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騰訊研究院李剛:看清數字經濟的長期基本面

2019年1月11日,騰訊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科技向善論壇在台灣時間博物館召開。

騰訊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李剛在題為《數字經濟的邊界在哪裡?》的演講中表示:數字經濟起源於互聯網,而在移動互聯時代數字經濟仍有逐漸增速的長期發展趨勢。李剛認為:需要理性、客觀地看待數字經濟的未來,在短期的經濟波動泡沫之後,需要對基本面的回歸。

何為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如何解決供求錯配問題?數字經濟的長期基本面在哪裡?在李剛的演講中都有分析與解釋。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也是剛剛完整地聽完了邱澤奇老師跟吳晨先生的精彩演講。

從希望到狂妄,我們已經看到大眾的情緒,或者是短期經濟波動帶來的情緒波動佔據了上風。最後一個環節,我覺得不是走向衰亡,而是回歸理性,回歸基本面,我們客觀地吹掉情緒的泡沫,來看這樣的問題。這個本質的問題是,基本面在哪裡?我們的理性應該回歸到哪裡?

就是我的演講題目:數字經濟的邊界在哪裡?

這個問題的背後實際上是想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對於中國經濟社會長期的影響,是否有一個方法可以進行精確地測算。這也是騰訊研究院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研究題目和領域。

這也是我進入騰訊研究院之後首先研究的幾個概念之一,我們一開始使用了數字經濟這個概念,我們大概四五年前對數字經濟的概念作了梳理,我們發現各家對數字經濟的定義、內涵、如何測算都有不同的方法,那麽這個基本面到底定在哪裡?我們從實際出發,先研究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研究中國互聯網對於中國經濟社會的影響,我們先看看中國的互聯網用戶用互聯網做了一些什麽?

在2015年騰訊研究院第一次推出了《“互聯網+”指數》,我們根據騰訊的後台脫敏數據看到,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最喜歡做的事情包括像發消息、看新聞、看視頻等等。我們分了三步走計算出一個“互聯網+”指數,作為一個衡量的基準。

這三步第一步就是確立維度,我們知道了用戶的基本行為是分這幾種之後,我們先找指標。第二步,拜託我們的業務同學暴力數數,把這351城市所有用戶的總量數據做了一個綜合。最後一個環節,我們找了超過一百多位公司內外部的專家,為每一個行為定了一個權重,最後做了加權平均得到的就是這個中國的“互聯網+”指數。

到了 2016 年“互聯網+”指數項目擴大,我們又加入了更多的互聯網行為,比如說像雲、城市服務、移動支付、公眾號,我們還加入了合作夥伴的脫敏數據,包括京東、美團、大眾點評,包括像滴滴的數據。

到了 2017 年我們更進一步,把像企業微信、社交廣告的脫敏數據都加進來。

但是從第一年開始我們就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這個指數定在那裡了?它的物理意義是什麽?

從它的數據源來看、統計方法來看,大家比較容易傾向於認為它是一個互聯網的滲透率或者是活躍度。但是這樣的解釋明顯是不夠的,對於一個宏觀決策者來講,這樣的解釋完全是不夠的。

那麽我們又想前進一步,我們看到了這麽多行為,那我們要走向的目標是研究整個互聯網對於中國經濟宏觀長期的影響,我們就把它跟GDP做了一個連接,做了一個簡單的時間序列的分析,我們得到的結果把它定義為另一種GDP,從中間的D變成了數字產出這樣一個概念。

我們從2017年發布了第一期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產出的概念,在我們把這個數據公布前一個月,我們發現信通院也做了一個類似的研究,非常巧合的是他們得到的數據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跟我們的估算非常接近。我們估算的2017年的數據中國的數字產出佔到中國GDP的百分比是32.3%,信通院的數據是32.9%,中間只差0.6%,非常接近。

我們很興奮地研究了一下信通院得到這個結果的方法論和數據源是什麽?我們的發現是兩個機構的數據源與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從生產端出發(信通院),一個是從消費端出發(騰訊研究院)。

我們看到的是用戶的行為,這些行為的背後不管你是移動支付、看新聞、看視頻都是一個消費的行為。而信通院計算的是持續的 ICT 領域(信息和計算機技術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用一種算法把它換成資產的形成,然後再計算這個資產形成對於各行各業各個地區產出的貢獻率。

我們是從一個經濟體系的兩端出發,最後達到了一個平衡的結果。

所以,我們做了一下擴大的閱讀,說這個是不是可以認為是業界的共識?我們就發現其實業界還是沒有共識,迄今為止也沒有這樣一個共識。對於數字經濟的概念有很多,包括相關的像 IGDP、EGDP,像互聯網經濟、信息經濟、平台分享經濟,他們的定義不同,統計口徑不同,他們最後得到的結果也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就以圖上右上角的荷蘭統計局計算的數字經濟或者互聯網經濟,如果隻計算互聯網產業那麽它佔荷蘭 GDP 比重大概7.7%,但如果把所有有互聯網參與的交易或者是至少交易當中某一個環節是通過互聯網來完成的,把這個作為一個統計口徑,那它的數字就是87%,中間有10倍的差距,這就是我目前對數字經濟理解,之所以說各家眾說紛紜這樣一個隨著明顯的例證。

那麽數字經濟到底是什麽?我們看到了很多的差異,有沒有共同的部分?我們就求同存異,先求同。

我覺得至少有兩件事情大家是同意的,第一件事情,數字經濟的產生起源於四十年前的互聯網,也就是說有了互聯網才有了數字經濟。第二個共識,進入移動互聯時代,我們看到了數字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快的,有一個明顯的增速的過程。這是退了一步先求同。

然後我們再蹲下來仔細看數字經濟,或者說數字技術對經濟的貢獻和價值來源是什麽?

這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基本面,這就是基本面。我自己的個人想法是缺乏微觀機制的宏觀統計都是耍流氓,這個就是我們強調的數字技術產生價值的微觀機制。

從消費端開始,我們翻了一下歷史的研究文獻,就發現目前能找到 2003 年像麻省理工的艾瑞克·布萊恩喬佛森(Erik Brynjolfsson)發了一篇文章《數字經濟中的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Increased Product Variety at Online Booksellers),當年亞馬遜剛剛完成從一個在線書店變成一個在線全品類百貨的轉型。

艾瑞克的核心觀點是:像一個亞馬遜這樣的在線書店,有數百萬種圖書,而一個在線的大型圖書超市可能就大約5萬到10萬本書,這樣的話實際上亞馬遜有一個很長的長尾,很多情況下讀者在線下的書店找不到的書,在亞馬遜都是可以找到的。

實際上亞馬遜這樣一個在線書店的模式,滿足了一部分讀者在線下找不到書的缺失,讀者得到了自己的閱讀的樂趣;寫書的人和出版商得到了經濟的利益,這一部分就是線上書店出現對出版業的附加值,就是數字技術帶來的貢獻

這個邏輯放到15年之後,我們認為還是成立的,目前我們講的智慧零售等等也是把這些丟失的消費者剩餘撿起來,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教育這些所有的行業在消費端來看,都有這樣一個把消費者剩餘擴大的作用。

但是和零售或者書店不一樣的地方,剛剛吳晨先生也講,交通、金融、教育、醫療,滴滴目前隻解決了這樣一個錯配的問題,但是交通、金融、教育、醫療這些傳統產業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供給不足的問題。

這些在生產端來看的供給都是局部市場從來都是錯配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有效供給不足的,這也就是我們講的互聯網進入下半場,數字經濟能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的關鍵一仗,就是在這些傳統產業我們的數字技術是不是真的有效?是不是可以解決這樣的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

我覺得解決這樣一個問題也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走就是降低不良率。也是說現在其實有很多產業包括製造業是生產能力過剩的,可以產生很多的產品。但是很多的產品是賣不出去的,它會產生浪費。這部分是不是可以通過數字經濟從我們的C2M等等不同的方式,把這個不良的部分降低,有效地供給提升

第二步,就是真正地提升供給端的供給能力,比如說像教育和醫療總是處在一個優質的教育資源、優質的醫療資源不足的狀態。我記得前一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一條消息,在成都一個偏遠的鄉村的小學,黑板中間出現了一塊螢幕,中間是成都七中的老師在講課,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經典的借助數字技術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的一個方式。

再比如,我們騰訊的人工智能AI覓影,現在已經看了大概上億張的人體 X 光圖片了,它可以幫助影像科的醫生從這種重複勞動中解救出來。這也是一種用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的方式提供優質醫療資源。

如果這樣的模式可行、可持續,那麽我們認為數字經濟肯定是有希望的,這就是它的長期的基本面。也就是我要得到的核心觀點,長期來看還是要理性、客觀、平靜地來看數字經濟的未來,從2018年的對於整個互聯網行業的大反思來看,我認為是一種吹去了情緒的泡沫,吹去了短期的經濟波動的泡沫之後,對於基本面的回歸。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 2015 年開始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把互聯網捧的很高,所以他從高處掉下來的時候有一個慣性,所以容易導致大家說“哦,原來你沒有那麽好,我們的期望這麽高,你竟然不是這樣的”——他可能在短期內跌到基本面之下,但這和之前的捧高一樣也是一個不客觀的評價。

受到基本面的拉扯,不管是情緒還是經濟的短期波動,終究要回到基本面這樣一個概念當中來,從長期來看都是這樣,我把這個叫做經濟增長的外有引力定律。

這張圖也是經常被引用的一張圖,是一位過世的經濟學家他自己計算的從公元0年到當代全球實際GDP增長的曲線。

我們看到這條曲線基本上在大部分時間裡,將近1500年的時間裡是趴在下面,整個人類社會的經濟增長是在1%以下,基本上跟人口的增速是同步的。一直到了19世紀中期開始的工業革命,我們看到了經濟增速基本面的躍遷,從1%以下躍到了1%以上,就是圖中紫色的部分。到了大簫條之後,尤其是二戰之後,我們看到了這個實際GDP增速持續保持在2%以上,然後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條漂亮的、非常美麗的曲線。

那麽我們現在是不是還會相信這個2%會繼續保持下去?這就是剛剛吳晨先生提到的羅默的一個觀點,我們已經有了這樣非常好的人力資源,我們是不是可以保證創新的速度不慢下來。如果我們可以保證技術創新的速度不會慢下來,那我們是不是有理由相信這2%的長期增速會繼續保持下去?

你從一個長期的觀點來看,對於目前的討論我認為都是有益的,會把我們整個互聯網帶到一個更理性、更客觀、更長期、更平均的維度上來。

好,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謝謝!

-- END --

我好看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