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河南為什麽在“河北”?

NO.203

凱風自南/文

安祿山從范陽、盧龍起兵橫掃河北道,快速將兵鋒推進至黃河一線,而唐朝政府軍則因為黃河天險被河北道獨佔無法進行快速反應,只能倉皇組織兵力在河南進行抵禦,最終喪失了扼殺叛軍的戰略先機。

河北合南—

校/一條人文主義狗 畫/捕風者 圖/地緣谷

在廣袤無垠的中國大地上,山川河湖的地理方位永遠是無數中華地名的最初底色。從以太行山方位命名的山西、以崤山方位命名的山東,到以洞庭湖為界分割的湖南湖北、再到北方最為熟悉的河南省與河北省……無論今天的土地經歷了怎樣的桑田滄海與時代變遷,我們總能從今天的地圖之上窺探到他們劃分的山川痕跡

不過,現實中我們熟悉的省份地圖並不總是平滑規整,中國各省的行政區劃變遷,總會在“山川形便”原則的基礎上,勾勒出人類政治歷史進程的印記,成為了我們難以理解的特殊情況。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就是河南,今日河南省的大部分區域雖然處在黃河以南,但是豫北的濟源、焦作、新鄉、鶴壁、濮陽與安陽六市(濟源為縣級市)卻非常另類的橫亙於黃河北岸,成為“身在河北心在南”的典型代表。

“河北”六市

河南河北

自先秦時代開始,河南這一華夏文明發祥地就以“豫州”之名置身九州之列。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禹貢》中曾對豫州的地理方位進行了明確的記載:“荊河惟豫州”,明顯就是將黃河與荊山(湖北西北部的荊山)作為豫州南北的天然山水分界線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其中黃河作為行政區劃的界限十分明確。當時的黃河下遊流向較今天下遊偏向北,其在河南鄭州一帶與向東北與今之黃河分道揚鑣,隨後沿新鄉、濮陽、聊城與滄州一線,基本沿今日山東與河北的交界線為河道由今天滄州黃驊崗一帶入海。

秦始皇統一中國

依此為界,大河南岸自西至東為三川郡、東郡與濟北郡,北岸則依次是河內、邯鄲與巨鹿三郡,南北六郡以河為界,相互之間界限分明。秦朝末年著名的巨鹿之戰中,項羽率領的楚軍就是在今天河北邯鄲館陶一帶渡過黃河,向秦軍發動了破釜沉舟的攻勢。由此可知,當時的黃河河道較今天向北移動數十公里。

破釜沉舟的楚軍在巨鹿之戰中大破王離、章邯率領的秦軍

西漢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東郡濮陽瓠子口(河南濮陽)決口,水入瓠子河,東南由巨野澤(後來的梁山伯)通於淮、泗而入於海,梁、楚一帶連歲被災。當時洪水泛濫達16郡境,相當今豫東、魯西南、淮北、蘇北等廣大地區,成災20余年。這種泛濫的情況一直到東漢初年王景治河之後才逐漸平穩,新形成的黃河水道流經今天山東梁山縣、平陽縣、長青縣、濟南市、濟陽縣、高青縣、博興縣,於今日的黃河河道十分相近。

不只是西漢,黃河泛濫歷來是許多封建王朝崩潰的原因

哪怕在近代的民國的黃泛區,依然有無數民眾因為黃河泛濫受苦

在這個黃河決口更道的年代裡,黃河作為劃分河南河北的地理標識作用基本得以延續,黃河以北為冀州、幽州等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河北之地,而黃河以南則是兗州、豫州、青州等河南之地。

直至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太宗李世民宣布並省全國的州縣,將全國分為十道。按《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新設立的河南道轄境“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北臨河”,領30個州府,河北道則是“ 東並海,南臨於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渝關即今山海關,薊門即今居庸關)”,領24州和安東都護府。由此可知,唐代的河北道與河南道依舊是據黃河來劃界,遵循了山川形便這一傳統的行政區劃概念。

而唐朝的河北道基本奠定了後來河北省雛形(即囊括幽、冀二地,隔太行山而至於海,南盡黃河而北至燕山的傳統河北概念)。

燕山,傳統意義上的河北分界線

河北道控遏河朔幽雲,是唐朝製衡東北與漠北交合之處的軍事戰略要地,這從河北道在軍事領域兼領安東都護府便可知曉。自太宗、中宗征高句麗、武則天征契丹、唐玄宗征渤海,唐王朝在河北道都投入了大量的戰爭力量,並留下了強大的邊防兵力,這種布局雖然在前期穩定了北方的戰略局勢,但也留下了邊將擁兵自重的巨大隱患

後來的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憑借河北道以河為界的天然地理優勢,從范陽、盧龍起兵橫掃河北道,快速將兵鋒推進至黃河一線,而唐朝政府軍則因為黃河天險被河北道獨佔無法進行快速反應,只能倉皇組織兵力在河南進行抵禦,最終喪失了扼殺叛軍的戰略先機,最終導致開元盛世的徹底崩盤。

河北道南部

大河變換

北宋建立後,中央王朝對於河北河南的劃分依舊遵循以黃河為界的準則,喪失了山脈防禦(幽雲十六州被割讓給遼國)的河北地區依舊承擔了面對北方的防禦重任,而這種依托華北大平原對抗北方騎兵的戰略選擇勢必難以長久。

失去作為中原屏障的幽雲十六州之後,遼國兵馬入中原便如入無人之境

金人滅遼南下之後,黃河以南的宋軍依舊無法禦敵於黃河之外,南宋東京留守杜充聞金軍將至,乃於李固渡(今河南滑縣西南)西決黃河入清河,以阻截延緩金軍攻勢金軍,最終導致黃河歷史上的最大規模的改道。黃河奪淮入海,決河由泗(南清河)入淮,是為河道南移之始。黃河在今天河南東部、山東南部、安徽北部與江蘇北部形成巨大的黃泛區

黃河水患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南宋至元朝的整個歷史時期,黃河在黃淮平原上左右搖擺,但基本保持了在今天河南蘭考縣東南魯蘇皖交界一帶泛流的局面。而元朝則依舊保持了以黃河為界的行政區劃方式。在黃河以北設立腹裡(中書省),在黃河以南則大尺度設立了巨無霸級的河南江北行省,用非常“蒙古式”的行政區劃方法堅決維護了傳統的山川形便原則。

縱跨兩大河

以南製北

決定今日河南河北劃界的重要事件出現在明朝初年。洪武元年(1368年),統一南方各個漢族割據政權的明軍向北進發,向北方的蒙元王朝發動了絕地反攻。

據記載,當時朱元璋與諸將領定下的戰略為“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以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為我掌握。”明軍從蘇北佔據山東之後,又快速向西推進佔領河南汴梁(開封)與洛陽,緊接著,朱元璋作為帝國領導人親臨前線汴梁督戰,明軍的目標直指大都(北京)。

兵鋒直指大都的明起義軍

為了打通河北境內滄州到天津一線的大運河航道,明朝大將軍徐達由陸路從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出發陸路呼應運河上的水軍,一路渡過黃河攻打河北的衛輝(新鄉)、彰德(鶴壁安陽一帶)、懷慶(焦作一帶)諸路,攻下後即置衛輝府、彰德府與懷慶府,歸屬設在汴梁的中書分省管轄(明朝初年沿用元朝的行中書省製)。

由於明朝軍隊此後徑直向臨清一帶的大運河一帶推進,所以將這三府歸屬於汴梁管轄可以說是一種戰時的權宜之舉,以河南汴梁統禦河北三府之地而非將之獨立建制,可以有效保證明軍在河北突進基地牢牢地掌握在自身手中,而大大降低其被元朝河北勢力奪回的可能性。

這不僅可以為北上明軍提供陸上的戰略支撐,也可以為明軍北伐不利留下可供轉圜的余地,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政治軍事考量。

以河南汴梁統禦河北三府之地這一一箭三雕的舉措,直到明清戰爭時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不過,北伐成功之後,將河北三府納入河南管轄的戰時舉措不僅沒有複員,反而被明朝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固定化。攻入大都的次年(1369),明朝改中書分省為河南等處行中書省,九年又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自此以後,彰德府、衛輝府與懷慶府屬下的原河北各縣改屬河南。

明清之際的河南省與直隸省(河北省)的分界線基本與今天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處,是明清直隸省(河北)大名府佔有今天河南濮陽東五縣之地,而明清河南省則佔今有今天河北省武安、臨漳、涉縣與臨漳等縣。這一微小差別一直延續到了建國之後的平原省時期(1949-1952),直到平原省被撤銷之後,上述犬牙交錯的縣域才分別歸入今日的河北河南兩省之中。

被撤銷的中原省的見證,結婚證

黃河以北三府之地(包括今天鶴壁、安陽、新鄉、焦作、濮陽一部),自明朝之後便成為了河南省的固有行政管轄區域,這一行政劃分方法體現了明清統治者“犬牙交錯”的政治地理劃分思維,也是對唐安史之亂與北宋滅亡的經驗教訓總結

黃河以北河南的變動

明朝軍隊自南而來,為了防止剛剛佔領的河北之地憑借大河之險而出現割據傾向,便將河北三府歸入河南管轄,從而保證了明政府以河南統禦河北,以三府之地為河南深入河北的戰略楔子。這種消弭黃河天險的劃分方式符合大一統王朝分區域掌控各地的戰略意圖,因而得到了後世的繼承與發展。

黃河北部的河南城市安陽

作者 l 凱風自南 魏晉南北朝史 英法德 東歐中亞 蒙古愛好者

參考資料明史舊唐書 · 地理志漢書 · 地理志讀史方輿紀要*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