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余華在《朗讀者》:離開故鄉成就了我

上周末央視《朗讀者》節目第二季收官,最後一期的主題是“故鄉”,余華帶著他的《在細雨中呼喊》站上了舞台。

好多人看完了節目說,跟看書時候想象的余華老師不一樣,也跟書封上那個嚴肅的余華不一樣。在節目裡他很健談很愛笑,說起小時候被父親治病的經歷,也讓全場觀眾忍俊不禁。最重要的是,余華老師顯得很年輕!

▲ 余華在《朗讀者》

開場時,主持人董卿用了一個簡單而頗有意味的句子來介紹余華:“他與故鄉之間是互相成就的關係,就像魯迅和魯鎮,馬爾克斯和馬孔多小鎮一樣。”互相成就,代表著彼此給予,代表著有去有回,故鄉給余華帶來成長的原始助力,而余華通過寫作也反哺給故鄉獨一無二的悠遠情愫和人文蘊涵。

余華說,故鄉是讓他最有安全感的地方,所以一旦決定要開始寫作,他就會回到故鄉去。但故鄉同樣是個神奇的地方,很多時候,人只有離開故鄉,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所在,才能從嶄新視角裡看到命運轉折的可能性。

“借著火光,我看到了那座通往南門的木橋,過去殘留的記憶讓我欣喜地感到,我已經回到了南門。我在雨中奔跑過去,一股熱浪向我席卷而來,雜亂的人聲也撲了過來。我接近村莊的時候,那片火光已經鋪在地上燃燒,雨開始小下來。我是在叫叫嚷嚷的聲音裡,走進了南門的村莊。”

余華的聲音並不顯得多麽深沉厚重,他站在台上端起書來,仿佛回憶起一件歷歷在目的往事一般,向人們娓娓地講述著。故鄉於他,是海鹽南門,更是穿過“叫叫嚷嚷的聲音”,最後回歸本真的地方。書寫故鄉的文字,更是貫穿他多部作品始終。

▲ 余華在《朗讀者》

土地是身體的故鄉

想到要為余華筆下的“故鄉”釋義,這句話首先跳入腦海之中。故鄉到底是一個多大的範圍,一條街,一個鎮,還是一座城?如果抽象一點來說,一個人生長過程中所倚仗的這片土地,就是他絕對無法割捨的故鄉。

土地是立身之本,更是能量之源,它哺育著人,同時也檢驗著人——如果沒有生存的決心和毅力,土地斷然不會無端施捨出任何機會。

一直很喜歡張楚《螞蟻螞蟻》裡的歌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五穀是花生紅棗眼淚和小米。”面朝黃土背朝天,活著,本來就是一件最簡單,又最艱難的事情。

《活著》裡的福貴,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度過一生,從黑發變白發,一個個把自己的親人安頓進墳墓裡去,垂垂老矣,陪伴他的只有田間那一頭不知人間疾苦的老牛而已。

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是生存的本質需求,也是奮鬥的最終夢想。天崩地裂過,雨打風吹過,踏實播到地裡的種子還是可以破土長出,結出珍貴的果實。這樣來看,福貴是可悲的,幸福與歡愉都是那樣短暫易逝不可挽回;可他同時又是可貴的,“活著”的意志是他堅持到最後的精神財富,他的軀體、他喉嚨裡吊著的一口氣,永遠地皈依了土地——這片寬廣而遼闊的故鄉。

▲ 余華在《朗讀者》

情感是心靈的故鄉

再進一步,就從人類的物質需求談到了精神需求。余華在《兄弟》裡構建了一個太過光怪陸離的世界,人的行動軌跡仿佛不受控制般,扭曲成出離常理的樣子。不管是李光頭聲名鵲起之後浪蕩不羈的放肆,還是宋鋼懦弱一生低到塵土裡的卑微,都被余華張力十足的文字誇張到了更為荒誕不經的地步。

兄弟二人從相攜陪伴到反目成仇,再到生分疏離最終陰陽兩隔,其中種種波瀾不必贅述,總歸是笑中帶淚各有傷痕。

“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們還是兄弟;就是生離死別了,我們還是兄弟。”

書封上這兩句話卻顯得格外溫情動人。我想余華還是一個由衷向往著這種溫情的人,他讓故事裡的人為愛恨糾纏,為生死角鬥,卻還是為他們安排了內心深處無法割斷的情感羈絆,畢竟,一個人無論怎樣漂泊在外,總渴望心靈能有一隅安頓。慰藉自己也好,感動他人也罷,這份真情可能傷痕累累,但它柔軟而堅韌,兀自在歲月長河裡綿延著。

▲ 余華在《朗讀者》

記憶是文字的故鄉

《在細雨中呼喊》是余華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寫作手法相對多變的一部作品,這樣時空交錯、大量運用倒敘插敘手法的情況在他的作品中並不多見。

“我想,這應該是一本關於記憶的書。它的結構來自於對時間的感受,確切地說是對已知時間的感受,也就是記憶中的時間。這本書試圖表達人們在面對過去時,比面對未來更有信心。因為未來充滿了冒險,充滿了不可戰勝的神秘,只有當這些結束以後,驚奇和恐懼也就轉化成了幽默和甜蜜。這就是人們為什麽如此熱愛回憶的理由,如同流動的河水,在不同民族的不同語言裡永久和寬廣地蕩漾著,支撐著我們的生活和閱讀。”

可以說,這本書的特色也正在於此,它是一本“記憶之書”。余華在《細雨》中所構建的世界,本身就是其故鄉記憶的投射,而這樣關於記憶的書寫,又成為了“支撐生活和閱讀”的力量。記憶是文字的故鄉,思想的魅力由此而誕生,情懷的溫度也由此而清晰可感。

在《細雨》中,我們讀余華的故鄉,讀余華的記憶,讀余華的童年,又何嘗不是寄寓著我們自己的故鄉、記憶和童年呢?

▲ 余華在《朗讀者》

余華與故鄉的互相成就

對余華來說,他自小在浙江海鹽生活,那個南方小縣城裡曾發生的故事給他幾十年的文學創作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小的快樂可以生長為大的溫情,小的羈絆可以演化成大的衝突,隨之而來的,則是文字中鮮活而激烈的表達。

在《朗讀者》節目中,他與董卿對談,也講到了這一段童年軼事:

“不知為何我經常在午飯前讓父親生氣,當我看到他舉起拳頭時,立刻奪門而逃,跑到了我的麥田。躺在麥子之上,忍受著饑餓去想象那些美味無比的包子和餃子。那些咬一口就會流出肉汁的包子和餃子,它們就是我身旁的麥子做成的。”

余華曾為這樣的文字起過一個頗有些惆悵的標題:“故鄉還能回得去,但童年終究是離去了。”

童年的驚悸回憶與物欲渴望,幾十年後在余華筆下得以再現,以這樣直白的鋪敘或者小說裡隱晦的暗示,重構成故鄉饋贈於他的氣質性情。

不管是《活著》《兄弟》還是《在細雨中呼喊》,故事人物的生存環境或生活背景總與余華的故鄉有著絲絲縷縷的關聯,煙火氣自文字中嫋嫋升起,千人千面的角色群像也各有其生動悲歡。可以說,這是故鄉的精神贈予,永不可原版複製的童年牽絆也能被筆鋒打磨成閃光的詞句,重新煥發生機。

▲ 余華在《朗讀者》

世界之大,讓每個人身負一路仆仆風塵,又兜兜轉轉不斷觸碰著愛與痛的烙痕。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小人物的波瀾壯闊,組合成那些生命難以承受之重,凝聚在余華筆下,則成為一個又一個五味交織、驚心動魄的人間故事。

關於生,關於死,關於苦難,關於人生,他可以冷峻,也可以溫情,戲謔之外多有赤誠,殘酷背後仍留暖意。他遊走在真實與荒誕之間,向世人暴露真實中令人怎舌的荒誕,又譬喻著荒誕中有棱有角的真實——此心安處是吾鄉,他在寫作中回歸靈魂故裡,而我們也在閱讀中追尋著往昔的感懷。

小新的每日贈書

● 你與故鄉是怎樣的呢

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綜合留言品質和熱度選出1位書友,贈送新經典好書一本。

版權說明:

本文版權歸新經典公司所有

圖片來自網絡/本期編輯:十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