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癲癇發作引發交通事故危害大,要多管道治療也要外出有人陪護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由於異常放電的起始部位和傳遞方式的不同,發作的表現複雜多樣,如發作性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及精神障礙。約70%的患者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發作可以有效控制,部分患者對藥物不敏感或服藥無效,即使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也不能控制癲癇發作。

近年來,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增大,癲癇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然而有些癲癇患者因工作、事務繁忙,經常忘記服藥或延誤複查、就醫治療,結果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加重。在工作中或駕車行駛的路上,一次次的突然發作,不僅損害著患者的身體,也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有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治療失敗後絕望、徘徊,他們不是不想治好,而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療法和醫生。因此,航空總醫院神經外科癲癇中心專家提醒:癲癇患者在治療期間或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預防癲癇發作,尤其不要自己駕車出行,可請代駕或有會開車的人陪同,以備不時發作帶來生命危險。

據人民網12月10日報導,2018年12月9日石家莊發生一起車禍因車主駕車途中癲癇發作引起。當事人楊***,男,石家莊人,駕駛一輛小客車由南向北行駛。事發前在機動車道內短暫停留約50秒後,異常啟動撞向前方路線東側停放的清潔三輪車和清潔工,右前輪撞擊路緣石後向左前方變向,行駛數十米後左前輪與西側路緣石相撞,車輛向右前方衝撞路邊擺攤的非機動車及行人,又與正在由南向西左轉彎的單排小貨車、由北向南行駛的兩輛小客車相撞。事故造成兩人當場死亡,五人送醫院檢查,其中一人左上臂骨折,一人頭面部外傷,其餘人員均無大礙,四輛機動車、三輛非機動車不同程度受損。

事後交警調查事故原因,肇事者自稱有癲癇病史,事發前癲癇病發作,事故發生過程無意識,經詢問其親屬證明有癲癇病史。調取某醫院以往病歷記載,楊***曾於2017年5月、10月分別因繼發性癲癇等疾病住院治療。

另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27歲媽媽勞倫(Lauren Smith)一次開車時突然癲癇發作,整個人失去意識,昏了過去,當時車子正以時速96.5公里的速度前進,幸好副駕駛座的8歲兒子海傑爾(Ben Hedger)立刻接過方向盤,順利的把車導向路邊並停住,母子兩人都沒受傷。勞倫稱,過去從沒有癲癇發作甚至昏倒過,事發當天她和兒子都嚇壞了。

當時勞倫突然病發,車子就失控撞向中央分隔島,車子一路摩擦著護欄前進,兒子很快就意識到情況危急,急忙把車開向路邊安全區域,車子緩緩滑行至停下。他還立刻拿出媽媽的手機打電話求救,過了5至10分鐘後勞倫才恢復意識,同時後方車輛也有人停下來給予協助。媽媽說,「你是我的救星,如果沒有你迅速的反應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孩子才發現自己拯救了媽媽。

在治療癲癇病的過程中,患者初期首選抗癲癇藥物控制發作。由於癲癇的發作時間常不確定,有突發性,事先多無徵兆反應,而且發作的頻率也不相同,這就要患者不斷服用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病情的發展。治療癲癇病藥物,如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德巴金等都是常見葯,用藥也應遵醫囑對症治療,藥物不可以盲目隨便吃,劑量、次數影響葯在血液中的濃度,亂吃藥可能無效或會加重疾病。

藥物治療多數患者有效,也有部分患者經過2-5年藥物治療仍不能控制,有的還加重,就要考慮手術治療。航空總醫院癲癇中心治療癲癇,通常在發病初期用藥2-3年觀察,如果病情減輕就不考慮手術;如果病情加重,其它療法無效,則考慮手術。由於手術直接切除致癇灶,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癲癇的發作,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這種方法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神經損傷和腦組織損傷,尤其致癇灶在大腦皮層功能區,應慎重。也不是所有類型的癲癇都適合手術,一般患者出現藥物難治性癲癇或已查明有明確病灶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而不是醫生建議做就做。癇灶不明確或多發性、瀰漫性癲癇不適合手術切除。在術前評估很重要。

也有些醫生採用生酮飲食治療癲癇。生酮飲食是一種脂肪高比例、碳水化合物低比例、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合適的配方飲食,治療癲癇源於觀察飢餓能減少癲癇發作。1921年美國Mayo Clinic的Wilder 醫生首先提出一種生酮飲食可模擬飢餓的代謝效果,首次應用於癲癇治療。脂肪代謝產生的酮體作為另一種身體能量的供給源,可以產生對腦部的抗驚厥作用。目前已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療法。

國際上普遍認為,新型抗癲癇僅對30%-40%的難治性癲癇兒童對有效,發作減少50%以上,而生酮飲食對50-80%的難治性癲癇兒童對有效,30%的兒童可減少90%的發作,10%-20%的患者可完全控制發作,多用在年齡是1-10歲的兒童,多數患者能減少抗癲癇葯的使用,減少藥物副作用,並能改善認知和行為障礙。 (東方紅星 文/李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