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我們看到的是,當誤診損害了企業利益,醫生被送進了監獄。

在這是在傳達一個什麼樣的資訊?

南京彭宇案,殷鑒不遠,望貴州執法部門認真吸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