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朝得到“文正”諡號的僅有8人,“中興四臣”中唯有曾國藩入選

在中國古代,諡號制度擁有非常超然的地位,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去隨意更改一個人的諡號,這是社會根據一個人一生的貢獻做出評價;諡號總計有上百種之多,按種類來說分為美諡、中諡和惡諡。不過諡號也是分等級的,比如文臣的最高諡號是“文正”,武將的最高諡號是“忠武”,既然是最高等,獲得的難度肯定也是最高的,別的不說,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歷史裡,獲得“文正”諡號的大臣,也僅有8人而已,現在就來看看都是誰吧。

第一位:湯斌

湯斌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物,出身閥閱舊族,家教甚嚴,但他的家人卻被李自成所害;在清兵入關後開科取士,湯斌考取了進士,成了清朝的一名官員,後官至工部尚書。而且湯斌還曾拜孫奇逢為師,與顧炎武、黃宗羲等學者研讀宋明理學,並成為《明史》總裁。但是在去世前,湯斌卻被人誣陷,直到雍正皇帝時期,湯斌才得以平反,並入賢良祠;乾隆皇帝繼位後,賜予湯斌諡號“文正”;在道光皇帝時期,湯斌從祀孔子廟,成為清朝時期從祀孔子廟僅有的三位大臣之一。

第二位:劉統勳

劉統勳的父親和祖父都曾高中進士,而且都是官員,劉統勳出生於這麽一個書香官宦門第,踏上仕途是情理之中的;在雍正二年時,劉統勳考取進士,此後歷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要職。為政四十餘載清廉正直,敢於直諫,在吏治、軍事、治河等方面均有顯著政績。後猝死於上朝途中,乾隆皇帝聞訊慨歎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諡號文正。

第三位:朱珪

朱珪是乾隆皇帝時期的官員,在乾隆晚年時歷任兩廣總督,吏、兵、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職務。一生在朝為官五十多年的宦海中,以“養心、勤業、敬身、虛已、致誠”為箴言,一生清廉不言錢,愛國愛民,品格端方,光明磊落,關心庶民百姓的疾苦,為國事嘔心瀝血,不惜個人一切利益,是古代官吏之楷模。朱珪去世後,嘉慶皇帝欽定諡號“文正”。

第四位:曹振鏞

曹振鏞是乾隆朝戶部尚書曹文埴之子,據說他祖上乃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魏武帝曹操;於乾隆四十六年高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少詹事、體仁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兼上書房總師傅,並以平定喀什噶爾功績晉封太子太師,旋晉太傅,並賜畫像入紫光閣,列次功臣之首。去世後諡“文正”,入祀賢良祠。

第五位:杜受田

杜受田家世顯赫,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並有加授“太師太保”的高官,《中國文學大詞典》、《書畫大詞典》、《中國名人大詞典》對其家均有記載。他的父親是嘉慶皇帝時期的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杜堮,他的兒子是顧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而杜受田自己則更是了不起,不僅去世後得諡號“文正”,而且還被追封為“太師大學士”,要知道,自嘉慶皇帝以來漢族大臣被追封太師大學士者,僅杜受田一人而已。

第六位:曾國藩

據說曾國藩是曾子的七十世孫,在踏足官場後,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之後由於太平天國擴張極為迅速,曾國藩在家鄉湖南組建團練,是為湘軍;其實當時組建團練的有很多,但最後覆滅太平天國的就是曾國藩的湘軍,而曾國藩也因此強勢崛起。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去世後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第七位:李鴻藻

很多人覺得李鴻藻應該是李鴻章的兄弟,其實不然,李鴻藻和李鴻章什麽關係都沒有,只是湊巧而已。李鴻藻是同光年間的清流領袖,晚清主戰派重臣之一。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歷任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調吏部尚書,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反對完顏崇厚擅訂《裡瓦幾亞條約》。去世後予諡“文正”,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

第八位:孫家鼐

孫家鼐出生於書香官宦世家,他的幾個哥哥先後登榜;而孫家鼐雖然初試不中,但第二次卻直接高中狀元,累遷內閣學士,歷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禮部、戶部、吏部、刑部尚書,並與翁同龢一同成為光緒皇帝的老師。1898年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受命為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首任管理學務大臣,1900年後任文淵閣大學士、學務大臣等。1909年卒後諡曰“文正”。所以孫家鼐也是歷史上最後一位諡號“文正”的人。

可能會有人疑惑,為何“中興四大名臣”中,只有曾國藩的諡號是“文正”,那另外三人的諡號是什麽呢?其實李鴻章的諡號是“文忠”,左宗棠的諡號是“文襄”,張之洞的諡號也是“文襄”,雖然都算得上是頂級美諡,但是比起“文正”來說,還是略有不如。但也由此可見,“ 文正”這個諡號的要求之高,可以說,只有近乎於完美的大臣,才有可能得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