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BC紀錄片陷造假門,擺拍和造假是兩碼事

  【聚光燈】

  BBC紀錄片的口碑,是來自自然界的神奇,以及舍生忘死的攝影師們的勇氣。而任何“造假”的紀錄片,都是對勇氣的玷汙、對榮譽的汙蔑。

  一提到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許多人都會心生佩服。不過,近日多家媒體卻爆出,BBC在2011年播放的紀錄片《人類星球》(Human Planet)中,關於樹屋部落的片段是假的。日前,BBC也已經承認造假。

  消息一出,很多網友認為,BBC演砸了,近一個世紀積累下的良好口碑徹底崩盤。事實是,這不是BBC第一次陷入造假門。比如,《人類星球》裡的沙漠野狼其實是“家狼”,是動物園裡跟馴狼師過日子的狼;再比如,《巴塔哥尼亞:地球的隱秘天堂》的火山爆發其實是合成的;還比如,《藍色星球II》裡1992年落水小黃鴨也是後來工作人員灑落的,並不是當年那批小黃鴨……這樣讓人沮喪的消息,難怪有些死忠粉都發微博留言說“累覺不愛”了。

  那麽,紀錄片到底能不能擺拍?在某些道具、情節上不那麽完全真實的紀錄片是否有違紀錄片拍攝倫理呢?這就很有必要討論了。

  BBC在《記錄自然世界的原則》(相當於BBC紀錄片工作者的工作手冊)中明確提出:“當野外實景拍攝不實際,或者野外實景拍攝會對拍攝者或自然生命及其後代帶來傷害時,可以使用圈養動物描繪自然界的現象。只需注意不要在影片中宣稱該場景是在野外實際場景拍攝即可”。

  也就是說,紀錄片不必完全忠實於自然,但這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拍攝困難,將給拍攝者或動物及其後代帶來傷害時可以使用圈養的動物;二是,不得給觀眾造成假象,認為這完全是攝影師在大自然中拍攝的真實場景。這在專業上,也被稱為“擺拍”。

  之所以這麽規定,是因為拍攝者無法完全呈現最殘酷、真實的大自然,或是已經過去的歷史。縱使技術進步得再快,時至今日,自然界中依然還有我們無法抵達的地方。這是之所以眼下業界允許紀錄片“擺拍”的原因。

  但問題是,此次BBC被爆出造假的鏡頭?符合以上這兩個條件嗎?當然不。攝影師涉嫌的是“造假”,而不是複原自然的“擺拍”。“擺拍”說到底還是來源於真實,造假卻是脫離了真實,這就有違紀錄片倫理。

  BBC這段火遍全球的造假影片,講述了巴布亞新幾內亞科羅威人中的一個家族,搬進樹屋生活的故事。這種樹屋高達40多米,坐落在熱帶雨林一棵棵大樹的樹冠之上。然而,當探險家Will Millard隨攝製組來到當年拍過《人類星球》的部落時,當地人告訴他,樹屋根本不是“我們的家”,“只是委託建造的”。實際上,當地部落實際住的樹屋離地面很近,高處的那些樹屋只是用來舉行儀式的,或是部落小孩子們碰面的地方。

  顯然,攝影師這麽做,只是為了營造拍攝效果、迎合人們的獵奇心態,這是愚弄觀眾、違背真實的“造假”。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屬於紀錄片界的“醜聞”,是絕對不該被允許的。因為觀眾基於對紀錄片的信任,會基本相信攝影師的鏡頭語言,相信攝影師呈現出的自然世界。

  而擺拍乃至造假的爭議,近年來國內最火爆的紀錄片之一《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也沒能“免俗”。2014年5月12日,植物學博士顧有容在果殼網發表一篇博文,從植物學角度證明《舌尖2》第一集《腳步》中的鏡頭是嫁接的——藏族孩子一開始爬的是樹乾挺直高大的針葉樹,可之後導演給出了一個近景鏡頭,卻是一棵不同科目的樹種。

  根據BBC的工作手冊,《腳步》中的“擺拍”鏡頭並沒有問題,因為位置太高,可能危及采蜜者與攝影師的生命。問題就出在“擺拍”得太不專業,連樹葉都搞錯了。

  說回BBC的紀錄片,畢竟這是行業內一直被奉為圭臬的品牌,不少觀眾會將其影像當做電腦屏保。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人們驚歎自然界的偉大,造物主的神奇,以及舍生忘死的攝影師們的勇氣。而任何“造假”的紀錄片,都是對勇氣的玷汙、對榮譽的汙蔑。經過這一次次的造假門,但願BBC能吸取教訓,為觀眾呈現出最真實、生動的自然界。

  □二號少女(媒體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