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開鑼,揭秘小米的“芯”版圖

2019年7月22日上午,科創板正式開張,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開始了各自的二級市場之旅。行情非常火爆,所有科創板公司股票都實現了單日日內上漲,而漲幅最大的為安集科技(SH:688019),上漲400%。

除了公司市值和個人財富的幾何升級,背後的隱形贏家也逐漸浮現,例如根據統計,截至7月21日,4個月時間內科創板受理企業數量達到149家,其中,有小米(1810.HK)參股、間接持股的公司有近十家之多。

小米的科創板圖

2013 年,小米為了打造智能硬體生態鏈,開始布局投資智能硬體企業。

資料來源:網絡

隨著涉足的投資項目以及孵化項目漸多,投資收益成為小米一項穩定和經常性的收入來源。

截至2019年3月31日,小米已變現的投資收入為5.9億元,而投資數量超過270家公司,總账面價值290億元,同比增長28.6%。

資料來源:小米

然而,如果只是為了獲取投資收益,那麽小米就跟投資機構沒分別,因此在小米的戰略布局中,目標很清晰,合作共贏才是核心推動力,比如,屬於這次科創板首批上會的樂鑫科技和方邦股份均是與小米的核心業務和雙引擎戰略發展有關。

樂鑫科技為一間WIFI MCU通信芯片供應商,主要產品是物聯網領域(IoT)的核心通信芯片。

根據招股書,相關係列產品銷量的2018年市場佔有率達到33.59%。另按TSR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在物聯網Wi-Fi MCU芯片領域,公司也是唯一一家與高通、德州儀器、美滿、賽普拉斯、瑞昱、聯發科等同屬於第一梯隊的國內企業。

圖片來源:樂鑫

至於另一間方邦股份,主要研發、生產及銷售電磁屏蔽膜、導電膠膜等高端電子材料,其產品是5G核心器件柔性電路板的重要材料

方邦自2012年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磁屏蔽膜後,便逐步打破遭日本生產商長期壟斷的國內市場局面。

目前在國內電磁屏蔽膜生產商銷量更已躋身第一,並同時與華為、小米、OPPO、VIVO、三星等在業務上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圖片來源:東海證券

而未來上市還有以下幾間,將於7月25日確定發行價格的晶晨股份,及正在推進科創板上市進程的 恆玄科技和 芯原微電子。

晶晨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機頂盒芯片供應商,主營業務為多媒體智能終端系統級芯片(SoC)的研發、設計與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智能機頂盒、智能電視和AI音視頻系統終端等科技前沿領域。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也是少數選擇第四套上市標準的企業,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

圖片來源:中廣互聯

恆玄科技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無線音頻芯片供應商,於今年7月時獲阿里巴巴、小米同時入股;

芯原微電子則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IP和芯片設計服務商,提供SoC和系統級封裝等一站式服務,背靠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IDG以及由IBM公司和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共同建立的中國投資基金等。

對於小米這樣的多產品生態布局的公司來說,研發、供應鏈、銷售和用戶都是同等重要的問題,而後二部份,主要關於商業運作的,小米基本上是極其擅長。

至於前兩部份,由於小米一直堅守開放性平台原則,不搞垂直一體化和封閉供應鏈,因此最上遊部份便通過布局合作夥伴的發展,使小米能專注建構出萬物智慧互聯的嶄新生態。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在物色投資標的時,小米最為看重公司於細分領域的技術能力。

經過多年的探索,小米已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態鏈投資策略,不但要圍繞小米自身核心業務,更同時強調業務協同性。而上述科創公司的核心產品,如芯片、智能製造、新材料不但是中國製造的重點發展領域,更對小米推進“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有著重大意義,這也正是小米入股的深層原因。

推動中國芯的發展

芯片被喻為信息時代的“發動機”,是所有智能設備的“心髒”。

但是行業門檻極高,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做研發,由於研發周期長加上客戶端沒有辦法保證,因此企業會隨時出現現金流緊張等問題,對整體運營造成極大風險,導致過往很多產業資金都選擇避開。

去年的中興事件正好戳到這個痛處,令大家覺醒到國產芯片的落後,也因此後續激起了眾多企業巨頭進入芯片行業。

小米作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以及國內最大的智能設備生產商之一,推動國內芯片發展也明顯是推動小米系生態互利協同發展的舉動。

圖片來源:IDC

一方面,通過投資布局智能製造產業上下遊,小米能獲得合作夥伴強力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小米實現業務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能反哺支持智能製造產業鏈企業發展。

以樂鑫科技和晶晨股份為例,小米作為股東的同時,也為兩間公司的最大客戶之一。

根據2018年數據,小米為樂鑫科技的第二大客戶,銷售額為4,410萬元,佔總營收約9.29%;同時也是晶晨股份的第三大客戶,銷售額為2.62億元,佔同期營收的11.06%。

樂鑫科技為小米IoT設備的主力芯片供應商,而自小米於2016年入股後,樂鑫的營收便實現爆發性增長,兩年間年均複合增長達到96%。

圖片來源:樂鑫科技

小米也是第一家大量採用晶晨處理器的主流智能機頂盒和智能電視品牌,於2013年推出的小米盒子便率先採用了晶晨的芯片,而後續的小米電視和智能音箱等產品也是跟隨其後採用了晶晨的芯片。

根據2019年第一季度數據,小米電視全球累計出貨量超260萬台,同比猛增99.8%;而小米於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也以290萬台出貨量排名第三。

圖片來源:IT之家

根據晶晨財報顯示,公司業績情況在近三年來呈穩步上升趨勢。從2016年到2018年,營收增長翻倍,而2018年的淨利潤增長幅度超過了200%。

圖片來源:晶晨股份

對小米及被投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雙贏局面。

對財務投資者來說,財務回報是最終目標,因此追求盡可能小的風險和利潤最大化。

對於小米這樣的戰略投資者來說,短期內的股權增值和現金回報並不是重點,而被投企業能對小米生態鏈布局和發展作出幫助才是重中之重

在投後管理來說更是有著明顯的差別,財務投資者著重提供財務事務的服務,而小米更希望能在業務增長上給予如資源和渠道等最直接的幫助,以孵化的方式為他們帶來持續發展。

圖片來源:Pwc

要明白,芯片並不是用錢就可以砸出來的產業,還要配合商業化實戰中的不斷試錯和進步來建立信用度。

中國的芯片設計企業不在少數,但是往往自研產品出來了,國內企業卻優先採用海外的,這就製約著行業發展。

而小米的做法是通過自身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IoT產品群,為被投企業帶來業務上的幫助,快速拉動產品銷量並形成規模效應,同時所產生的現金流也減少了科創企業面對的營運風險。

而有著小米支持的科創企業,也更容易推廣到行業的其他客戶。

憑借小米的資金、品牌及渠道支持,帶動了整個產業鏈上下遊的發展,也直接令小米的IoT產品群具備更先進的技術以及更強的競爭力,從而提高小米的用戶數量及粘性。

從根本上來看,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同時,在小米堅持的其中一項投資原則“參股而不控制”下,被投企業才能保持自主性和創意,這樣才可充分發揮整個生態鏈中各項環節的特長,形成協同效應。

這也解釋了為何科創板中能出現這麽多和小米有關聯的公司,小米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分別推動各細分領域企業的發展,整個中國產業才會得以強大。

到了最後,消費者的得益自然不用多說,而小米不但同時作為消費者,也是持份者之一,也是更會受惠其中。

圖片來源:網絡

結語

在過去,小米被稱為一個新物種,其通過智能硬體+物聯網的模式,打造出了相當完善的生態鏈條。

於小米來說,可能在當初雷軍的設想中,芯片只是其生態鏈條上的一環。然而,隨著小米生態業務的擴大,作為科技的制高點芯片,已成為了小米要成為偉大公司必須要掌握的核心技術,而投資布局“中國芯”的戰略方向無疑是最為正確的決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