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新德系SUV對標特斯拉,30分鐘充80%電,能跑400KM

相信大家對e-tron並不陌生,在奧迪車系中,但凡帶有e-tron後綴的車型,都必定與電有關的混合動力車型,如A3 e-tron、A6 e-tron。當e-tron單獨成為車名之後,又是什麽車型呢?這次,奧迪將e-tron這個名字賦予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可見其意義非凡。

與國內造車新勢力以及特斯拉的設計理念不同的是,奧迪e-tron的外觀並沒採用誇張、前衛的造型,而是與奧迪當下燃油車型一脈相承,在細節的地方適當流露出其純電動車型的身份。

扁平的八邊形進氣格柵契合了家族化設計理念,但半封閉的設定又似乎提醒著其特殊的身份。

4901*1935*1616mm的三圍以及2928mm的軸距讓奧迪e-tron鎖定在中型SUV這一級別,側面整體造型並不誇張,低矮的車身使e-tron既有SUV的的輪廓,又有allroad車型的姿態。細長的流媒體後照鏡似乎是整個側面最前衛的一項配置,但受製於法規,入華的e-tron未來大幾率僅配備傳統後照鏡。

與外觀一樣,奧迪e-tron的內飾與目前奧迪全新燃油車型有著許多共通的地方,在A8、A7、Q8等車型出現的三屏設計在e-tron身上也可以找到,這套設計的雛形早在2015年發布的奧迪e-tron quattro概念車上就已經出現過了,對於e-tron這樣的電動車來說,無疑十分契合身份,而用在傳統燃油車身上,是為了讓消費者提早適應高度數字化的座艙作出準備?

雖然流媒體後照鏡引入國內的幾率較小,但作為e-tron上的一項創新性配置,還是值得一說。每項新技術成熟之前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e-tron的流媒體後照鏡也是一樣,經過外媒以及相關媒體試駕後均得到相似的結論:對比起傳統後照鏡,搭載流媒體後照鏡的e-tron顯示屏位置相對偏低,需要時間適應,且副駕一側顯示屏容易被乘客遮擋。其次,雖然整套系統的清晰度足夠高,但螢幕容易出現反光的現象,阻礙觀察車後路況。最後,e-tron的流媒體後照鏡在可視範圍方面仍需優化。

相比於早已曝光的外觀內飾,相信目前大家最想了解的,非奧迪e-tron的動態表現莫屬。就在最近,海外媒體CM(carmagazine)已為我們搶先試駕,作為傳統車企的產品,奧迪e-tron究竟有些什麽能耐?前後雙電機布局,綜合功率265kW,峰值扭矩561Nm的奧迪e-tron(Boost模式下綜合功率達300kW,扭矩664Nm)在阿布扎比的高速公路上馳騁完全沒有任何乏力的感覺。其次,空氣懸掛濾震十分出色,轉向十分靈敏,但接近2.5噸的車重賦予了e-tron較為慵懶的彎道動態。最後,車內噪音控制十分出色,在高速公路上,能聽到的,只有輕微的風噪聲。

此外廠家還安排了一小段難度不高的越野路線試駕,總體來說,奧迪e-tron擁有一定的越野能力,但對比可涉水的I-PACE來說稍有差距。

續航是每一輛純電動車型然不開的一個問題,奧迪e-tron搭載的95kWh電池能在WLTP的標準下提供400km的續航能力,而在NEDC標準下,該續航裡程將會有所增加,但車輛如果長時間處於高速狀態行駛的話該續航能力將會有所縮水。至於充電方面,奧迪e-tron支持150kW的直流快充,30分鐘可完成0-80%的充電,而使用原配的11kW交流慢充需要8.5小時,另外還可以選裝22kW的交流充電口,僅需4.5小時即可充滿電量。以目前國內的狀況來說,距離實現150kW直流快充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對比於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強大的開發能力和多年的造車經驗是他們得天獨厚的優勢,奧迪e-tron擁有完善的機械素質的以及奧迪品牌一貫的出色做工品質,毫無疑問是一款優質的產品。回到實際,續航問題依舊是無法避免的老大難。雖然標稱400km的續航滿足城際間的通勤不是問題,但如果是出遠門的話續航能力就顯得捉襟見肘,尤其是在長期高速工況的狀態下能量的消耗將會加劇,加上目前高速的充電設施尚未完善,在短期內純電動車都難以取代燃油車長距離高速通勤的地位。此外,充電問題不可忽視,奧迪e-tron的車主最好有自己的車位且能設定充電樁,否則充電還是挺麻煩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