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俠客島:諜影重重,台諜策反三把刀

“2018-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的百餘起台灣間諜事件熱度還在不斷更新。這輪台灣間諜情報活動曝光集中、波及面甚廣,又事關國家安全之本,引得島友們如此關注也是必然。

此次間諜案公布有何特別?來劃個重點:

其一,由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合力播報涉諜案件本就十分罕見,而這次《焦點訪談》連續兩天,以上、下分期的形式詳細報導多個案例,明確劍指“危情諜影”。官方高調點名,非比尋常。

其二,本次破獲的案件數目逾百,什麽概念?以2014年為對比,當時官方公布的2009至2013年破獲的台灣相關策反案件,4年共計40起。眼下曝出的數量級妥妥越過以往——諜影果然“重重”,且間諜行動即密布在日常周遭。

那麽,台諜潛入、策反、竊取情報的方式主要有哪些?一起來看。

1、打情感牌

大陸學生歷來是台灣間諜重點瞄準的對象,而建立友誼、戀情、學伴等關係進而打“情感牌”,則成了台諜腐蝕青年的“當家本領”。

以這兩天廣為流傳的許莉婷案為例,赴台交流的大陸生小哲,因所學專業可接觸到國防科工機密、研究生在讀期間可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而被年長其十多歲的台灣軍情局間諜人員許莉婷盯上。

在一次聚會中,許通過搭訕主動聯絡上小哲,又在相處中不斷示好,終至兩人發展為戀愛關係。

與尋常情侶不同的是,小哲回到大陸後,女方對小哲的專業學習情況持續展露出超乎尋常的興趣,以郵件傳遞的形式先後哄騙小哲、拿到大陸國防科工近百份情報。

其間女方施計色誘的同時,也間有為小哲生活提供物質資助。而當小哲對女友身份有所懷疑、試圖斷絕來往,許又以散布小哲“始亂終棄”為要挾,進一步對他進行情感綁架,以至小哲受女友“控制”、實行情報傳輸長達三年。

另一種常見的情感牌打法是,利用大陸學生在台期間遠離家鄉、交友心切的心理特點,通過“陪玩、買單、學術交流”等方式坐定“朋友”身份,進而拉攏策反。

比如這次曝光的陳泰宇案,陳主動結交在台交換的國內某高校政治學系學生小劉,為後者推薦台灣飲食、演出,承擔結伴旅行等諸多費用。提出讓小劉介紹大陸熟人、並鼓勵小劉回大陸後報考公務員。

據報導,這位1988年出生的台灣間諜這幾年以“待人親切熱情”屢屢在台灣多所高校物色學生目標,以實施策反。

為何青年學生中招不斷?

島妹留意到這幾年到台灣學習和交流的大陸學生越來越多,且多出身重點大學、碩博在讀,台當局情報人員作為同文同種的同胞,配以“學生”、“交流公益人士”的面具,實現情感滲透,自然近水樓台。

與此同時,間諜以學生為目標,容易對他們實施“放長線釣大魚”的策反策略。其看重的是交流學生的專業背景,比如政治、經濟等文科專業或者涉及國防科工機密專業的學生最易被作為“工作重心”。

而學生的上升發展太空也被納入台諜的考量。一旦這些被策反的交換生,畢業後進入具備較高情報價值的涉密部門,獲得一定的職位或者更多的知密範圍,情報人員就有可能以高額酬金和脅迫手段軟硬兼施,要求其長期為台灣提供情報服務。

2、物質誘惑

這次被查的間諜案例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國家公務人員,以直接、間接的形式被拉落水,心存僥幸地為台諜奔走,謀取物質利益。

比如說身份多變的台灣間諜人員徐韻媛,就通過學生牽橋搭線,聯絡上大陸某部委的國家公務人員小丁。

小丁在離台前便已感受到徐對自己工作的“特殊觀照”,其後二人往來日益頻繁,在徐提出的合作開辦化妝品公司等經濟利益驅使下,小丁對所有“要求”來者不拒,甚至打下保票,“有什麽事情就找我”。

兩人來往的短短三個月內,小丁頻頻給徐發送部門紅頭檔案,其中秘密級一份,機密級4份。由於交易最終被安全部門發現,小丁未能等到台情報人員給他的最後回報,就已淪為階下囚。

而物質收買的途徑之複雜、“多元”遠不止於此。

在上述台諜徐韻媛牽涉的另一事例中,其以在台公務人員為中介,間接操控大陸公務人員,利益交換鏈條甚長,內外逐層策反,重創國家安全。

2010年,擔任台灣某立法委員顧問的蔡某經人介紹與徐相識,徐向蔡某擺明身份。而因債務壓身,頻繁往返兩岸、接觸大陸官員的蔡某因錢“上鉤”,不斷向徐提供大陸官員名片、層級資訊。

2014年,蔡某向徐引薦一位在大陸重要機構工作的黃姓官員。此後,三人在兩岸間以手機SD卡傳輸情報,以錢款作“回禮”。

被國家安全部門抓獲時,徐已借力台、陸兩名公務人員,搜集了10份秘密級檔案,4份內部資料。如今,蔡某也已構成間諜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

台諜以物質利益對準掌握重大機構情報的公務人員,交易一經落成,便致國家安全的“核心防線”潰敗。在這類案例中,在台情報人員所著手於的,正是利字當頭、心存僥幸的那條縫。

3、網絡策反

台諜針對大陸的間諜活動從未終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主要方式是台灣方面派間諜到大陸從事間諜活動,經過長期打擊後,逐漸開始慫恿大陸居民為其從事間諜活動。而近年來,大陸互聯網技術日益發展,通過網絡拉攏策反、傳輸資料成為當下台諜的重要手段。

需留意的是,網絡媒介往往與傳統的“人力情報”搜集模式相互勾連。

常見的途徑首先如,台灣間諜通過技術手段將自己的微信、QQ號碼位置“虛擬定位”到大陸軍工科研部門、或其他重要目標周邊,通過微信“搖一搖”、“附近的人”、網上交友征婚等形式,吸引目標部門內部人員與之建立聯繫。

比如這次曝光的陝西閻良某軍工部門職工周偉一例。一次偶然的微信“附近的人”搜索,使他結識了名為“羽晴”的女網友。由於女方營造出的對周偉工作的崇拜,出於炫耀與交友目的,周多次毫無防備、向其透露自己工作內容。

2015年9月,周被臨時抽調對某軍用飛機進行改裝工作期間,羽晴多次聯繫並詢問該飛機的數量、新老型號區別、裝備變化等資訊,周都如實相告。國家安全部門調查顯示,二人微信聊天中,周泄露的涉及軍用飛機生產、裝備資訊共11條,其中4條資訊被確定為秘密級。

哪些人最易向間諜“在線”泄密?經島妹粗粗調查,一種是職業發燒友,為炫耀職業功底,不惜以爆料吸引人氣,知無不言,其實是為台灣情報人員提供了便利;另一種則是有關涉密人員用攜帶機密、卻不具備保密能力的電腦上網。網絡保密意識淺薄,同樣等於向情報機構敞開大門。

與此同時,在線求職者也相對更易被台諜操控。台灣間諜“老張”,就以某大型航空企業反貪部門職工身份,通過互聯網簡歷聯絡上正在求職的吳明。以承諾幫助吳明謀取職位、提供報酬為條件,多次授意吳到閻良進行觀察、竊拍、記錄。

利益拉攏之中,老張的腐蝕性策反,竟讓吳明“感動不已”。

本次“2018-雷霆”專項行動,雖予台當局情報工作以重大打擊,但防範間諜策反活動的長途仍在。

什麽樣的人容易被境外間諜機構盯上?有機會接近情報源的任何人。退伍軍人、留學生、高校師生、軍事愛好者、軍工企業、國防科研部門人員、政府機構人員、年輕網友均有著相當的“吸諜力”。

而今,策反活動日益由上層、專業外擴至普通、日常。在對台間諜情報機構滲透策反、與兩岸和平發展主流背道而馳的行徑嚴防狠抓的同時,提高警惕,不為蠅頭小利所誘、不被“天降餡餅”所蒙蔽,也是打贏“心戰”的製勝要訣。

文/點蒼居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