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操至死不稱帝,為什麽諸葛亮力勸劉備稱帝?

公元220年,關羽荊州兵敗被害,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公元221年,群臣聽聞漢獻帝被害,力勸漢中王劉備登基為帝。剛開始劉備不答應,諸葛亮就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說。於是劉備才勉強答應即帝位,是為蜀昭烈帝。

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是曹操,雖然他稱公稱王,但是到死都沒有稱帝。那麽,諸葛亮為什麽極力主張劉備稱帝呢?有三方面的因素。

1.被外力所迫

劉備原本是漢朝的荊州牧和益州牧,孫權奪取荊州後,劉備只剩下益州牧。當漢獻帝禪位之後,曹魏代替了劉漢,劉備的益州牧不被孫權和曹丕承認。當初攻佔益州之後,劉璋被送到了警察,當荊州丟失後,劉璋落入孫權之手,在名義上,劉璋依然是益州牧。所以,劉備只能稱帝才能保證其利益的合法性。

2.借助外部力量

雖然曹丕建魏代漢,但是兩漢四百年的余威,已經深入人的骨髓。後來的五胡十六國,許多少數民族的政權都取“劉”姓,就可見一斑。劉備登基建立的蜀漢,在歷史上稱為季漢,是漢朝政權的一種延續。這種方式可以繼承漢朝的政治遺產,贏得不少忠於漢室的人心。

3.轉移內部矛盾

劉備打荊州有幾個目的,有一條就是平衡各派利益。原本打算用荊州人治益州,用益州人管荊州,可是荊州的失敗,讓利益失去平衡。諸葛亮勸說劉備登基稱帝,就是向各方勢力傳遞一個資訊:咱們內部不要鬥了,打敗曹魏後,好處會更多。

諸葛亮勸劉備稱帝,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給孫權施加壓力,當孫權稱帝之後,孫曹的聯盟自然就會崩潰。果不其然,公元222年,孫權建國,國號為“吳”,孫劉兩家再次結盟。

參考文獻:《三國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