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年後食糖進口有望翻倍,5月政策變動或令糖業承壓

雖然對外依存度不像大豆那麽高,但中國近年來年均進口食糖也達數百萬噸,且未來十年有望翻倍。國內糖業的自產能否保持穩定,國際糖價波動是否加劇,以及5月保障政策即將到期,都將對未來食糖產業以及價格走勢造成較大影響。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分析市場分析預警團隊糖料分析師張哲晰近日在“2020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表示,未來十年國內食糖供需將得到保障,糖價受國內外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仍將震蕩運行。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張利庠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總體來講,國內糖業供需還是軟平衡狀態。現在一些預期認為國際主要產糖國產量下降,所以業界對糖的關注比較多。亞洲產糖地區受到的影響相對來說較大,比如印度,主要是蝗災的影響,但美洲的甘蔗產量是上升的。

十年後進口將翻倍

從自產來看,張哲晰表示,全國範圍內,糖的生產量實現連續三年增加。2019年食糖產量1076萬噸,比2018年增加45萬噸,增幅為4.36%。同時糖料種植面積達2161.13萬畝,較2018年增加97.15萬畝,增幅為4.71%。

不過受糖業持續虧損,其他作物競爭,前期不利條件導致廣西、雲南部分甘蔗產區長勢偏差,以及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對甘蔗加工的影響,張哲晰預計今年產量將呈穩中有降趨勢,預計產量為1050萬噸,種植面積與去年相比將下降1.23%。但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但張哲晰表示,疫情及其他因素影響只是暫時性的,未來十年內,國內糖料單產穩中有升,食糖產量總體趨增。預計2025年食糖產量為1188萬噸,2029年將達至1211萬噸。

雖然食糖自產量會穩步增加,但由於中國是糖料消費大國,國內消費量也會穩步增加,未來進口仍然會保持一定的規模,且有所增加。從進口情況來看,巴西恢復為中國第一大食糖進口來源國,進口集中度大幅提高。

張哲晰預計今年國內食糖消費量1520萬噸,基本與上年相比持平。長期來看,在城鎮化水準與飲食習慣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國內糖料消費增長將放緩。預計2025年食糖消費情況為1592萬噸,2029年為1652萬噸。

據此測算,國內食糖缺口在2025年將達到404萬噸,2029年為441萬噸。面對缺口,張哲晰表示,雖然2020年我國進口壓力較大,預計2020年我國食糖進口量為304噸。但從長期看,食糖貿易量會保持較高水準。

由於國內產不足需狀態將持續,將進一步推高進口,加之國內外食糖價差,貿易政策,及國內外供需形勢多重因素綜合影響,預計2025年中國食糖進口量為486萬噸,2029年進口量為644萬噸。

糖價震蕩運行

張哲晰指出,未來十年內,國內糖價仍將震蕩運行。受國內供需、國內外差價、進出口政策及市場遊資等多種因素影響,糖價的不確定性較大。

中國糖料收購價格主要以保障農民收入,維持農民積極性為目的,因此基本保持穩定。而食糖價格則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震蕩運行。因此在國內糖料收購價格方面,張哲晰預計今年收購價格在震蕩運行中保持平穩趨勢,均價將在5300-5800元/噸之間。

張哲晰指出,2019年國內食糖價格下跌明顯,均價為5253元/噸,與2018年相比每噸下降395元,跌幅至6.99%。

在國內糖價方面,張哲晰表示糖價仍將保持較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上升。從國內來看,食糖產不足需的基本面為糖價提供了一定支撐,打擊食糖走私效果顯著,也有利於維持市場秩序。

從國際方面來看,在世界各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蝗蟲仍在非洲、巴基斯坦及印度邊境進一步蔓延,此外,印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封鎖港口。蝗災疊加疫情致使國內市場擔心巴西、印度等全球首要產糖國將因其減產,縮小出口量,從而導致國內供求收緊,並對糖價產生影響。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4月21日發布消息表示,在即將到來的漫長雨季下,如果不加強沙漠蝗蟲控制活動,蝗蟲的數量可能將再增加20倍,進一步對糧食安全造成威脅。

張哲晰預計,印度、泰國、歐盟等食糖主產國(地區)食糖產量預期下降。國際食糖產需缺口不斷上調,有利於提振國內糖價。但由於目前全球食糖庫存壓力依然存在,對國內食糖價格上升勢頭造成影響。

保障政策到期後影響如何?

雖然預期國內食糖供需將得到保障,糖價震蕩運行,但張哲晰也指出,還有其他不確定因素包括自然災害,政策調控與國際市場變化等對中國糖料市場產生影響。

張哲晰指出,中國食糖保障措施於今年5月到期,新扶持政策的頒布將對國內食糖市場帶來新的外部壓力及內部平衡問題。

所謂食糖保障措施,主要是指通過關稅等方式對進口食糖進行調節,以緩衝對國內糖業的衝擊。

我國食糖產業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等甘蔗主產區,涉及糖農4000多萬人,糖料種植收入是主產區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商務部此前表示,在對進口食糖產品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後,認為進口食糖數量增加,中國食糖產業受到嚴重損害,且進口產品數量增加與嚴重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2017年5月22日,中國公布食糖保障措施,對關稅配額外進口食糖徵收保障措施關稅,實施期限為3年,自2017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實施期間措施逐步放寬。每年的5月22號是糖料關稅調整的時間,也是免征高關稅國家調整的時間。因此,關稅地區及稅率的變化是國內糖產業關注的重點。

2017年進口關稅政策調整後,由於泰國和巴西等主要的食糖出口國在加稅範圍內,在成本及便利的考量下,國內進口糖來源因此發生了較大變化,開始轉移至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南非和澳大利亞等低關稅國家。

中國海關總署2020年1月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共進口食糖336萬噸,共計1107978萬元。其中南非佔總進口量2.73%,澳大利亞佔4.90%,巴西為27.22%,泰國則為20.03%。

對於食糖保障措施及到期後的影響,張利庠認為食糖保障措施對國內供應的影響不是很大,更多要看政策的具體落實,如關稅、配額、貿易等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