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螺螄殼裡做道場”與敦煌樂舞展的見微知著

樂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畫樂舞專題展

  地點:徐匯藝術館(上海)

  展期:2018年6月9日-9月下旬

  票價:免費

  評星:四星

  點評:徐匯藝術館和敦煌研究院以見微知著的方式傳承敦煌魅力。感歎華夏文化的絢爛和展放的一片赤誠之餘,這樣小而精的循環在未來是否有向外擴延的可能,同樣值得被關注。

  “敦,大也。煌,盛也。”此句出自東漢應劭注《漢書》,亦是許多人在提起敦煌時的初印象。然而在徐匯藝術館這棟鬧市區小洋房內,館方和敦煌研究院的團隊似乎特意反其道而行之,見微知著地傳承敦煌魅力。

  作為一場專題展,敦煌樂舞展並沒有將跨越漫漫千年的壁畫文物一手抓,而是以音樂影像史料作為研究敦煌壁畫的切入點。展覽由一條時空隧道作索引,選取樂舞由盛及衰的幾幅代表性洞窟壁畫來布展。壁畫在對“伎樂天”及其五個分支分別展現的同時,沒有忽視凡間伎樂人的身影。講天宮之奇景,也講民間之風俗。在佛教的視閾下,展覽引入了“迦陵頻伽”、“不鼓自鳴”等形象概念。音樂性上,壁畫中三十餘件樂器被每每挑出,逐個介紹,另有數件微縮樂器供近距離欣賞。由樂舞一個主題生發出的知識體系,在縱橫交錯的編織下十分緊密。

  

  見微知著的風格同時體現在導覽中。筆者前去觀展適逢一個工作日上午,雖人流稀疏,但值班的學生講解員卻做足功課。(周末下午的則是家長帶著孩子擠得滿滿當當)其中一位身著統一綠衣的女孩將手中紅色雷射筆在壁上一點,說道,“這位舞者繞臂的長巾是下垂的,與先前我們看到的飄逸的長巾不同。為什麽會這樣呢?我們說飄逸的長巾可以看出舞者在旋轉時的激烈,那麽下垂的長巾所對應的舞蹈風格可被推測為更為舒緩的了。的確,樂舞在發展後期融入了更多弦樂,音樂和舞蹈風格都有所轉變。”這種由一個細節提出疑問,解答,再探尋時代和文化因素的講解方式貫穿始終,總體可以概括成“畫了什麽——怎麽畫——為何這麽畫”。這樣由淺入深的完整思考過程,在筆者看來對大眾如何看畫十分值得借鑒。井井有條的學生講解員引起了筆者的關注,在簡單了解後知道三位女孩即將升入高二,從六月中旬接受了敦煌研究院和滬上社會志願者三次系統性的培訓。

  此次敦煌樂舞展沒有落步虛擬影像技術運用於藝術展的熱潮,且在這一點上仍具細節見精神的優勢。比起滬上一些展覽在運用高科技博眼球時稍許過猛,而疑似惡搞和過度消費經典價值,展覽的全息觀影區火候把握得正好。CG技術讓二維壁畫動起來的同時保留線描的美感,與溫和宛妙的配樂相交織,不失佛教藝術的神聖感。

  此次敦煌樂舞展即開展起就口碑甚好。但在反觀後,筆者更關注的是,這樣小而精的良性循環是否具有向外擴延影響力的可能。不可否認的是,徐匯美術館自身的場地局限性讓展覽稍顯“螺螄殼裡做道場”。巡展的方式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但這絕對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無論是畫中的飛天樂伎還是幕後的“敦煌癡”都值得更大的平台起舞。此次敦煌樂舞展是一個典範,但不是終點。一些博物館臨展或許可以在藝術知識體系的建立上從中汲取借鑒,而更多藝術平台也應考慮到未來傳承敦煌文化的必要。

  (文/胡怡嘉)

  陝西古代文明展(常設展)

  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

  展期:2018年5月18日起

  票價:免費

  評星: 四星半(半星扣在觀展環境)

  點評:以“周秦漢唐”文物精品、到現代多媒體技術,博物館講述得清晰明了,但一流的文物或許需要更大的太空和更好的觀眾。

  俗話講“地下文物看陝西”,普通觀眾不可能在考古現場直面“地下文物”,只能通過博物館的講述讚歎文化與文物的精妙,作為“周秦漢唐”多朝都城所在之地,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展示的文物讓人歎為觀止,陝西古代文明展(免費)、大唐遺寶展(30元)、唐代壁畫珍品館(300元)僅三個常設展基本就得花費一天的時間,展品品質之高、數量之多,也造成了陝歷博門外日日排隊,陝歷博內,更是人頭攢動,以至於幾乎只能從人流中看一眼陝西古代文明展和大唐遺寶展的重點(出鏡率高)展品。

  “綠臉跪射俑”自1999年出土以來,第二次在陝歷博展出,這尊俑自8月開始展出,預計展三個月

  此次之所以點評陝西古代文明展,雖為常設展,但因其新設不久,可見當下文物的陳列和講述水準。首先,陝西古代文明展依舊以“周秦漢唐”的順序,以三個展廳呈現,第一展廳展示了陝西境內發現的藍田人、大荔人等遠古人類遺存及西安半坡等早期文化遺址的瓶瓶罐罐,繼而歷經尚禮的周朝,可見一波青銅大器,直至秦王朝達到展示的高峰——在一個隔絕的區域內,選取了幾尊兵馬俑的代表,配合數字技術,向觀眾講述兵馬俑的常識,不消3分鐘,觀眾便了解兵馬俑的穿戴名稱、造型特點等元素。

  二樓的第二和第三展廳分別講述了漢、唐時代,一件博山爐、一組漢瓦當、一個雁魚燈,幾乎每件文物都從不同角度講述漢代人的智慧、美學追求、哲學信仰,也幾乎每件文物都值得一篇論文去講述。依照動線向前,走過魏晉南北朝的文物不知不覺走入了“盛唐天氣”。西安即是唐代長安,雖目前西安市唐代地面建築所存不多,但展廳中今昔對比的地圖讓觀眾有了直觀的認識,而唐代部分或因金銀器在“大唐遺寶展”中陳列頗多,此處展示的多為各式三彩俑,且造型多樣,帷帽女騎俑、男裝女立俑、騎射俑,個個值得玩味,甚至會發現當紅日本陶藝家的一些作品靈感依舊來自中國唐代。

  唐以後,都城遷移,陝西出土文物的精美度不及之前,展覽中陳列的文物其實也頗有分量,但當看了“周秦漢唐”之後,明清文物似乎只能淪為點綴。

  不得不由衷讚歎,陝歷博藏品的高品質,且文物後的展板中都會配以看似簡單、實則專業的說明,有些甚至帶有圖表的形式,幾乎只要觀眾想了解,便能讀懂,且展廳內大小文物配比得當,如協奏曲般唱出歷史的高低音。

  但博物館的人頭攢動,實讓展覽減分,如今“國家寶藏”、甚至“抖音”的加入,讓博物館早已不再曲高和寡,卻不知不覺走向另一個極端,面臨了“泛娛樂化”的問題,有人笑稱去陝歷博猶如一場“肉搏”,除“唐代壁畫珍品館”外,另兩個常設展廳遊人如織、熙熙攘攘,博物館的確把觀眾吸引了進來,以一流的展品,接下來或需要做的是如何培養一流的觀眾?(文/小松)

  奇妙機械博物館

  地點:Compton Verney(沃裡克郡)

  展期:2018年6月30日-9月30日

  票價:25鎊

  點評:很多來自英國的奇思妙想和幽默,在這個展覽中展現也訴說著人與機器之間存在著超越主人和創造的超凡脫俗的關係。

  評星:三星半

  四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創作的機械作品匯聚於此,此中包括Ting-Tong Chang的現代鵝(2017),它是如此栩栩如生,似乎即將在一個關於鳥類的講座中飛行。Paul Spooner的作品則將畢加索作品中的女性從立體主義中解構……他們像是有生命的火花,美麗而怪異;或是像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中的怪物一樣受到驚嚇和恐懼,人類以自己的形象製造這些物什,無論它們什麽模樣,但都沒有靈魂。

  當代藝術家Stuart Patience的作品以可觀的圖形力量展現了霍夫曼短篇小說《沙人》(The Sandman)的情節,該作品激發了弗洛伊德的靈感。年輕人Nathanael愛上了一個完美的自動人偶Olimpia; 和她說話、跳舞,最終人偶和他的夢被打破,美麗的容顏下是發條和機械肢體。

  發條是這些奇妙機器得以跳動的核心,它讓鳥兒唱歌,戀人們親吻, Fabergé的大象行走時擺動它的行李箱。 一段迷人的洛可可小插曲中舞者旋轉,憂鬱的小提琴手鞠躬,直到力量耗盡:這似乎是一個編年史愛情的死亡預言。

  一位名叫Henri Maillardet的瑞士鍾表匠建造了19世紀最著名的機械: 一個小男孩,坐在一張桌子上,手裡的筆 ,可以畫出四張不同的畫。 Maillardet使用了由伊斯蘭科學家發明的凸輪軸製動人物。 展覽中男孩所繪的是一個帶東方意味的噴泉和棕櫚樹的花園,這也從某個角度說明了中國是自動機械的主要市場。

  很多來自英國的奇思妙想和幽默,在這個展覽中展現,比如火車繞著生命軌道轉彎、老紳士的演奏,老太太倚著鳴鳥,音樂盒裡搖籃曲……一切不可思議和錯綜複雜的創造似乎在講述歐洲歷史的另一種形式,以及在這種形式中,人與機器之間存在著超越主人和創造的超凡脫俗的關係。(小松/編譯)

  (胡怡嘉 小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