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育的意義在於喚醒智慧,培養自由而完整的人

01

傳統教育帶來的心靈遲滯

如果一個人環遊世界,他將注意到,不論在印度、美洲、歐洲或是澳洲,人的本性是多麽地相似。在學院、大學裡,情形尤其如此。我們好像在用模型製造一種人的典型——以尋求安全感、成為重要人物,或盡可能少思考而過著舒服的日子,為其主要關心的目標

傳統的教育,使獨立思考變得極端困難。附和隨從導致了平庸。如果我們崇尚成功,那麽要異於眾人,或是反抗環境便非易事,而且可能是危險的。想要成功的動力——追求物質或所謂精神上的報償,尋求內在或外在的安全感、尋求享樂的欲望——這整個過程都阻礙了“不滿之情”,遏止了自發創造,滋生了恐懼,而恐懼,則阻礙了我們對生活加以明智地了解。隨著年齡的增加,心靈便冷漠遲滯了。

當我們尋求舒適時,通常會在生活裡找出一處最沒有衝突的安靜角落,於是,我們便懼於跨出這塊隱蔽的地方。這種對生活、對奮鬥、對新經驗的恐懼,扼殺了我們心中的冒險精神。我們一切的環境教養與教育都促使我們不要異於他人,惟恐自己的思想與社會上的模式相左,使我們對權威和傳統給予錯誤的尊敬

但什麽是生活的意義?我們為何生存,為何奮鬥?如果我們受教育僅是為了出名,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變得更能支配他人,那麽,我們的生活將是膚淺而空洞的。如果我們受教育只是為了成為科學家,成為死守書本的學者,或成為沉迷於某種知識的專家,那麽,我們將助長世界上的毀滅與不幸。

02

教育的任務在於培養完整的人

無知的人並不是沒有學問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當一個有學問的人依賴書本、知識和權威,借著它們以獲取了解,那麽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認識而來,而自我認識,乃是一個人明白他自己的整個心理過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自我了解,因為整個生活匯聚於我們每個人的身心

目前我們所謂的教育,只是由書本聚集見聞、知識,這是任何懂得閱讀的人都辦得到的。這種教育提供了一條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樣,它無可避免地製造出有增無減的苦難。這些衝突和混亂,是由於我們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間差錯的關係而產生,除非我們了解這些關係而改變它們,否則,僅僅知識的學習和堆砌,各種技能的獲取,都只會將我們導向更深的混亂和毀滅。

人的生活,絕對不能附和於某種學說,不能強行納置於框架之中——不論這框架構想得多麽高貴。因為一顆僅僅被訓練來接受知識的心,無法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與奧妙,以及生活中的深淵與峻嶺。當我們依照一套思想學說,或依照某種特定的規律,來訓練我們的子女:我們教他們限制在種種不同的領域內思考,便是阻止他們發展成為完整的男女,使他們沒有能力做明智的思考——也就是把生活當做一個整體來面對。

因此,教育並非只是獲取知識,聚集事實,將之編集匯合;教育是把生活當作一個整體而明白其中的意義。教育的功用在於培養完整的人,具有智慧的人,而智慧是對於根本事物、現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所謂教育,便是在自己以及別人身上喚醒這項能力。

03

教育是了解孩子的原本如是,

而非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孩子

正確的教育,在於了解真實的兒童(the child as he is)而不將我們認為的他“應該如何”加諸他的身上將他圍困於“理論”的框架裡,是鼓勵他的順從附和。如此會滋生恐懼,在兒童的心中產生了“他的真面目”和“他應該具有的面目”之間的不斷衝突;而一切內心衝突,都會向外表露於社會。理論,是我們了解孩子,以及孩子自我了解的實際障礙。

一個真正希望了解孩子的父母,並不通過某種理想的幕布去看孩子。假如他愛孩子,他便會觀察孩子,研究孩子的傾向、性情和他的特性。惟有當一個人不愛孩子的時候,才會把某種理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因為如此一來,由於要求孩子成為這樣的一種人或是那樣的一種人,一個人的野心便借著孩子而獲得實現。如果一個人愛的不是理論,而是孩子,這時才有幫助孩子了解他真正自己的可能。

譬如說,如果一個孩子撒謊,那麽把“誠實”的理論擺在他的面前又有何用呢?我們必須找出他為何撒謊的原因。要幫助孩子,我們必須花費時間去研究他,觀察他——這就需要耐心、愛與關懷。然而,一旦我們沒有愛,沒有了解,那麽,便會把孩子強迫納入我們稱之為理想的某種行為模式中。

理論是一種方便的逃避方式,遵循理論的教師無法了解他的學生,無法明智地處理他們的問題。對這種教師來說,未來的理論,“應該如何”是比眼前的孩子更為重要。理論的追求,排斥了愛,而缺乏了愛,任何有關人的問題,都無法獲得解決。

正確的教師不會依賴某種教育方法,他會對每一個個別的學生加以研究。我們與孩子、少年的關係,處理的並非是那種可以迅速加以修補的機械,而是易受影響、變幻不定、敏感的、恐懼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要處理他們的問題,我們必須具有深入的了解力,以及忍耐與愛的力量。缺乏這些東西時,我們便求助於迅速而簡易的補救方法,希望由此獲得神奇而必然的效果。如果我們沒有覺察力,如果我們的態度和行動都是機械化的,便會在使人為難,且無法以機械式的回答來解決的問題之前退縮,而這就是我們教育上的一項主要問題。

如果我們想要幫助孩子,使他們從自我的種種存在方式——它們引起太多的痛苦——中解脫的話,那麽我們每一個人便要開始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與他之間的關係。父母和教育者,借著他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幫助孩子自由,使他如花一般地綻放於愛與善良之中

04

教育植根於愛,而非紀律與權威

為了政治上和工業上的理由,紀律成了目前社會結構的重要因素,而由於我們想獲取心理安全的這種欲望,我們便接受了各種形式的紀律,且加以實行。紀律保證可以帶來某種結果,但紀律的危險之一,是制度變得比制度下的人來得更重要。

紀律是控制孩子的一種簡易方法,然而,紀律並不能幫助他了解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以強製為手段的教育既無法幫助我們了解孩子,也無法建造一種沒有分離和仇恨的正確社會環境。正確的教育,依賴於對孩子的愛。

正確教育,意指自由與智慧的培養,然而,如果存在了任何形式的強製行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恐懼,則這項培育為不可能的事。

我們年輕時,不論是在家中或學校裡,恐懼便滲入大部分人的心中。父母或教師都沒有耐心、時間或智慧,去驅散我們童年時本能上的恐懼——當我們成年時,這種本能上的恐懼便支配了我們的行為和判斷,製造出許多問題。正確的教育,必須考慮到這項恐懼的問題,因為恐懼扭曲了我們對生活的整個看法。解除恐懼,是智慧的開端,只有正確的教育才能使人解脫恐懼的束縛而享有自由——只有在自由之中,深刻而富有創造性的智慧才能存在。

正確的教育,鼓勵孩子對他人尊重體諒,而無需任何的誘餌或威嚇。如果我們不再汲汲求取即時可得的成效,我們會發現:教育者和孩子皆可從恐懼懲罰和渴望獎賞,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強製行為中解脫。然而,如果在人與人關係中有權威存在,則強製的行為將無法終止。

05

正確的教育來自我們對自身的改造

對於真正關懷教育的父母和教師,其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培育一個完整的個人,要做到這件事,顯然教育者本身必須是個完整的人。所以,正確的教育至為重要,不僅是對於年輕人,對於年長的一代也一樣——如果他們樂意學習,而不僵固於行為軌道中。我們本身的問題比傳統上所說的應該如何教導孩子更重要,如果我們愛孩子,我們將會留意,使他們受教於正確的教育者。

孩子是“過去”和“現在”兩者的產物,因此他已經受到了限制。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環境背景傳遞給他,就會使他和我們的限制永遠延續下去。惟有了解我們自己的限制,而且由此解脫,我們才會有根本的改變。倘若我們自己仍在限制之中,卻討論著什麽才是正確的教育,這是毫無益處的。

要了解一個孩子,我們必須在他遊戲時觀察他,在他種種不同的情緒下研究他。我們不能將自己的偏見、希望和恐懼投射到他的身上,或是塑造他,使他適合我們欲望中的類型。如果我們不斷地以自己的喜好與厭惡來判斷孩子,必然會在我們與孩子的關係中,或孩子與世界的關係中,製造出種種的藩籬與障礙。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希望以一種使自己的虛榮或個人的特殊反應獲得滿足的方式,去塑造孩子。我們在具有排斥性的佔有欲與支配欲中,獲得了種種慰藉與滿足。

了解這項艱澀而複雜的支配欲非常重要,支配欲有許多微妙的方式,而且它根深蒂固地自以為是。在無意識中,那種隱含有支配欲的想幫助他人的意圖,是很難被了解的。有了佔有欲,愛能存在嗎?那些我們想加以控制的人和我們之間會有心靈的溝通嗎?支配欲,是利用他人以達到自我的滿足,而一旦我們利用他人,便沒有了愛。

有了愛,便有了尊敬,不僅是尊重孩子,而且是尊重每一個人。除非我們深深地有感於這個問題,不然我們將永遠尋不出正確的教育方式。僅僅技術上的訓練必會造成殘酷無情,而為了教育孩子,我們必須對生活的整體運行有所感覺。我們所思、所為、所言,關係至為重大,因為它們造成了一種環境,而環境不是幫助了孩子,便是阻礙了孩子。

因此,對這個問題至感關切的人必須著手於了解自己,才有助於社會的改造;我們要把建設新的教育當作切身的責任。如果我們愛孩子,難道不會找出一條終止戰爭的途徑嗎?然而,如果我們僅僅使用“愛”這個字眼,而缺乏“愛”的實質,那麽這整個人類悲慘處境的複雜問題將繼續存在。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在於我們自身。我們必須著手於了解自己與他人、與大自然、觀念、事物的種種關係,因為欠缺了這種了解,便沒有希望,沒有方法足以走出衝突與痛苦之境。撫育孩子,需要明智的觀察和留意,專家以及他們的知識永遠無法取代父母的愛

正確的教育來自我們自身的改造。我們必須再教育自己,不要為任何主義——不論這主義是多麽富有正義,也不要為任何意識形態——不論它對於世界的未來幸福多麽富有希望,而互相殘殺。我們必須學習憐憫、同情、知足,尋求那至高無上的真實。因為,惟有如此,人類才能獲得真正的拯救。

文章摘自:《一生的學習》,克裡希那穆提 著,張南星 譯

薦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