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最熟悉的旋律。這首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一開始只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但自30年代中期《風雲兒女》在國內各個影院播映以後,《義勇軍進行曲》立即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從而成為流行極廣的抗戰歌曲。


在那之後,《義勇軍進行曲》即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尤其是在民族危亡之際,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既見證了中華民族不斷奮進的光輝進程,也成為華夏兒女不可替代的文化象徵與標誌。


1949年10月1日,在開國大典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響起。1982 年,該歌曲正式確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全國人民將以各種豐富多彩的形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值此重要時代節點,一部講述人民音樂家聶耳(王雷飾)青年時代的成長經歷,從昆明到上海的音樂自覺之路,以及創作《義勇軍進行曲》故事的電影《為國而歌》也正式定檔6月18日。


該片由聶耳侄孫青山編劇並導演,王雷、古麗娜扎海一天、李宗翰、丁海峰、史可等全明星陣容出演。整部影片以聶耳、田漢等一批文化英雄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主線,講述了在國難當頭的歷史背景下,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煥發出強烈的愛國激情和民族精神的感人故事。


近日,正值電影《為國而歌》登陸國內院線之際,導演幫記者也採訪到了該片導演青山。作為傳奇音樂家聶耳的侄孫,青山也是聶耳文化的研究者、傳承者,《為國而歌》是他的電影處女作,他懷著對祖輩的深切緬懷,試圖從家鄉的視角來呈現聶耳“為大眾而歌”的形象。



在我們的提問下,青山導演介紹了《為國而歌》對聶耳形象的塑造、服化道設計、全明星演員陣容、愛國主義情懷等內容,相信他的回答可以為我們了解這部主旋律電影建立一個通道。

聶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英雄”




眾所周知,聶耳是英年早逝的一位音樂家。1935年7月17日,年僅23歲的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當時的他尚未婚娶,因此也沒有留下後代。如今與他有血源關係的親屬還有一百多人,在這些親人當中,只有他三哥聶敘倫的女兒、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作曲家聶麗華,還有聶麗華的兒子青山是繼續音樂事業的,聶家其余後人大部分像聶耳的母親彭寂寬一樣當了醫生。


儘管歷史上的聶耳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不幸去世,然而在那個年代他卻是舉世公認的熱血青年、音樂天才。他不僅愛國、愛家、愛親人,還同情社會底層,幫助弱勢群體,在加入中國共產黨後,隨即成長為一名革命者。在聶耳較短的生命歷程中,他始終為勞苦大眾發出“吼聲”,是位充滿人性光輝,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民音樂家。



作為聶耳侄孫,導演青山坦誠,他為了創作這部電影其實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在以電影的形式呈現先輩聶耳的光輝事跡之前,他已經分別通過出版畫冊、製作音樂劇等不同的藝術載體表現過聶耳的形象。


在數十年研究聶耳事跡、宣傳聶耳愛國精神的過程中,導演青山也被聶耳的精神力量所感召,尤其是聶耳對音樂的純粹態度,對共產主義的純粹信念,對勞苦大眾的純粹感情,這些都讓青山為之折服和敬仰,以至於逐漸產生了創作一部傳記電影來展現聶耳譜寫《義勇軍進行曲》故事的想法。


在導演青山看來,中國從近代史到現代史出現過各種各樣的英雄,有像張自忠、董存瑞一樣的戰爭英雄,也有像林則徐、孫中山一樣的民族英雄。而對於像聶耳、田漢這樣的音樂家、藝術家,他們同樣為中華民族的崛起付出過智力和生命,因而青山將他們稱之為“文化英雄”。


“聶耳不僅愛國,還同情社會底層,充滿人性的光輝,他是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一個藝術家。20歲的聶耳在寫給他母親的信中,回答他母親向他提出的婚姻問題時曾說到:我是為社會而生的,我不願有任何的障礙物阻止或妨害我對社會的改造,我要在這人類的社會裡做出偉大的事業。”


“我們花費這麽多人力、物力、財力,就是想拍出聶耳作為‘文化英雄’的豐功偉績,相信拍好聶耳將會對當下的藝術家和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起一個很好的典範,並且能為年輕人們提供一個終身學習的精神榜樣。”


全明星陣容共同譜寫“104個音符”

   

歷史上的聶耳自青年時代就開始學習音樂,並嚮往進步思想。早在雲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初中時,他就開始學習二胡、三弦、月琴等民族器樂,以及小提琴等西洋樂器,在校期間他還參加學校組織的“讀書會”,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讀物。


初中念完後,聶耳就要求去上海。當時正碰上新文化運動大發展,電影、戲劇、美術、音樂、舞蹈各種藝術都在求新生。文藝界的一些領袖人物,如魯迅、郭沫若、茅盾、田漢、楊翰笙、巴金、蔡楚生等人都在上海,他們和留日文藝青年一起建立了左翼聯盟,整個文藝界非常活躍。

與此同時,一些戲劇、電影界的領軍人物也積極開展工作,寫劇本、拍電影,明星、聯華等電影公司都在招兵買馬。聶耳來到上海恰逢其時,隨即開始給田漢的電影寫曲,為各種文藝活動配樂。


從電影歌曲《開路先鋒》《大路歌》《畢業歌》《碼頭工人》《義勇軍進行曲》,到歌劇中的《打夯歌》《揚子江暴風雨》,再到話劇中的《回春之曲》《梅娘曲》《再會吧南洋》,以及《打磚歌》《賣報歌》《廣東沒有雪》《鐵蹄下的歌女》《金蛇狂舞》等,聶耳在30年代共創作過數十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其中更有大量代表作唱遍全國,匯入全民族抗日救亡歌詠的熱潮。


導演青山向我們介紹,《為國而歌》的亮眼之處就在於,電影展現的並非是高高在上的大音樂家聶耳,而是一個對音樂簡單熱愛、感觸民生疾苦的年輕人;電影也並沒有將視角完全放在聶耳個人身上,而是透過聶耳展示了一幅有志熱血的時代群像。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並不是聶耳一個人的事情,他雖然是作者,但我一定要在電影裡展現出那個時代與聶耳相關的其他人。《義勇軍進行曲》共有104個音符,正規樂團演奏出來只有46秒,但這部電影就是要讓聶耳身邊的眾多真實人物化為104個音符的一份子,由他們有機組成一幅幅偉大的畫面,這是我作為導演和編劇的創作初心。”


因此,在電影《為國而歌》裡,觀眾不僅能看到聶耳在雲南讀書時和初戀袁春暉相識的經歷,而且還能看到他在上海與田漢、金焰、蔡楚生、夏衍、王人美、阮玲玉、周旋、黎莉莉、劉良模等一大批文藝界名流相交的過程,而正是在此期間,聶耳為電影《風雲兒女》創作了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


1935年6月7日,指揮家劉良模在上海的露天體育場內,指揮著5000多群眾,共同唱響了 《義勇軍進行曲》。七七事變爆發後,劉良模帶領合唱團到處演出《義勇軍進行曲》,慰問部隊戰士,激勵工農百姓,所到之處士氣大增,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抗日鬥志。《義勇軍進行曲》在廣泛傳播後,不僅成為抗日戰爭時的反法西斯名曲,而且還在建國後被確定為國歌。

愛國主義電影也要好看

  

在與導演幫記者的交流中,導演青山也談及到電影《為國而歌》的欣賞價值,他不無自豪地向我們介紹,這部電影不僅是一部講述聶耳傳奇人生的愛國主義電影,而且影片也匯聚了青春、熱血、戰爭、家庭等多個重要元素,其豐富的情節內容也會讓觀眾寓教於樂。


“我們在去路演的時候去過很多學校,我和很多學生同場觀看這部電影,說老實話,我覺得同學們沒有排斥我們的電影,而且全都是認認真真看完的,甚至有很多孩子被感動到落淚,在映後熱情地和我們進行交流。”



“儘管我們的電影是一部愛國主義作品,但我們在內容的製作上是沒有含糊過的。比如幾位拍戰爭戲的演員,我讓他們很早就去往雲南參與體能訓練,跑步、持槍、爆破這些重要的場景都會事先集訓,有些演員甚至練了一個月,他們都非常配合。”


“除此之外,我們的攝影指導李偉老師,美術指導謝勇老師,造型指導許建樹老師,動作執導沈在元老師,煙火指導尹星雲老師,他們都是參與過很多知名作品的專業人才,他們的加入極大地保證了這部電影的創作質量和欣賞價值。尤其是在大銀幕觀看的時候,觀眾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愛國主義電影其實也是很好看的,也是具備很強的商業娛樂性的。”



青山導演坦言,電影《為國而歌》題材難得,“國歌”以及聶耳這樣的國家標誌性符號也是全民皆知,但很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面對這類嚴肅題材可能會望而卻步。實際上這部影片在可看性、敘事性、視聽層面還是很有保證的,影片不僅有中國遠征軍的敘事線、聶耳的成長線、愛情線以及他的音樂創作歷程線等多條敘事線索,而且還有王雷、史可、於榮光等 40 多位老中青實力派演員的精湛表演,一些戰爭場面也極為壯觀,觸動人心。


“很多人都有23歲的青春,23歲的聶耳卻停止了青春的腳步,他創作了那麽多優秀的作品,實現了他用音樂回報社會的理想,所以我覺得《為國而歌》不僅是愛國主義電影,而且還是一部融合了多種商業元素的青春勵志片。現在的年輕人只要觀看這部電影就會認識並愛上一個有溫度的聶耳。我想,當他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也會思索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文章轉載自導演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