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伍秉鑒號稱大清“世界首富”,他擁有多少財富?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在“縱橫一千年”專輯中列舉了一千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十個人。有六名中國人榜上有名,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 有五位大家都不陌生,唯獨伍秉鑒似乎並不熟悉。那麽,伍秉鑒憑什麽躋身世界富豪行列呢?

一、那些年他擁有的銀子

伍秉鑒號稱大清“世界首富”。他擁有多少家產,能當得起這個名號呢?

我給大家幾個數字。

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鑒的私人資產已達兩千六百萬銀元,折合兩千萬兩銀子。這是個怎樣的資產規模?我舉四個例子比較:

第一,當時清朝全年的財政收入四千萬兩左右,伍秉鑒的私人財產達到清朝全年財政收入的一半。

第二,兩廣總督林則徐,年薪約兩萬兩,攢到伍秉鑒那樣的財產,需要不吃不喝一千年。

第三,按照購買力折算,19世紀中葉一兩白銀相當於今天兩百元人民幣。那麽,伍秉鑒的財產可以折合四十億元人民幣。

第四,19世紀80年代,李鴻章購買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構成了北洋艦隊的主力,也是亞洲噸位最大的戰艦,平均每艘花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伍秉鑒的家產夠買十六艘,足以讓北洋艦隊躋身全球前三。

難怪《華爾街日報》對伍秉鑒評價: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產,天下第一大富翁”。

伍秉鑒的財產,不光有數以千萬計的銀兩,還有自己的公司—怡和行。這家公司跟英美商人做生意。英國人每年都要從他手裡買走數百萬兩銀子的絲織品、茶葉和瓷器。伍秉鑒也就成了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雙方結成了良好的生意夥伴關係。他在國內大量購置田產、宅院、茶園、店鋪,甚至讓銀子變成資本,到美國投資鐵路、證券和保險業務。不誇張地說,伍秉鑒的怡和行一度成為世界級的跨國財團。

那麽,伍秉鑒是靠什麽積累起巨額財富的呢?

二、那些年他發財的生意經

伍秉鑒並非白手起家,而是繼承和發展了父親伍國瑩的事業。伍家祖籍福建泉州,世代務農,也做茶葉生意。清朝初年伍家舉家遷到廣東,從倒騰海產品起家。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早年在廣東富豪潘振承的同文行裡當學徒,有時也參與生意,在那裡積累了人脈、經驗和第一桶金。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他離開了同文行,創立了怡和行,此行很快就成了廣州城裡發展最快的洋貨行。

提起洋貨行,我得多說幾句: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決定恢復對外貿易,開放四口通商。洋人的商船接踵而來。廣東官府決定成立“洋貨行”,招募行商,作為官府指定的特許中間商,專門做外貿生意。

不是什麽人都有資格當行商的。行商的準入資格有四條:一是富裕,掏得起銀子;二是自願;三是幫官府收稅;四是替官府跟洋人打交道。這樣,官府不用出面,便掌控了外貿全局;行商借助官府保護,壟斷對外貿易,賺取巨額差價。

廣東的洋貨行,數量並不固定,但經營比較穩定的有十三家,因而民間俗稱“十三行”。怡和行與同文行,就是“十三行”裡的一員。

嘉慶五年(1800年),就在怡和行的外貿生意蒸蒸日上之際,伍國瑩突然病死了。第四子伍秉鈞接班才一年,也撒手人寰。伍秉鑒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被迫承擔起主持怡和行大計的重任。

在怡和行的管理層和打工仔們看來,伍秉鑒是靠拚爹混進了富人圈,沒有獨當一面的經驗,遲早會把怡和行搞砸。伍秉鑒剛一接手就面臨著各種挑戰。可是,他保持沉默,低調地做了三方面工作,迅速扭轉了局面。

(一)廣交朋友

生意場上,處處陷阱,步步驚心,朋友的相助就顯得很重要。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伍秉鑒很注重廣交朋友,既積累了人脈,又維護了商業信譽。

有個波士頓商人跟伍秉鑒合夥做生意,由於經營失誤,欠了伍秉鑒七萬兩千銀元無力償還。伍秉鑒聽說後,認為這些銀元對自己只是數字,卻鬧得人家沒法回國跟家人團聚,真是造孽。於是,他找到這位波士頓商人,當著他的面,把借據撕碎了,然後說道:“你是我的頭號老朋友,是誠實的人,只是運氣不好。現在咱們的账已經結了,你可以回國了。”

七萬兩千萬銀元相當於一艘中型商船的貿易額,折合今天一千萬元人民幣。伍秉鑒如此慷慨,令這個波士頓商人目瞪口呆。

另一個美國商人替伍秉鑒承銷一船生絲,利潤豐厚。但他把賺來的貨款挪用,購進了一批英國毛織品,結果砸手裡了,損失巨大。伍秉鑒沒有抱怨,而是收下了這批滯銷貨,婉拒了這個商人的賠償。

按照常人邏輯,這麽做是不可能得到回報的。可是,伍秉鑒追求的不光是銀子。他不是在施捨,而是在自我行銷。危難關頭,雪中送炭,伍秉鑒樂善好施的好名聲很快就傳遍全球。轉過年來,更多外商主動登門,要跟他做生意。正應了那句俗話:“金杯銀杯不如口碑。”後來他赴美投資,這些洋朋友都幫了大忙。

伍秉鑒的慷慨並非不計成本。在他看來,波士頓商人肯定還不起那筆錢,把他扣在中國,非但於事無補,還得花錢養著,倒不如債務一筆勾銷,放人回國,還能換點人情;那些毛織品雖然在中國滯銷,但不見得沒市場,伍秉鑒迅速將其盤活,賣到了菲律賓。

(二)利益均沾

一次,有個英商打算在廣州找家洋貨行代理羽紗銷售,好幾家洋貨行爭搶這單大買賣,不惜使銀子,走關係,但都铩羽而歸。怡和行脫穎而出,笑到了最後。可是,伍秉鑒把生意接下來後,卻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伍秉鑒過生日,請所有行商吃飯。酒過三巡,他突然起身,對大家說:“今天伍某過壽,承蒙列位抬愛,不勝感激。現有一事請大家幫忙。想必諸位也聽說了,有個英國商人讓伍某承銷羽紗。伍某財力有限,難堪大任。但這麽好的生意,不接可惜了。所以,我先接下來,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做。將來無論賺了多少錢,大家一起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眾人面面相覷。大家清楚,怡和行完全有實力單乾,何必拉著咱們呢?他們不知道,伍秉鑒心裡早已做了盤算。

如果悶頭單乾,別人沒生意做,市面就活躍不起來,對怡和行的長遠發展不利。如果獨享暴利,一定遭人嫉妒,無形中樹了敵,將來免不了被人落井下石。所以,英商的情要領,生意要做,銀子要賺,但更要照顧好同行的情緒。於是,他的腦海裡形成了一個理念:不讓別人賺錢的商人不是好商人。做生意要講利益均沾,有錢同賺,有利共享。

伍秉鑒的做法收到了實效。行商們不僅沒了敵意,反而感恩戴德。漸漸地,大多數行商逐漸聽命於他,伍秉鑒也就成了毫無爭議的行商領袖。

(三)投其所好

官商勾結,一直是廣為詬病的現象。然而,在那個年代,行商跟官府有天然的聯繫。維護好與官府的關係是一個商人的必修課,不得不好好做。伍秉鑒的訣竅就是廣泛結交,投其所好,以身作則,做足功夫。

逢年過節,廣州各級官員都會收到怡和行的禮金,不少官員還被請到伍家大宅吃喝看戲。伍秉鑒經常登門拜訪總督、巡撫等高官。他還花錢給自己捐了個三品頂戴,擺出願意向官府靠攏的姿態。這個頂戴雖然沒實權,但很能糊弄洋人。由於他乳名亞浩,就被洋人起了個外號叫“浩官”。這個稱呼沿用了好幾代。

伍秉鑒勾兌關係,講究投其所好,“對症下藥”:跟有職務便利和經營頭腦的官員合夥做生意,賺了錢分成;利用祝壽、過節的機會向手握實權而觀念傳統的官員送禮;高價購買上等藏品,送給熱愛收藏的官員;帶頭給官府主持的大工程捐錢,取悅那些好大喜功的官員。在他掌門的四十三年裡,這種“投其所好”花費不菲,但在那個重農抑商的時代,用人情投資換官員好感,給怡和行爭取更大的發展太空,還是很劃算的。他有事相求時,地方官都肯幫忙,背後深不可測的官方背景,讓他的生意勝算更大。

三、那些年他推出的創新

前面講了伍秉鑒發財致富的生意經。內容偏傳統,好多人都懂。可是,他又做了三方面工作,讓人感到一絲近代氣息。這就是他有創新特色的生意經。

(一)塑造形象

伍秉鑒不但會經營人脈圈,而且善於打造企業形象。他的怡和行究竟是怎樣的一番天氣呢?可以概括為相互聯繫的五個特徵:

一是產品優質。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的倫敦拍賣會上,蓋有“怡和行”戳記的茶葉被鑒定為最優等。怡和行的茶為何深受青睞?這跟其管理嚴格分不開。

二是管理嚴格。伍秉鑒經常甩開茶商,直接派自己人到產區,全程監控茶葉的生產、采摘、加工、包裝和運輸等環節,現場採購,節約成本。久而久之,怡和行就跟產區的茶農保持了長期合作關係,茶葉品質也有了保證。

三是信譽良好。伍秉鑒認為,信譽比銀子更重要,賠錢可以再賺,賠了信譽就永遠賺不回來了。有了優質的產品和嚴格的管理,怡和行的經營更加自信。它講究以誠待客,公平買賣,不缺斤短兩、以次充好。

如果發現瑕疵品,寧可退賠也不拋售。這樣的口碑傳遍全球,英國東印度公司甚至願把存款交給怡和行保管。

四是錙銖必較。伍秉鑒為人慷慨,但對該是自己的東西一定是斤斤計較。他曾從存在英國公司裡的一百多萬銀元期票中,算出九百多銀元利息,與英商兌付數目分毫不差。 這讓英商非常震驚。

五是熱衷慈善。道光十五年(1835年),應美國傳教士伯駕之邀,伍秉鑒在廣州投資創辦了一所眼科醫院,免費對當地百姓開放。老百姓不相信西醫,沒人來看病。後來,有個長期患青光眼的婦女抱著試試的態度來看病,結果病痛減輕。此後,來看病的患者越來越多,這所醫院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伯駕在這裡工作了二十年,為許多中國人治好了眼病,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林則徐。

(二)強強聯合

怡和行蒸蒸日上的同時,另一家洋貨行——廣利行也在崛起。在十三行裡,兩家旗鼓相當,又都主營茶葉出口。然而,兩家洋貨行非但沒有火並,反倒是一起坐上了行商領袖的寶座,這是為什麽呢?

原來,伍秉鑒把侄女嫁給了廣利行老闆盧觀恆的兒子盧文錦。通過聯姻,伍秉鑒團結了行商裡的強者,實現了雙贏。19世紀前期,不少行商因為資金周轉不靈、商欠積壓而破產。伍秉鑒和盧觀恆也遇到了類似的困難,但他們都挺了過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強強聯合,抱團取暖,相互幫襯,共度難關。兩家只要聯手,就能操控廣州茶葉市場的價格行情,確保收益穩定。

(三)投資海外

道光九年(1829年),17歲的美國打工仔約翰;穆瑞;富比士首次隨商船來到廣州,在怡和行當學徒工。伍秉鑒很欣賞這個機智乖巧的美國小男孩,不久就收他為乾兒子。八年後,25歲的富比士打算回國發展。臨行前,伍秉鑒交給他一張五十萬銀元的銀票,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這八年我把你收為乾兒子,一文錢薪水也沒給,現在全都給你。也許你覺得太多了,其實,多出來的那部分就算是我對你的投資吧。希望你能把它用在最有發展前途的事業上。”

富比士原本是個窮小子,卻得來這筆意外之財,又興奮又感動。然而,他沒把這筆錢用在吃喝玩樂上,也沒有存在銀行,而是打算投資實業,錢生錢。投資哪行比較靠譜呢?

當時,美國正在進行“西進運動”,很多白人到西部淘金蓋房,而當地還很荒涼,連路都沒有。大家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尤其是修鐵路。因此,投資鐵路事業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於是,富比士就把這個想法寫信告訴了大洋彼岸的乾爸爸伍秉鑒,得到了他的首肯。接著,這五十萬銀元就成了富比士投資美國鐵路的啟動資金。密歇根中央鐵路和密蘇裡河鐵路等重要鐵路乾線,都是富比士投資興建的。美國一個歷史學家對富比士給予了高度評價,說“富比士與美國鐵路的關係,就像華盛頓與美國的關係”。當時,凡是買鐵路股票的人都發了財。“鐵路熱”造就了許多富翁,也引領了美國經濟的起飛。

伍秉鑒不僅在美國的鐵路投資中收益巨大,還資助富比士在中國成立了旗昌洋行。這是19世紀東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美國代理商行。有怡和行的長期擔保,旗昌洋行迅速壯大,很快就擠垮了其他美國公司,壟斷了美國對華貿易。

伍秉鑒在海外投資並非心血來潮,總體看有兩個特點:

一是分散投資。大家都知道,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有風險的。伍秉鑒也深知這一點,他在美國買股票賺差價,為外商放貸賺利息,賺來的錢不光投在鐵路事業上,還涉足采礦、電報、鋼鐵、石油,以及房地產、保險業等,享受到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紅利。他在美國的投資收益像滾雪球一樣,每年多達二十萬兩銀子。

二是價值投資。旗昌洋行是伍秉鑒眼中的優質資產,他一直堅持對這家洋行投資,但條件是投資的利息要支付給伍家後裔。到光緒十七年(1891年)旗昌洋行破產前,伍家先後投資一百萬美元,每年的利息所得超過四萬美元,成為伍秉鑒留給子孫的豐厚遺產。

四、那些年他落寞謝幕

伍秉鑒的生意,看起來做得風生水起,卻在19世紀40年代突然倒掉,輸得一敗塗地。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我把伍秉鑒及其怡和行走向衰落的原因,概括為三個方面。

(一)兩頭受氣

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欽差大臣林則徐駕臨廣州,主要任務是奉旨禁煙。很快,他就傳諭外商:限期貨出鴉片,而後簽署具結,保證今後不再夾帶鴉片入境,否則“貨即沒官,人即正法”。當然,林則徐的話要由行商去轉告洋人。此時十三行的“總商”,相當於行業公會領袖,就是伍秉鑒。

眼下的伍秉鑒,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別看長得很瘦,有點像大 煙鬼,但他根本不涉足鴉片貿易這種肮髒的生意。可是,朝廷規定外商到廣州做生意,必須由行商做擔保。怡和行作保的外商,肯定有夾帶鴉片上岸貿易的,所以伍秉鑒反倒背了個監管不力的罪名,沒少被林則徐訓斥。而當他來到英國商館,把林則徐收繳鴉片的命令轉告給英美商人時,又招來一片噓聲。限期到了,外商大多置若罔聞,根本不交鴉片。伍秉鑒被夾在林則徐和外商之間,兩頭受氣。

伍秉鑒斡旋失敗,被投入監獄。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丟盡了臉面。更關鍵的是,林則徐把他晾在一邊,不再重用,而且派兵包圍商館,迫使外商就范。英美商人被迫交出了鴉片存貨。這年夏天,林則徐在虎門海灘主持了著名的虎門銷煙。

伍秉鑒目睹了這一切,他最擔心的不是面子問題,而是怡和行的前途。禁煙運動實際上惡化了中英貿易關係。幾個月後,道光皇帝一聲令下,關閉了中西貿易,怡和行的生意一下子就中斷了,很多貨款還沒結清,一些貨物積壓在倉庫,賣不出去。怡和行吃了大虧。

(二)戰火衝擊

更糟糕的是戰爭對怡和行的衝擊。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第二年,英軍兵臨廣州城下,佔領城外制高點,把炮口瞄準了廣州城。清軍已無還手之力,只能派人求和。官府推出的求和使臣,就是伍秉鑒。這是怡和行成立以來最失敗的一樁“生意”。沒有談判的本錢,我們只能任人宰割。最終,雙方簽署《廣州和約》,清軍退出廣州城,繳納六百萬銀元賠款,換取英軍不進廣州城的承諾。伍秉鑒不僅被攤派了其中的一百一十萬銀元,而且背上了漢奸的罵名。

又過了一年,清朝徹底戰敗,被迫簽署了《南京條約》。其中規定的兩千一百萬銀元的賠款,並不是由朝廷出錢,而是官府想方設法路邊攤派給商人。怡和行又被強行攤派了一百萬銀元。

在這場戰爭中,怡和行毀於戰火的貨物價值七八十萬銀元。 加上前面兩筆攤派,怡和行的直接損失共計三百萬銀元。商行雖然不至於傷筋動骨,但這次處理確實很失敗。伍秉鑒只能以“賠財消災” 聊以自慰。他甚至打算背井離鄉,移居美國。

(三)制度巨變

最讓伍秉鑒頭疼的,不是銀子的問題,而是《南京條約》的兩個商業條款:

一是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

二是條約第五款規定,“凡有英商等赴各國貿易者,無論與何商交易,均聽其便”。

乾隆中葉以來,清廷奉行閉關政策,只允許廣州一口對外通商,使怡和行具備了地域優勢。康熙以來實行的行商制度,特別是怡和行處於十三行之首的特殊地位,使伍秉鑒得以持久、穩定地賺取中西貿易的巨額利潤。然而,五口通商和自由貿易,使中西貿易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怡和行的好日子就這樣到了頭,壟斷戛然而止。這才是伍秉鑒最痛心疾首的事。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也就是《南京條約》簽署的第二年,伍秉鑒病死了,享年74歲。十三年後,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國軍艦的炮火摧毀了珠江沿岸的各家洋貨行,怡和行的輝煌戛然而止。

這三方面歸結起來,就是特殊制度、特殊時代造就了這樣一個貌似“世界首富”的怪胎。清王朝的閉關政策營造了怡和行的貿易壟斷地位;中國長期處於順差的中西貿易格局,成全了怡和行持續賺錢的好日子。當經濟環境、制度環境發生巨變之後,競爭者增多,壟斷地位不複存在,這樣的商業組織便表現出強烈的不適應,從而被淘汰出局。歷史再次證明,一個成熟的現代企業,必須要具備適應市場變化的資源和能力,而不能隻依賴行業壟斷和政策保護。顯然,伍秉鑒的怡和行還差得很遠。

伍秉鑒“世界首富”的輝煌雖然已成歷史,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特殊的商人,有世界眼光,有經營思維,有商業成就。他留給後人的生意經,將一直成為許多商人起家和興業的財富指南。

摘自唐博《清案探秘 百姓故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