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外到大理洱海尋找“詩和遠方”,可這裡的客棧怎麽關了大半?

CHANGE IN THE NEW ERA

雲南大理的“蒼山雪,洱海月”是許多文藝青年嚮往的詩和遠方。然而,1996年和2003年兩次藍藻大規模爆發和水質的急劇惡化,令洱海這顆“高原明珠”驟失光彩。警鈴拉響,一場搶救洱海的行動開始了……這麽多年過去了,洱海治理得怎麽樣了?帶著這個問題,中國日報外籍記者肖恩來到了這裡。

洱海客棧的陣痛與蛻變

洱海邊有許多文藝舒適的客棧和民宿,來此旅遊的人總會選一家喜歡的住下,享受幾日寧靜時光。

然而,幾年前,大批洱海客棧卻被關停整頓,原因是什麽呢?

肖恩來到洱海邊的雙廊鎮,與當地客棧老闆江措措聊了聊。

江措措來此地7年了,他回憶起洱海旅遊業井噴發展的那幾年,客棧和飯館扎堆開業,遊客激增。

“當時這些街道、巷道裡全是人,每天拉行李的聲音,輪子‘哢哢哢哢’響,巷道裡全是這個聲音。”

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生活廢水的排放,當地環境受到嚴重影響。

“可能是人來得太多了,管道的負荷跟容量承載不了,有時候我們那些井蓋兒都會爆汙水出來。”

再加上農業生產生活廢水的排放,洱海的水質亮起了“警示燈”。

“當時這邊都是綠油油的一片,就像上面飄著層綠色的油似的。”

這樣的變化令人心痛。2017年,大理州政府發出史上“最嚴治理令”,洱海流域核心區的2000余家餐飲客棧全部停業整治

一個急刹車,拉住了過度開發的旅遊業,也使得遊客銳減,昔日遊人如織的洱海小鎮變得冷清。

然而,短期的陣痛換來的是當地旅遊業的蛻變。

2017年4月以來,洱海關閉餐館客棧2498家,目前已恢復營業1791家

“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乾淨清澈。2015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理洱海邊考察時,殷切叮囑當地幹部。

他要求“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牢記囑托,大理全面打響了洱海保護治理攻堅戰。

為搶救洱海,2015年以來,大理累計投入183.36億元,構建了覆蓋整個洱海流域的環湖截汙體系,其中包含19座城鎮汙水處理廠、135座分散型農村汙水處理設施、4461.6公里汙水收集管網、12.07萬個化糞池。

這一體系如同巨網,遍布深入每家每戶。

家家戶戶的廚房、廁所、洗滌和家畜家禽圈棚產生的生活汙水,都會進入到汙水收集管網,從當地人稱為“毛細血管”的支管流入總管道,最後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肖恩實地探訪了洱海流域的一家汙水處理中心,雙廊下沉式再生水廠。

該廠負責人李亞萍展示了生活汙水處理前和處理後的樣品。

經過處理後的尾水無色無味,可用於缺水山村的灌溉以及面山綠化。

據了解,目前大理市汙水收集處理率已由50%提高到96.1%。

除了截汙治汙,當地的農業也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

以大蒜為主的大水大肥農作物在洱海流域內全面禁止種植,含氮磷化肥也被禁止使用,推行有機化肥替代。

2018年,當地減少大蒜種植面積10.18萬畝。政府將私人土地流轉出來,承包給知名企業,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

洱海清,大理興

如今在大理,保護洱海、保護環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人人都懂得“洱海清,大理興”的道理。

大理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對肖恩說:

“目前為止,我們整個村子都發生了變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洱海保護的宣傳,家家戶戶有責任製。現在我們村子的環境越來越好,家家戶戶小橋流水。”

在全民保護洱海的氛圍下,大理州政府的洱海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18年,洱海全湖水質7個月II類,5個月III類,這是2015年以來的最好水準。

今年洱海全湖水質1-5月達II類,6-7月隨著雨季來臨保持在III類。近岸水域觀感清澈,沒有大規模藍藻爆發。

不過,洱海的水質仍然不穩定。要讓這顆“高原明珠”回歸澄淨透亮的樣子,依舊任重道遠。

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難題。如何把握發展與保護之間的平衡,形成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子,大理人還在探索,並已做好全力奮戰的準備。

編導 葛天琳

出鏡 肖恩

攝影 張霄 孟哲

剪輯 葛天琳

翻譯 白誼菲(實習)

編輯 左卓

審核 何娜

製片人 張霄

統籌 張若瓊

監製 柯榮誼

出品人 王浩 孫尚武

合作部門

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