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康復醫務人員捐出首批特免血漿:如果真有用,讓我們再捐一次也可以

【版權聲明】本文由企鵝號作者北青深一度創作,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屬平台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記者/郭慧敏 屈暢 戴幼卿 實習記者/李一鳴 龍天音

編輯/計巍 宋建華

2月13日,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的劉宇靜從副院長那裡得知,自己和本院另外18名康復醫護人員的獻血“全部有抗體,分離出來的血漿大部分用於救助江夏區的重症患者,部分支援金銀潭醫院”。雖然還不清楚血漿治療的最終效果,劉宇靜還是為這一份“希望”感到開心。

同一天,國藥中國生物(以下稱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采集工作,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並對兩名危重患者進行了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治療的危重病人已超過10人。

2月14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表示,金銀潭醫院已有4名患者接受了康復病人的血漿治療,短期內看到向好跡象,生命體征逐漸穩定,精神狀況得到改善,“目前主要還是用於重症患者、極其危重的患者,他們的臨床應用效果不敢肯定。”

截至目前,特免血漿治療方法仍面臨許多挑戰。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黃波在接受深一度採訪時表示,如何篩選中和性抗體含量高的痊愈患者血漿,仍有待研究。資深疫苗專家陶黎納也在採訪中指出,目前新冠特免血漿來源於康復者,但產品化的特免血漿如何保證產量是一大問題。

江夏區中醫醫院護士長徐萍在得知自己捐獻的血漿可以用於臨床的消息後,有了一個新的念頭。本月底,她將前往江夏區方艙醫院參與新冠病人的安撫和陪伴工作。在那裡,徐萍希望能夠讓更多患者了解特免血漿治療手段,參與血漿捐獻,因為“他們都是很有希望治愈的”。

首批血漿捐贈者為康復後的醫務人員

徐萍是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的一名護士長,也是特免血漿的第一批捐獻者。

1月20日,徐萍在上班時覺得有些頭暈,隨後在CT檢查中發現肺部感染,並被安排在本院進行住院治療。在江夏區中醫醫院設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前,有四十餘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醫院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感染途徑很難完全確定”,在醫院從事行政工作的劉宇靜也是其中的感染者之一。

“具體怎麽感染的到現在我也不清楚。”1月16日,劉宇靜感覺體溫不正常去拍了CT,發現肺部有陰影,一星期之後,她進行了核酸檢測,確診新冠肺炎。

徐萍回憶,自己在住院治療期間服用並注射過抗病毒及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包括頭孢曲松、白蛋白、莫西沙星等,同時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劉宇靜則“第一天就熬了中藥,之後沒斷過”,另外服用了奧司他韋等西藥,並注射消炎藥,症狀減輕之後采取了霧化等治療方式。

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劉宇靜認為最終能夠康復得益於自身調理,“得多吃飯,保持好心情,讓身體和心態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通過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調節,能夠殺滅病毒,從而得到修複。1月28日,徐萍康復出院,6天之後,劉宇靜也治愈出院。

住院治療期間,為“鼓舞士氣”,江夏區中醫醫院院長熊侃給所有患病住院的醫護人員建了一個微信群。2月4日,群裡傳來一條特別的消息:現在有很多重症患者,他們唯一的希望是輸入康復者攜帶抗體的血漿,因此倡議康復者捐獻血漿。

“之前從來沒有了解過血漿治療。”徐萍說。很快,同事在群裡發了一張新聞截圖,報導中稱非典時期也採用過血漿治療的方法。相比動員普通患者回來捐獻血漿,徐萍覺得自己更適合做首批捐獻者。

據劉宇靜了解,中醫醫院是首個進行血漿采集的醫院,血漿捐獻計劃是院方跟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溝通後確定的。“院長說治療效果還不確定,但我覺得既然有希望救人就捐吧。”劉宇靜說,“如果真的有用,讓我們再捐一次也可以。”

2月5日,包括徐萍、劉宇靜在內的第一批醫護人員從家中來到醫院捐獻血漿。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業務院長劉本德對捐獻血漿的醫護人員表示,采血主要是為了提取抗體,用於實驗,以驗證是否有療效。

每名捐獻者的血漿采集需經過三十分鐘,血量標準為女性300毫升,男性400毫升,“但兩位男同事都選擇捐獻了550毫升,每位同事都希望能夠多捐一點。”徐萍說。

2月13日,劉宇靜在微信群中詢問捐獻血漿的結果,副院長回復:“全部有抗體,分離出來的血漿大部分用於救助江夏區的重症患者,部分支援金銀潭醫院。”同日,徐萍在新聞報導看到“中醫醫院19個人的血漿將用於危重病人的救治”,她覺得很欣慰,“捐獻的血漿只要能幫助到患者,我們就很開心。”

想能讓更多人了解特免血漿治療

2月14日,徐萍報名支援江夏區方艙醫院,本月底,她將前往那裡參與新冠病人的安撫工作。由於新冠肺炎存在從輕症到重症的變化過程,有些患者會產生恐懼情緒,需要有治愈經歷的醫護人員進行陪伴與分享,告訴他們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在那裡,徐萍希望能夠讓更多患者了解特免血漿治療手段,參與血漿捐獻,因為“他們都是很有希望治愈的”。

在“特免血漿用於臨床治療”消息發布的當天,中國生物聯合武漢血液中心發布了康復者血漿捐獻倡議書。

除武漢以外,廣東、山西、江蘇等地的捐獻點也先後迎來捐獻血漿的康復者。

據澎湃新聞報導,上海14日出院的28名新冠肺炎康復者中,有6人有捐獻意願,且已經有一例患者正在準備接受血漿治療,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盧洪洲稱,已經制定好詳細方案,人員配備和儀器配備也已經到位。同日,江蘇第一例血漿抗體治療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功實施。

中國生物組建的專項科研突破團隊總指揮楊曉明2月15日對媒體表示,康復者血漿療法不針對所有新冠患者,“主要針對重型和危重型”。目前危重病人人數多且死亡率高,而康復病人超過6000名,遠遠大於危重病人。

在深一度的採訪中,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采集點的工作人員表示,從13日晚開始,采集點電話不斷響起,“具體接了多少數不清了,至少有四五十個。”

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總經理段凱在採訪中稱,截至15日,已經接到280多個記名電話,有明確捐獻意願的有20多個,3位捐獻者已完成采集。

武漢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血漿采集對捐獻者有一定要求,要滿足年齡在18至60周歲,確診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出院後目前身體狀況較好,沒有其他不適。一次捐獻的血漿量在200毫升到400毫升之間,“血液中55%是血漿,45%是血細胞,血漿捐獻後,血細胞還會返還到捐獻者體內,補充一些溫水後,很快血液就能恢復,不會對捐獻者有副作用。”一次采集時間約為20至30分鐘,間隔14天后可再次捐獻。

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此前採訪中表示,希望捐獻血漿的行動能夠持續下去。與此同時,他也強調血漿治療方法存在一定風險,由於輸入的是別人的血漿,裡面可能含有過敏或其他一些不確定因素,“但是在一個救命的環境下,對於重症病人救治來說,這是一個必要選擇,風險遠遠小於它的獲益。”

特免血漿治療仍有難題待解

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黃波在接受深一度採訪時稱,患有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之所以康復,不是靠打針吃藥實現的,而是機體的免疫系統被激活,病毒才得以清除。“我們免疫系統中最強大的一種武器,就是激活了B細胞,從而產生抗體。”

黃波介紹,特免血漿的醫學原理即康復患者體內會有抗體生成,其是由機體B細胞激活後所產生並釋放到細胞外,進而進入血液中,故抗體存在於血液中。把含有抗體的血漿給患者輸入,則可以利用康復者血漿裡的抗體去對抗患者身體裡的病毒。

關於抗體發揮作用的具體過程,黃波稱,病毒只有在進入細胞之後才具有生命力,而抗體跟病毒結合之後能夠阻止其進入細胞,在此情況之下,病毒經過一段時間就能自行降解衰敗。“不同的康復患者血漿中抗體含量不一致,有的高有的低,因此需要去篩選,利用抗體含量高的血漿去治療效果會好。”

在黃波看來,血漿治療仍面臨一定的挑戰。抗體包括中和性抗體(當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時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和非中和性抗體,在利用康復者血漿中的抗體來對抗病魔時,兩者都能發揮作用,但在對抗機制上有一定區別。“非中和性抗體種類多於中和性抗體,在治療過程中,篩選中和性抗體含量高的痊愈患者血漿,仍然是相關研究中的一大挑戰。”

資深疫苗專家陶黎納在接受深一度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特免血漿的另一待解難題就是產量。目前,新冠特免來源於康復者,但產品化的特免不可能來源於康復者,因為這種來源並不穩定,且不能重複采集。加之每個康復者體內的抗體濃度不同,提煉後得到的新冠特免抗體濃度也可能無法準確定量。

“用多了會浪費寶貴的血漿,用少了可能會更糟糕。”陶黎納稱,在“非典”康復者血漿抑製SARS病毒的研究中,曾發現存在“ADE效應”,即抗體反而增強感染的效應。特異性抗體能夠與病毒結合使其失去粘附能力,阻止病毒感染人體。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抗體與病毒結合後反而能幫助病毒進入細胞,提高病毒感染力。

“ADE通常發生在抗體濃度較低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如果給患者治病的特免劑量不夠,存在反而加重病情的可能。”陶黎納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徐萍、劉宇靜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