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找對路,籃球綜藝也能打開大眾市場

導讀

《這就是灌籃》擊中男性、女性觀眾最關注的核心點,讓兩者在各取所需的同時也能產生某種程度上的一致喜好,這就是競技籃球的魅力,也是《這就是灌籃》的破題優勢所在。

來源:傳媒內參—廣電頭條

文/遲遲

體育綜藝經歷過跳水、冰雪等題材的同題競爭,也經歷過足球、籃球等內容的零星試水,但現實遠比想象殘酷,2兆的體育產業規模下,只有《來吧,冠軍》《極速前進》等少數綜藝獲得了口碑與流量雙重認可,這讓體育題材成為大多數創作者、播出平台眼饞卻不敢下手的領域。

 

種種壓力下創作出的《這就是灌籃》卻突破籃球愛好者的垂直觀眾圈層,收獲了意外驚喜。節目播出四期,豆瓣評分8.3,同時在知乎、虎撲等平台收獲好評,微博主話題閱讀量也高達23億,躋身同期綜藝的上位圈。

 

網友評論

 

對比《這就是灌籃》和其他體育綜藝可以發現,這檔節目能夠收獲口碑和流量的雙重肯定並非意外,尤其是還能夠“出圈”吸引到女性觀眾,靠的不僅是體育與娛樂的跨界互融,更是競技體育本真熱血、向上能量的充分釋放。

 

娛樂+競技體育的一次成功兼容

打破體育題材難出彩的困局

 

2016年借著裡約熱內盧奧運會的契機,體育綜藝確實曾為中國綜藝市場注入一股新力量,讓綜藝創作者看到了體育題材的潛力和可塑性。但之後的兩年泡沫期,難掩體育綜藝粉絲少、難出彩、不賺錢的現實。

 

究其原因,體育與綜藝的主要閱聽人是不兼容的,體育的男性閱聽人希望節目專業嚴謹,而綜藝的主要閱聽人女性群體的訴求則是觀賞娛樂,只有將兩個群體一起吸引到節目中,才有機會實現節目的大眾影響力,但這也是大多數體育綜藝面臨的難題。

 

《這就是灌籃》的聰明之處就在於,用專業比賽、實力球員、女裁判吸引到男性觀眾,真人秀的製作方式、流量明星的加盟則滿足了女性閱聽人的需求,契合兩個閱聽人群體的節目訴求。

 

真人秀最常被詬病的問題在於劇本,但《這就是灌籃》反轉不斷的情節卻被男性觀眾在彈幕中自覺維護,一方面是因為競技籃球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正如張寧所說,“這個節目只有實實在在打球的(人)走到了最後”,鏡頭中一掃而過的高顏值球員卻不一定有比賽鏡頭,真正激發觀眾腎上腺素的大部分都是那些實力強勁的球員,大大增強了男性觀眾對節目的信任感。

 

對於女性觀眾而言,雖然《這就是灌籃》專業程度比較高,但節目關注小細節、小故事,同樣能夠產生極具吸引力的綜藝感,比如四位領隊間種種反差互動,周杰倫、李易峰為爭奪球員“針鋒相對”,一邊送演唱會門票送球衣球鞋,一邊要陪看演唱會打感情牌,你來我往頗有趣味,“林瘋狂”林書豪也有可愛的一面,甚至意外成為節目中的“表情包”擔當,還有郭艾倫脫口而出的“東北大碴子味”;再比如球員逆襲故事產生的戲劇性,“大心髒”楊皓喆帶傷追分打開局面,音樂系學生高佳鉑戰勝“路人王十三冠”平常心,這些無法預知的逆襲故事不斷激發觀眾期待感。

 

《這就是灌籃》擊中男性、女性觀眾最關注的核心點,讓兩者在各取所需的同時也能產生某種程度上的一致喜好,這就是競技籃球的魅力,也是《這就是灌籃》的破題優勢所在。

 

以籃球為媒介,

競技的表象之下是熱血噴薄的能量

 

拋開節目製作而言,《這就是灌籃》之所以直男斬,同時也受女生歡迎,不僅因為競技體育的對抗感,還有每個人都為了某個目標而拚命衝刺的熱血能量,這也是戳中人性的根本。

 

節目中既有老一輩街球手熱狗、周銳、韓潮,學院籃球運動員楊皓喆、張寧、“鐵牛”張鴻林,也不乏一些業餘籃球愛好者,如高佳鉑,誰輸誰贏不一定,但只有敢拚敢爭、熱血拚搏的實力派球員才能獲得全場選手和觀眾的尊重認可。

 

高佳鉑,作為一名業餘籃球愛好者從上場時的不被看好,到面對路人王十三冠平常心時穩扎穩打,絲毫不為對方的輕視和挑釁而衝動,再到最後關頭以三個罰球實現逆風翻盤,所爆發出的潛力和韌性引發全場高喊“加油”鼓勁;帶傷上場的楊皓喆,在大比分落後的局面下,一路追趕最終兩秒以一個三分球取勝,展現出溫和書生氣外表下的強大內心和實力。與其說是逆襲,不如說是球場一切皆有可能,楊皓喆在最近舉辦的利拉德中國行&路人王群星賽上,再次帶傷絕殺奪冠,瞬間圈粉無數。

 

晉級之路頗為曲折的還有張寧,這個會一臉“寵溺”地摸著後輩頭頂安慰的大哥哥,第一場3v3比賽時一心想帶著弟弟夏浩然晉級而忽略團隊配合,選擇拒絕球衣靠實力再次證明自己有資格晉級;第二場1v1比賽中,張寧對上老牌街球手熱狗,多個穩準狠的投籃打消外界對學院派靠身高體重贏球的質疑;第三場再次3v3比賽時,張寧也再次選擇夏浩然組隊,並且調整戰略以絕對優勢贏下比賽,卻還在自責“有的球沒有看到隊友”。張寧不僅用實力一次次證明自己,有勇氣放手同樣也有自信拿到屬於自己的榮譽,敢於拚搏也願意奉獻的精神讓其他球員、觀眾都心生敬佩。

 

最新一期節目中,腰脊柱錯位的孫一洪被撞擊在地上,導致腰傷加重,但想到“皓喆選我了,我覺得我應該在場上接著打,不能中途退賽”,還是堅持打完全場,最後被醫護人員抬下場。這些球員熱血拚搏到最後一秒,又始終心懷對籃球的熱愛,信賴隊友、尊敬對手,將“拚到底,玩得起”的籃球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讓那些即使不懂籃球的觀眾,也能跟著節目的節奏一步步深度觀察、了解籃球選手,從中感受到那份真實、真誠的熱血和情感。

 

價值觀是共鳴根源

浙江衛視多元布局為綜藝正名

 

不只是《這就是灌籃》收獲高評價,浙江衛視同期正在熱播的《我就是演員》《中國好聲音》都讓觀眾看到節目的創新之餘,感受到節目中或明星或素人,或職業選手或普通愛好者傳達出的專注投入、熱愛奮鬥的精神。

 

《我就是演員》中,任素汐說,之所以來參加節目是想告訴那些導演們,任素汐值得被信任。杜淳也在節目播出後發長文表達類似觀點,“我放緩了兩年的腳步,就為了做個全新的自己,現在這個準備我已經做好了”,這與《中國好聲音》的選手、《這就是灌籃》的球員想要證明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是一樣的道理。浙江衛視副總監兼節目中心主任周冬梅也表示:“節目更希望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努力終有回報。”

 

《中國好聲音》做到第七年,自身幾經周折,同檔期競爭者也換了一波又一波,但不變的是對於優質音樂和聲音的追求;從《演員的誕生》到《我就是演員》,增加的是對演技和審美更深入的探討,不變的是對演員這個職業的敬畏之心;《這就是灌籃》更是拋棄真人秀花哨的規則設計,用專業實力和競技熱血打通體育競技節目的新路。

 

雖然浙江衛視這三部綜藝布局體育、影視、音樂不同垂直領域,但呈現的匠心、專業、向上的價值觀是它們受大眾歡迎、成功破圈的共同砝碼。同時也證明,綜藝市場競爭沒有規律可言,唯有價值觀的認同才是共鳴根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