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竹園村:隱建築師情懷,建可推廣的農房

在中國傳統的“鄉土”概念伴隨著農耕文明綿延千年,但隨著工業的發展、城市化的進程和時代的快速更新,原本聚居的村落生活和熟悉的社會關係日漸疏離。那麽留在鄉土間的人又有怎樣的生活訴求?在當地政府的牽頭下,上海交通大學設計研究總院杜春宇設計團隊在浙江省安吉大竹園村為村民設計62棟安置房以及周邊景觀,“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和參與鄉村建設的藝術工作者一起走進鄉土。

大竹園村地處浙江省安吉靈峰街道南大門,東南鄰天荒坪鎮,西接上墅鄉,北與孝豐鎮交界,距縣城10公里,放眼望去,整個村子山清水秀、花木扶疏,幾乎沒有工業汙染的痕跡。

大竹園村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但經過歷代的破壞、改建和自然生長,如今村子中距離當下最遠的是一堵清末的牆。除此之外,歷史留給大竹園村的只是村落的肌理——建築形式和街道雖為新舊摻雜,但依舊保留下了浙北民居的部分建築形製和浙北生活方式。

2009年起,大竹園村開啟了“美麗鄉村”的建設,在當地政府的倡導下,在大竹園村向北延伸之地選了一塊新地,由上海交通大學設計研究總院杜春宇設計團隊參與項目的設計和施工,老村依舊留給村民自己規劃。2016年大竹園村在浙江省範圍內的村莊中脫穎而出,獲得住建部:“2016全國農房試點示範”的重要獎項”,迅速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關注。

前不久,“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帶讀者走進這座由安吉大竹園村龍王溪水系延伸而出的桃花源般的新大竹園村。

新科技倡導下的舊生活方式

提到鄉村建設,不得不面對的是在地居民,對村民喜好和生活習慣的摸索,或多或少決定了該地鄉村建設的實施進度。2016年,當交大設計團隊來到大竹園村,首先進行的便是村民調研,聽村民講故事,講他們對房子的訴求。

項目負責人杜春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們問村民希望房子多大、朝南朝北、如今房子的濕度如何?村民幾乎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此時我們介入了技術團隊,放置一些測量儀器,一段時間後,再去收集素材數據。這樣的資料就非常真實可靠。結合村民個體的調研,對設計師而言也是如何同村民交流,如何以真實數據說服村民,當地專家也給我們設計提了很多建言。”

帶著引導性和權威性,在近2年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交大建築設計團隊也和大竹園村的村民交上了朋友,大竹園村的余村長是一位頗有見識與格局的女性長官,每一個環節都積極參與並引導村民,而且更可貴的是謙讓精神,自己總是做最後那個選房的。儘管設計團隊和村民打交道也經過了一個由排斥到親密的過程,一開始設計師們去給村民上課,村民們根本不聽,各種不滿意,但講了幾遍以後,村民們慢慢安靜下來,開始傾聽了,隨著設計的深入、交流的加深,以及余村長的牽線,不但設計越來越完善,設計師和村民們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每次設計師們去村裡,會被村民熱情地約去家裡吃飯,剛摘的新鮮蔬菜總會塞一袋。

也正是因為朋友式的交流方式,讓設計師們發現了村民一種源於“農具房”客廳式的生活方式。生活在中國鄉村的老百姓,既保有農耕文化影響下,鄉土中國的生活方式和淳樸的農民作風,也包含對現代生活向往。所以在村民的自建房中,一樓車庫並非用來停車,它是閑時的農具房,更大的作用是老百姓的天然會客廳。二樓以上的太空則是帶有沙發、冷氣機,需要換拖鞋進入現代客廳。

所以在更多的時候,一樓車庫(或農具房)是村民日常的社交太空。當地村民結束了農活,穿著膠鞋直接走進鄰居家的太空,喝茶、打牌、吃飯、嗑瓜子、看電視……而位於二樓的真正客廳,其實用得很少,更多是展示一種對奢華生活的向往。

所以在大竹園村的“農房改造試點”中,交大設計團隊把“農具房”概念加以延續,依舊為每一棟建築打造一個不用換鞋、可以搓麻將、可以放農具的“車庫客廳”。

隱藏建築師情懷,建可借鑒、複製、推廣的農房

在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中,普利茲克建築獎獲獎者王澍主持的富陽文村的規劃設計可謂一個標杆,但在具體是實施中,交大建築設計團隊也提出了其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首先是建築成本,富陽文村雖在建築上好評如潮,但實際上每平米造價大約是4000元,僅是建築用的夯土,就邀請德國團隊製作。因而從經濟角度看,富陽文村大範圍推廣很難。

在安吉大竹園村,交大建築設計團隊使用了“仿真”技術。在建築外觀上,依托舊有浙北民居建築、融合粉牆黛瓦的江南園林。在設計過程中,為避免傳統瓦片在防水防潮上的問題,實行瓦片的一體化燒製,在細節設計中,用仿木材質融合當地木雕元素製作垂花窗……在價格上,政府每平米補貼將近兩千,村民只需承擔800元。隨著新村的建成使用,當地人的意識也在逐漸轉變,原來不是只有模仿西式洋房才是富裕的標誌,桃花源一樣的中國田園式農居才是村民真正向往的生活方式,周邊的村民紛紛要來圖紙,在老村自建房摸索建設,這是我們建築師最願意看到的,設計成果被村民認可,引導了新的審美及生活方式,並被老百姓自發的借鑒,推廣。

一切看似是新的,卻又都是舊的,在村裡行走,真的會迷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整個村沒有一條新開辟的路線,所有路線由原來田埂路演化而來,竹、田、水等傳統自然村落的生產要素被保留。田埂兩邊的62棟安置房圍繞著田、竹等生產要素錯落布置,根據各戶不同的需求量身定製,沒有完全一樣的兩戶,呈現出自然生長的狀態,並且依照當地以木柴、竹籬笆為圍牆的方式,將圍牆降低,形成通透的景觀;細節上體現了這輩田園農居的特色,甘蔗脊、萬字花窗、山牆上海棠通風孔等體現了當地文化。景觀上恢復了原有江南水鄉的水系肌理、疏通了乾涸的暗渠,構建起縱橫水系,“家家畔水居,戶戶聞水聲”,串起每戶人家洗菜、洗衣和灌溉,從龍王溪引水,借由水泵抬高水位,讓農宅與水無限親近,成為了傳統的江南村落最靈動的景觀。

景觀的設計上,交大設計團隊希望呈現的不僅僅是田園效果,而是有一些提升。所以採用園林化的手法,以當地原有植物竹為主,局部加一些桃花、柳樹,以豐富植物的品種和色彩。並用從鄰村收來的舊青石板,營造出歷史的滄桑。在村口移栽了一顆參天老榆樹,村民們可以在下面聊天、活動、議事。

儘管這是一個依托自然村落建起的新“小區”,但走進其中,不但能發現她不是嶄新的,是有故事和層次的。而建築師情懷,則在村民活動中心、圖書館等處實現,設計師採用更加簡潔的幾何手法,用當地的夯土材料來展現現代的公共太空,讓村落有了不同的建築風格,有一種時間疊加的感覺。

雖然這是一個政府的重要項目,而業主又是老百姓,方方面面考慮的因素非常多,但通過為期兩年的深入研究、修改,各方之間不斷的磨合,建築師們感受到,當把作品做到極致,使其能夠真正為村民服務,政府、老百姓的和建築師之間是沒有根本矛盾的,而且會是一個協調和融合的關係。(文/黃松)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