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秋後喝湯有講究!這碗湯值得你煲給家人喝!秋季養生美食推薦!

?

今日立秋,隨著無比悶熱的氣象進入了秋天,「貼秋膘」的話題一早就拉開了......

「今天立秋貼秋膘,撩起衣服一看,秋膘我已經貼好了」,這是來自於跑步群的原話,哈哈...

貼秋膘,從清朝流傳到至今,民間一直就有這個習俗,也給愛吃肉肉的我們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

其實貼秋膘的來源是因為過去物質匱乏,經歷了苦夏,人身體比較虛弱,需要進補,所謂「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但這個到了今天,大多數人在夏季飲食上並不缺油水,反倒有很多人大魚大肉,所以這貼秋膘還是要悠著點,要做到飲食均衡,葷素結合才是硬道理。

立秋後的養生,最應該養的是脾,脾主運化,是人的後天之本,經過炎熱的夏季,健脾利濕是首先任務。

中醫裡有個著名的健脾湯飲叫做四神湯,四神是指茯苓、淮山、蓮子和芡實(或薏仁),這四種彙集在一起互相補遺,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的功效。

台灣很流行喝四神湯,用茯苓、淮山、蓮子和薏仁,薏仁有祛濕功效,用在這湯裡就正好可以健脾祛濕,一般和豬肚或小腸來煲湯,所謂吃哪補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今天做的這個湯是在這基礎上做了一些改動,是一種具有健脾功效的美食,不屬於中醫的藥方,所以用量和做法也就沒有那麼嚴格,我用了豬棒骨,還加了一根玉米,淮山換成濕的鐵棍山藥,比起乾的淮山片更好吃,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茯苓、芡實和蓮子,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味道粉粉的,孩子也愛吃,這樣做出的「四神湯」老少皆宜,適合大眾,當然,這也要注意量,秋季適量喝即可。

【食材】

棒骨500克、鐵棍山藥500克、嫩玉米一根、芡實30克、蓮子30克、茯苓30克、生薑一塊、鹽適量、米酒汁15克、白鬍椒粉少許、米醋少許

【製作步驟】

1、準備好原材料。

2、山藥和玉米斬塊。

山藥削皮的時候最好帶上手套,如果處理山藥後手上癢,可以用燙一些的水洗或吹風機熱風吹,因為山藥中讓人癢的成分叫做皂甙,這種成分不耐高溫,受熱分解。

3、將蓮子、芡實和茯苓清洗乾淨。

芡實和茯苓不易熟,最好提前用溫水泡兩個小時,蓮子不用泡。

4、鍋裡加入足量水,加入棒骨、薑片、茯苓、芡實、蓮子和少許米醋,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煲一個小時。

棒骨我先放到食品凈化機中凈化過,所以我沒焯水,親們做的時候根據自家買的食材情況來決定,一般都需要焯一下水。

5、加入山藥和玉米,蓋上蓋子繼續煲一個小時左右。

玉米可以最後半小時下鍋,這樣可以減少玉米的營養損失,但我希望玉米的味道融合到湯裡,所以和山藥一起下鍋。

6、湯煲好後加入少許白鬍椒粉、適量鹽和15克左右米酒汁。

米酒汁就是糯米酒(也叫甜酒釀或醪糟)裡的湯汁,做法在「總目錄」的」特色小吃「欄目裡,超市也有賣的,我煲湯愛加一點這個來去腥提鮮,沒有的話也可以加少許黃酒。

7、成品圖。

【小貼士】

一、這個湯可以用砂鍋做,也可以用琺琅鍋來做,琺琅鍋做比砂鍋更快,煲湯味道也非常好,很多團購過琺琅鑄鐵鍋的朋友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菜,其實可以做的非常非常多,像這類湯都可以用它來做。

二、對於這種美食中添加少許葯食同源的食材,適量吃一些是可以的,尤其是立秋後的這一段時間可以喝喝這種湯,但食用的時候也要對自身的體質有一些了解,葉子不是中醫醫生,具體的要注意的事項也只能參閱網上的一些說法,在這裡我就不囉嗦了。

葉子的小廚,國家一級營養師、美食作家、國宴傳承人,專註於養生美食的簡單、創意、改良做法,更多美食及養生知識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葉子的小廚」,有任何疑問歡迎到那裡留言,葉子會一一回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