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余世存:臘八——報告天地的禮儀

文 | 余世存

臘八節不是現代人的公共節慶日,但這個傳統節日在民間仍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即使經過現代革命移風易俗運動之後,民間生活支離破碎,一些傳統節日仍在民眾的記憶裡,在日子來臨時喚醒。臘八節就是這樣的一個節日。

在我少年時代,每年快到臘月時,父母都會念叨,臘八快到了。但到了臘八—農歷十二月初八日,家裡又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儀式。除了吃羊肉讓我印象深刻,吃的方面也沒有什麽節慶食物,父母在嘴上說的臘八粥、臘八蒜,我也沒有見過、吃過。以至於我有段時間一直以為,臘八粥應該是八種食材做的粥,八寶粥就是從臘八粥來的。到北京學習生活後,吃到了臘八蒜,原來就是醋泡的,青中泛白,顏色好看,味道也好。

當然,除了臘八,整個十二月即臘月都是在過節又是在準備過節的氛圍裡度過的。臘八之後,就要準備祭灶、過小年了。這些節慶儀式就有不少記憶猶新,如大掃除,尤其是掃重(chóng)屋,非常重要。重屋在我們那裡指灶屋、廚房,我上學讀史,讀到絕地天通,南正重、北正黎分別司天司地,重屬於南方炎帝部落,炎帝、祝融(也跟重字音近似)都是火神部落的名號,灶王爺稱為重屋名正言順。我恍然明白一個文化主流或上層建築的狀態會在歷史長河裡潛入生活的基層,就像上古社會的核心獨尊的建築“明堂”後來深入民間,成了我們南方人“堂屋”的名稱,又是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大堂”名稱的來源。

農村的灶屋,除了鍋碗瓢盆、灶台等,其他地方一年當中很少清掃,在臘月過小年之前是一定要認真掃除的。我們一般稱為“掃塵”“撣塵”“撣揚塵”。這是祭灶王爺必須做的事。因為灶王爺要上天匯報工作了,一家人的日常起居,尤其灶屋是否合灶王爺,全看這幾天的工夫是否到家。父親用自己扎的、買來的新笤帚把灶煙熏黑的牆壁打掃乾淨,幾乎煥然一新。在打掃房屋時,母親會把屋裡的家具用布單等物遮起來,有講究的人家還會用頭巾或毛巾把頭包起來,再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打掃完畢,擦洗桌椅、掃乾淨地面,以新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

每到這個時候,會有商販來村裡賣“粘糖”。我們那裡叫犒糖,就是一種麥芽糖,做成圓木櫈子大小的或圓或方的整塊,五分錢一角錢的買賣,商販就會從上面敲一小塊給買者。後來聽說這糖又叫“關東糖”,知道這一食物也是給灶王爺送行的灶糖。我印象裡沒有看到父母親用粘糖一類的來祭灶,倒是聽過他們在灶屋裡念念叨叨地求灶王爺保佑,“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話也是這時候知道的。據說這個時候應該對灶王爺進行特殊招待,飯團、糖、酒等,讓灶王爺享用,“吃了人家的嘴短”,灶王爺就會在老天爺面前給這家人說說好話。

跟灶王爺搞好關係在我們中國有漫長的歷史,春秋時代就流行說,“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奧是房屋的西南角,古人以為是最尊貴的地方,重大祭祀都在此處。這句話的意思是,與其向比較尊貴的祭祀場所奧處祈禱保佑,不如向管我們飲食吃喝的灶神祈禱保佑。在《論語》一書中記載,春秋時代的王孫賈曾向孔子請教這句話的意義,孔子的回答是,“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孔子的意思是,大家流行的這句“心理雞湯”有問題,眼皮子太淺了,以為縣官不如現管、閻王好哄小鬼難纏,因為人一旦犯了滔天大罪,向什麽神祈禱也沒用了。

當然,我們說,我們送灶王爺上天言事其實是鄭重的,招待灶王爺的投機取巧其實仍曲折反映了“民間道德倫理的自律”。尤其是,祭灶、送灶幾乎就是過小年的內容,可見民間的鄭重其事。印象中,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是過小年,此時會分大姓小姓,如姓王的、姓李的、姓劉的是大姓,在二十三那天過小年;我們村裡冷姓是大姓,也在二十三過年。父親說我們是小姓只能在二十四過小年,他有時候在過小年的那天感慨現在人過節亂了,什麽人都以為是大姓。我們問為什麽沒人在二十五過年,父親說那是罵人的,只有烏龜王八在二十五過年。

長大讀書,才知道過小年的大姓小姓一說不確。送灶王爺的時間不一樣,“君廿三民廿四,烏龜王八廿七廿八”。就是說皇家送灶要在二十三日那天,皇家的灶王爺提前上天搞關係,鋪路定調,然後才是黎民百姓的灶王爺上天。大姓小姓一說,大概是做過皇帝的姓氏人家仍傲然以君王后裔稱大,以至於在二十三那天送灶過小年。至於被侮辱為“烏龜王八”的人家,應該是受苦受難的人家,或犯下罪錯、不受村民待見的人家,他們的一年是屈辱、艱難和有過的,他們晚一些過年,上帝或天神們就不用看他們的晦氣了。

從宋代范成大《祭灶詞》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送灶過小歲也是以二十四日為主:“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乞取利市歸來分。”民諺中所說的臘八、臘節景觀跟范成大的生動描寫可以印證:“臘八、祭灶,新年快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媽子吃著桂花糕,老頭子戴著新氈帽。”

摘自:余世存《節日之書》

圖:老樹畫畫(《節日之書》插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