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邊吸氧一邊看,越看越生氣!

點擊電影鋪子 主頁右上角 設為星標

這幾天,鋪子被推薦看了一部關於中國的紀錄片。

說實在的,從影片名字開始,估計很多女性就會感覺有被冒犯到。

《中國剩女》

這是一部由以色列導演拍攝的中國紀錄片,PBS(美國公共電視網)出品。

在1時25分的時間裡,講述了三位未婚成功女性在“剩女”的壓力下,如何掙扎、主動爭取、努力平衡,甚至逃離的故事。

一號女生,是個律師。

她的家鄉在北方某個小村,家中五個女孩,沒有兒子。

她是老么。

四個姐姐都已結婚生子,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個村子,只有她離家北漂,生活得最好。

考上了好的大學,在北京站穩腳跟,做了一名律師。

但也是她,常常不讓父母姐姐們放心,只是因為她未婚。

“你一天不成家,咱爸咱媽就一天不放心。”

她的家庭,是非常傳統的那一種。

墨守成規,大男子主義。

認為婚姻就是一切,尤其對於一個女生來說。

沒有結婚,人生就不完整,就是自私,就是有病,就是該被判刑。

總之,只要不結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

回到北京,某婚介網的“紅娘”也隻將她當做婚姻市場上待售的“貨物”。

你的年齡也不小了;

你長的也不是特別好看,要求那麽高做什麽;

既然你選擇了婚姻,就不能選擇不生孩子呀......

但是,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在北京打拚多年的獨立女性來說,不婚不育並不是問題。

單身其實挺好的,只要能夠養得活自己。

不生孩子也沒關係,大不了可以先選擇凍卵,或者領養。

什麽時候有愛情,再結婚也無妨。

而她的豁達和開朗,換來的卻是家人無論如何的不理解不支持,和一次又一次的“批鬥大會”。

“不結婚判刑是吧”

“不結婚可不就該判刑”

二號女生,是個播音員。

28歲,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怎麽算,也算不上“剩女”二字。

說她年齡不小,該早早結婚生子的,是她的媽媽。

“我像你這麽大,都生了你了。”

家庭結構女強男弱,媽媽是個很強勢的女人。

而她,最多的就是順從。

因為從兩歲她就懂得,不聽話,就會被媽媽拋棄。

即使現在,一言不合媽媽就會摔門走人,隻留下她自己被氣哭。

媽媽控制欲一向很強。

一邊催婚,一邊還要對她交往的男生評頭論足、摻和挑剔。

這個太土氣,那個家庭不合適,甚至有一些毫無邏輯的反對:

我不讓你找南京人,你偏偏就找了南京人,所以我就更不讓你找南京人......

如果爭論起來,媽媽就會更生氣地說:

“我把你養這麽大養出深仇大恨”

“我給你買房買車現在我就成壞人了?”

三號女生,是一位大學老師。

出生於書香門第,但因為為父親治病而家道中落,她自己的終生大事也就這樣耽擱下來。

如今,她37歲。

是外界眼中不折不扣的“剩女”。

如今,她交了一個比自己小9歲,家庭學歷各方面稍弱於自己的男朋友。

說不清是不是因為有愛。

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和男友完成了戀愛、結婚、懷孕。

在婚否這道選擇題裡,她放棄了“有趣的生活”,選擇了“幸福的生活”。

“我這樣定義我的生活,我結婚前的生活很有趣,結婚之後沒那麽有趣了,但是更幸福,更美好了一些。”

影片中這些女性的困擾,在鋪子看來,非常真實。

一個詞,最明顯的顯示出了女性生活中的不易。

剩女。

中國男女人口比例為11:10,卻很少有人指責晚婚男性為“剩男”。

而生活中,女性被催婚、催生的比例也遠大於男性。

這一點,小城市尤甚。

從第一個律師女生和他家人的對話中,就可見一斑。

為什麽要結婚?

因為年齡到了。

如果不想結婚呢?

那就是讀書讀傻了,想法不正常,就是有病。

可如果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想結婚呢?

那就是你長大了,不聽話了,任由父母親人操心,被議論。

這就是自私,就是不孝。

父母親人的出發點沒錯,是希望子女有病災的時候身邊有人照應,是希望子女幸福。

但他們卻定義錯了幸福。

幸福,是一個非常、非常主觀的感受。

對於一些人來說,有人問我粥可溫,有人與我立黃昏是幸福。

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朝看霞光暮看雲,書詞小曲竟無人也是幸福。

然而,因為受中國幾千年傳統男權文化的影響,男強女弱。

女性的個人價值,被綁架到了婚姻、生育、家庭,甚至長久以來,對女性的評判標準,都是“宜其室家”。

彼時的婚姻,也許是幸福,但現在的幸福,卻一定要是婚姻嗎?

女性不婚的選擇,到底傷害到了誰?

“就像裹小腳一樣,鞋就小那麽一號,你腳多大都要鑽到那個鞋子裡面,

對於心小的就覺得無所謂,

但對於腳大的,喜歡到處亂跑的,對自己未來還有很多夢想的,

穿著就夾腳,就疼”

與影片的三個選角方向不同,我們的社會並非都是由不婚和恨嫁組成的。

現代不乏有很多開放的家庭和開明的父母,他們支持子女或是結婚,或是單身的選擇。

而且,綜合國際數據來看,全球結婚率連年走低,單身已然成為大潮。

所謂“剩女”越來越多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女性能夠經濟獨立後,便不再囿於家庭,婚姻不再是必需品,過去“搭夥過日子”的現象隨之被打破。

女生受的教育越高,越寧願單身也不願和聊不到一起的人步入婚姻。

等等等等。

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選擇婚姻與否,都應該得到別人的尊重。

允許想結婚的人結婚,想單身的人單身。

正如李誕在奇葩說裡談到的:“害怕婚姻不是病,一個社會,非要讓人結婚才是病。”

單身不是問題,按頭恨嫁才是。

話雖這麽說,但也無可避免的總會有各種聲音、力量擠壓著你。

可能來自父母親人,可能來自朋友同事,可能來自社會網絡。

如果你無法與這種聲音決裂,也無論如何不允許自己妥協。

那麽,你或許可以學習一下影片中律師小姐姐的做法:

一邊戰鬥,一邊撤退。

而鋪子相信,一切,最終都會好起來的。

電影鋪子

電影大餐、生活甜點,葷素搭配,常吃不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