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互金企業“換位”:讓金融的歸金融 科技的歸科技

本報記者 李 冰

2018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了強監管時代。從網絡小貸、P2P、現金貸、ICO到第三方支付,監管層頻頻放出監管“大招”。

隨之而來的,是諸多互聯網金融企業對金融機構之間的角色定位不斷發生變化。

今年,“BATJ”旗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相繼“去金融化”,堅稱自己只是科技公司。而除了“BATJ”外,還有很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開始了“去金融化”的歷程。例如,樂信CEO肖文傑此前曾宣布,樂信將進一步開放現有的技術,“不做金融業務、不參與金融業務競爭,做各大金融機構最好的合作夥伴”。

早在2017年初,螞蟻金服就宣布,將自身定位為TechFin(科技金融),以後隻做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做好金融。在2018年這種定位則更加清晰,螞蟻金服CEO井賢棟曾表示,螞蟻金服定位為一家科技公司,而進入金融領域則是“一不小心”。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2018年博鼇論壇上也提出,未來京東金融將扮演金融服務機構的角色,專為傳統金融機構輸出技術。為了淡化金融屬性,京東金融更名為“京東數科”。

在業內看來,大量企業集體“去金融化”標簽無外乎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方面,監管趨嚴。2017年,從P2P、ICO、互聯網資管、互聯網小貸、現金貸到第三方支付,一系列專項整治檔案下發,為互聯網金融劃上合規紅線。另一方面,牌照是互金企業必爭之地,而在獲取牌照的過程中需投入大量資金,定位於科技公司則能更快開拓市場,且能比金融企業獲得更高的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金融巨頭“去金融化”同時,其戰略重心也發生著轉變,越來越多的互金企業正在積極布局面向傳統金融機構、面向中小微企業、面向監管部門的三向科技賦能,這成為金融科技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2019年,真正有生命力的科技金融企業,除了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之外,還需要積極投入生態圈建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