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鄉村振興要留人改製 賦予農民更大土地資源權能

  鄉村振興要“留人改製”,賦予農民更大的土地資源權能

  邵海鵬 欒立

  自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如何振興鄉村一直是熱點話題。

  在此次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這一話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意見,比如,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年輕專業的農業人才回歸等。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看來,我國農村貧困的根本原因,是農業勞動生產率過低。要解決“三農”問題,一定要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而農業勞動生產率低的原因就是人地矛盾。我國農村的農地經營均額狹小,20億畝耕地由2.2億農戶平分,大概每戶8.7畝,這在全世界屬於超小規模。

  相較於2005年中國提出的新農村建設,蔡繼明表示,鄉村振興戰略與之最大的不同就是,這一戰略強調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深化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尤其是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而且,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與新型城鎮化戰略同步實施。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的振興也離不開城市的帶動和支持。城鄉融合發展,雙方資源要素真正流動,是實現全面小康和全面現代化的重要前提。

  他認為,城鄉融合發展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保障。

  城鄉融合發展,土地問題是關鍵。今年中央一號檔案提出“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別是提出要探索宅基地的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建立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

  李成貴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大的土地資源權能,解決農村有資源缺要素的現狀。比如,在城市近郊和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的地方,可以推行三種方式:一是集並小散村莊或在單個村莊上,采取三個1/3的辦法統籌利用土地。1/3用於複墾,確保耕地不減少;1/3用於農民居住,改善農民居住條件;1/3用來搞產業開發,用來平衡資金。二是鼓勵農民成立住房合作社,與商業資本合作,整理開發閑置宅基地和住房,發展康養產業和旅遊產業。三是允許城市居民租住農民住房,在符合村莊規劃的前提下,可以修葺改建。

  鼓勵農業人才回歸鄉村

  鄉村振興如何留住人?

  任何生態都離不開人的參與,在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看來,要想實現鄉村振興,一方面要靠政策,另一方面要靠投資,最重要的是要靠人。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過對全國多地農村的調查發現,農村由於城鄉經濟發展的差異,“小、散、亂”的格局依然存在,而由於城鄉收入的差距,大量的農村年輕人紛紛入城務工,導致農村勞動力空心化。

  劉永好表示,改變這種空心化的格局,為鄉村振興持續輸送人才,是今天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要解決的最重大的事之一。農村現代化需要有新型的職業農民或農業技術員,他們不但要有農業的基礎知識,還要具備新的科學知識和觀念,而這也需要更多年輕專業的農業人才回歸三農。

  對於鄉村振興需要新型職業農民這一觀點,全國人大代表、“農民工司令”張全收也表示,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並達到相當水準的現代農業從業者,是真正的農業繼承人。

  他認為,新型職業農民可分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種類型。在當前人口紅利萎縮、勞動力資源供給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更是意義重大。

  劉永好建議,國家研究、制定並頒布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業類大高職畢業生重返三農領域。創造條件讓正在接受培養的農業人才回歸農業和堅守農業。對回歸農業和堅守農業的人才進行專項補貼、提升工資待遇、減免相關稅賦等綜合支持,讓這些農業專業大高職畢業生能夠留得下來、扎根農村。

  另一方面,劉永好也建議國家頒布系列政策,製訂適應現代農業需求的新農民、農技員的培養計劃。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