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瑜曾提過一建議,病逝後被孫權實施,孫劉衝突正式爆發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發生在諸葛亮“三氣周瑜”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魯肅、劉備和諸葛亮。原文如下:

魯肅大喜,便再往荊州來。玄德與孔明商議。孔明曰:“魯肅必不曾見吳侯,隻到柴桑和周瑜商量了甚計策,來誘我耳。但說的話,主公只看我點頭,便滿口應承。”計會已定。魯肅入見。禮畢,曰:“吳侯甚是稱讚皇叔盛德,遂與諸將商議,起兵替皇叔收川。取了西川,卻換荊州,以西川權當嫁資。但軍馬經過,卻望應些錢糧。”孔明聽了,忙點頭曰:“難得吳侯好心!”玄德拱手稱謝曰:“此皆子敬善言之力。”孔明曰:“如雄師到日,即當遠接犒勞。”魯肅暗喜,宴罷辭回。

玄德問孔明曰:“此是何意?”孔明大笑曰:“周瑜死日近矣!這等計策,小兒也瞞不過!”玄德又問如何,孔明曰:“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牧川,實取荊州。等主公出城勞軍,乘勢拿下,殺入城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也。”玄德曰:“如之奈何?”孔明曰:“主公寬心,只顧準備窩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餌以釣鼇魚。等周瑜到來,他便不死,也九分無氣。”便喚趙雲聽計:“如此如此,其余我自有擺布。”玄德大喜。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周瑜為報被諸葛亮戲弄之仇,派魯肅來到荊州,謊稱將進攻益州,要從劉備佔領的荊州通過,企圖在經過荊州時趁機抓住劉備並佔領荊州。誰知周瑜的計策早已被諸葛亮看穿。劉備按照諸葛亮的叮囑,假裝答應了魯肅的要求。等到周瑜率部前來後,諸葛亮設下的伏兵殺出。周瑜眼看計策又被諸葛亮識破,氣急敗壞,吐血而亡。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諸葛亮口中的“出其不意”, 意為趁對方沒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動。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孫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小說中提到的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情節,完全是小說作者的虛構,這一點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不過,圍繞荊州問題,孫劉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多次反覆,這也是事實。儘管周瑜在世之時並未與劉備集團發生直接衝突,但在周瑜臨終前,曾向孫權提出過一個建議。周瑜死後,這個建議被孫權予以實施,令孫劉兩家劍拔弩張,險些釀成一場武裝衝突。

這一事件,發生在周瑜病逝後,具體時間是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據《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載:“孫權欲與備共取蜀,遣使報備曰:‘米賊張魯居王巴、漢,為曹操耳目,規圖益州。劉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則荊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吳、楚,雖有十操,無所憂也。’”

這個計劃的提出,與周瑜有著直接的關係。據《三國志·周瑜傳》載,就在周瑜病逝前,他曾經向孫權提出:“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這個計劃看似針對劉璋,實際的目標卻是佔據荊州的劉備。因為無論如何進入劉璋佔據的益州,都要經過劉備控制的荊州。周瑜的真正意圖其實就是“假途滅虢”。只不過在周瑜提出這個計劃不久,他便因病去世,這一計劃才中途夭折。

到了第二年,孫權重新開始實施這一計劃,便有了上面《獻帝春秋》的記載。不過,荊州主簿殷觀一看便看穿了孫權的真實意圖,向劉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據《三國志·先主傳》載,殷觀表示:“若為吳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讚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興動,吳必不敢越我而獨取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劉備對此深表讚同,便婉言拒絕了孫權的要求。

眼看自己的圖謀被揭穿,孫權惱羞成怒。《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載,孫權派遣孫瑜率領水軍駐扎夏口,企圖強行闖入劉備的地盤。劉備也不甘示弱,“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局勢立刻變得劍拔弩張。幸好孫權在最後時刻下令撤軍,局勢這才得到緩解。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