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影評 | 開學季!寶爸寶媽必看電影《學爸》!


1905電影網專稿 在人山人海、排隊取號的畫面下,電影《學爸》拉開了序幕。



電影《學爸》講述了4個家庭在孩子幼升小過程中,發生啼笑皆非的故事。電影上映後引發社會強烈的探討,本期《今日影評》邀請心理專家馬騁現場解析,一同打破教育焦慮。





電影《學爸》當中的4個家庭代表了當下4種不同的家庭現狀。


家庭1號



萬茜這個家庭的特點就是“努力拚命型”:家長帶著孩子努力跑。


家庭2號



黃渤這個家長就是“玩命”跟著跑:看到別人給孩子報班,自己也覺得不能落下。


家庭3號



閆妮這樣的家長是“王者型”:是家長的意見領袖。


家庭4號



張鈞甯這樣的家長是“理想型”。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在綜合素質教育和美好家庭環境中成長。


接下來,我們依次打開這4組家庭的主角檔案。



1號·萬茜家庭



從萬茜飾演的火嫂一家中,我們看到了他們既為了孩子也為難孩子,萬茜飾演的這個媽媽,有一句台詞:“所有人都在跑嘛,我不敢停。”



萬茜一家代表著現在社會上很多非常耗竭的家長。



他們認為說,當下我傾盡全力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起跑線,但是之後他所有的這些耗竭、所有的這些壓力,它是無形當中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號·黃渤家庭



黃渤所飾演的雷大力一家,展現了另一種家庭路徑。


黃渤的愛人應該是去世了,面臨孩子幼升小之後,他開始從零學起了如何成為一個爸爸。心理專家馬騁說道,在自己工作中遇到像這樣喪偶的家庭,父母總是懷揣著愧疚感,就是“我”沒有給孩子提供一個最好的完整的成長環境。



電影中雷大力一家在崩潰的時候,我們看到他在雨中面對著計程車打不到的時候,發出崩潰的嘶吼,很多觀眾都認為這一段真的非常真實、心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雷大力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很好的爸爸,但是黃渤這位爸爸也犯了很多家長都會犯的錯誤。就是由於自己的內在情緒過於強烈,而忽視孩子的感受,當兒子小米說出那句話:“我不需要我爸爸再求人了。”他才意識到,小米做這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的快樂,所謂的未來都是為了爸爸而已。


其實我們最擔心的孩子的懂事是來自於對家長的愧疚。



心理學當中有一個概念叫假自體,即我為了取悅你,我為了讓你開心、讓你滿意、讓你獲得幸福感,而做出的那個假的自己。如果極端的話會變成什麽樣呢?就比如說在職場當中,受欺負的人,我會一味的付出犧牲自己,去迎合討好別人,那所有的這些都來自於我們小的時候那個假自體。


3號·閆妮家庭



《學爸》中閆妮所飾演的媽媽其實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的真實狀態,她將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同時也讓孩子身上的壓力越堆越重,想逃離這種高壓環境。


閆妮這種“雞娃”行為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她失敗的婚姻。離婚之後,閆妮想通過孩子來證明自己對孩子是最好的,把孩子交給我是最正確的決定。所以這種心境的積累,讓她不斷捆緊自己的孩子,卻忘了孩子其實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緒。



電影中閆妮家庭告訴父母們,要留給孩子自己成長的空間,要允許他們在合適的範圍內“野蠻生長”,不要用自己的意志過分控制孩子。


4號·張鈞甯家庭



張鈞甯飾演的媽媽似乎是電影中最雲淡風輕的一位,但她所代表的母親其實也是充滿無奈的。


電影中,張鈞甯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所以努力擠進各種聚會,想要融入更多圈子,積累更多人脈資源。但在這個過程中,她似乎迷失了自己,也忘記了自己的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父母而言,可能張鈞甯家庭是一種理想狀態,在這個理想狀態中,父母們認為等到自己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人脈資源,就能讓孩子享受到最好的一切。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有多少漂亮衣服沒那麽重要,能上到最頂級的學校也沒那麽重要,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無論家長們處於什麽狀態,在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安排孩子的人生時,一定要先問問孩子們真正想要什麽,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愛裡健康成長。


成長的考試沒有唯一答案


時間馬上來到九月開學季,在開學之際,《學爸》這部電影也給了家長們一個檢視自身的機會。



在當下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焦慮的社會,家長們難免會被這種焦慮的氛圍所感染,給孩子施壓的同時,也讓自己身上背負了許多莫須有的壓力。



給孩子報的補習班不能比同事孩子少……


孩子必須培養三個以上的興趣愛好……


孩子必須要上學區內最頂尖的學校……


這些條條框框似乎已經將孩子的培養變成了一套可以複製的模版,好像只要按照最頂級的規格走完這套流程,孩子就能夠成為“人生贏家”。


但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別忘了你的孩子們,其實只是想要快樂、想要自由的孩子們而已。他們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人生方向。



作為父母,我們在扶著孩子一步步大步向前邁進時,可以少一點自我意志的乾預,多問問孩子的想法,多尊重他們的意見。


父母也好,孩子也罷,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


千萬不要讓愛,成為捆綁孩子的繩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