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地球熱得不適合人類生存

23世紀晚期,美國的休斯頓、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中國的上海和全球其他曾經繁華的都市將變成鬼城。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或佛羅裡達州,你將看不到人的蹤跡,非洲、中國、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大片地區也都不再適宜居住。因為這些地方氣象會變得格外濕熱,嚴重到可以置人於死地的地步。沒有冷氣機設備的庇護,人類甭想在這樣的地方多呆一分鐘。

這是最近一項全球氣候研究給我們描繪的一場未來的氣候噩夢。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警告說氣候變化會造成很多惡果:海平面上升、洪水、乾旱、更多的極端氣象、物種滅絕等等。但是,哪次警告也沒有這次研究的結果更加聳人聽聞。如果這次的研究結果是準確的,那麽兩三個世紀後,這顆星球的絕大部分都會熱得不再適宜人類居住。

35℃的“濕球魔咒”

即使今天,熱浪也可以殺死成千上萬的人。僅在法國,2003年死於中暑的人就有14800人。而且,通常情況下,熱浪的受害者都是那些最脆弱的人:病人、老人和孩子。但隨著熱浪變得日益嚴重,受其影響的人數比例將會不斷攀升,範圍也將涉及更廣。不僅如此,如果氣象持續熱下去,且長時間處於潮濕的狀態下,到時就連那些能適應炎熱氣候的健壯的成年人也會受不了。

一般情況下,為了使機體正常工作,我們必須將核心體溫維持在37℃左右。若溫度上升到42℃,我們就會死掉。為了防止我們的核心體溫升的過高,我們皮膚的溫度不能長時間都超過35℃。當周圍環境溫度超過35℃時,出汗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降溫,甚至在45℃或者更高的溫度時,這招也很管用。但是,如果我們處在氣溫高又很潮濕的環境中,那裡的空氣幾乎是飽和的,出汗也沒辦法使人體降溫,人們常說的“桑拿天”,就是出了一身臭汗也不會降溫的典型例子。

長時期炎熱的氣象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長期既炎熱又潮濕的氣象。在同樣的溫度下,潮濕與乾燥的氣象給人感覺是不一樣的,因此氣候學家引入“濕球溫度”概念,能全面反映對氣候環境的判斷。什麽是濕球溫度呢?其實是指用濕紗布包裹起來的水銀溫度計的讀數,它是衡量熱度和濕度的綜合量。當空氣濕度較小時,包在濕球外的紗布中所含的水分向空氣中蒸發,從濕球吸取熱量,使得濕球溫度小於空氣的溫度。當空氣濕度越大時,紗布的水分蒸發量就越小,濕球溫度就越接近空氣溫度。

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即使身體健康的人也不能夠持續在濕球溫度大於35℃的環境中生存。一位人體體溫調節研究方面的專家說:“我們本來是通過皮膚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但這種高熱的環境卻會反其道而行之,將熱量通過皮膚強加到我們的身體上。因此,任何濕球溫度大於35℃的環境都會對人產生生命危險。”

今天地球各地的濕球溫度離於35℃極限還有一定距離,因為最高的溫度經常在異常燥熱的沙漠地區,所以相應的濕球溫度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麽高。目前,每年世界各地區中最高的濕球溫度幾乎都不超31℃——至少在現在,人類還是安全的。

生存的障礙

但是,隨著全球氣溫的持續升高,全球的濕球溫度也同樣會隨之升高。為了弄明白濕球溫度如何隨著氣候變暖而變化,科學家們創建了一個大氣模型。模型給出的結果顯示:全球平均溫度每上升1℃,地球上最高的濕球溫度也會相應提高0.75℃。

按照這個理論,如果全球平均溫度上升7℃的話,一些地區最高濕球溫度就會超過35℃這個濕球魔咒極限。這個極限意味著,熱浪將慢慢吞噬更多人的性命。而當全球溫度提高12℃,就算沒有其他諸如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地球上一半的地區也將變得太熱而不適宜人類生存。這些不適宜居住的地區包括那些現在濕球溫度就較高的地區,包括亞馬孫河流域、印度、非洲的部分地區、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東南部地區。

這將是一個噩夢般的結局。從理論上講,受此影響的地區的人們是能夠適應這種環境的,比如夏季一直躲在冷氣機房裡,盡量不到戶外活動就是了。但大量的冷氣機運行成本將使許多企業和個人難以承受。例如,大部分牲畜,除非被安置在裝有冷氣機的穀倉中,否則就會大量死亡。更糟糕的是,用冷氣機降溫需要高度依賴電力,如果發生長時間停電情況,可能導致大規模惡性死亡事件。

不僅如此,因為大多數人都需要轉移到更高維度的涼爽環境中,所以人類還會因爭奪土地資源而在全球引起一系列衝突,世界又將陷入無休止的爭戰中。在這之前,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氣候變化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是可能還沒人預料到有一個大限使我們整個人類都無法存活。這意味著,我們過去對氣候變暖的嚴重性大大估計不足,現在,需要我們更加嚴肅地對待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問題了。

人類會變得更矮小?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地球變成這樣炎熱的可能性有多大?地球的溫度真能上升7℃?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數據,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一倍,將會使大氣增溫1.9℃至4.5℃。如果隻提高1.9℃,那麽要使全球增溫7℃還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相反地,如果4.5℃是更準確的結果,那麽只需要一個世紀的時間,全球氣溫就能提高7℃。

但是,IPCC的估計對很多其他導致地球變暖的因素沒有考慮進去,比如永久凍土層融化所釋放的甲烷,它也是溫室氣體的一種。如果把這些複雜因素再考慮進去,那麽到23世紀溫度就會比現在高出10℃、12℃,甚至是15℃。

古氣候學家指出,地球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高濕熱氣象。在5600萬年前的古新世,氣溫就比現在高出將近20℃。當然,那個時期還沒有我們人類,可是還存在著相當多的其他哺乳動物。對它們來說,相似的高溫效應會對它們產生致命的影響嗎?

一些哺乳動物的核心體溫鋼彈40℃,所以在理論上來講,它們可以在人類不能生存下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它們的生存極限顯然比我們高。即便是這樣,在當時的一些熱帶地區,仍有一些動物不能適應濕熱環境而消失。從化石記錄分析,這段時期哺乳動物的數量都有所減小,一些物種的數量甚至還出現了驟降。

另外,古生物學家的研究還發現,高溫環境導致推動了小型哺乳動物的進化歷程。相對於它們的體積,與大型動物相比,小的動物有更大的表面積,所以它們可以更有效地進行自身冷卻。這令人想起,在炎熱的熱帶雨林地區,人都比較矮小。由此推想,在濕球溫度不斷升高的情況下,未來的人類為了適應新的高溫高濕環境,有沒有可能變得更加矮小,從而進化成新的人種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