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妃子年老有子可以出宮就養,乾隆為何將康熙的遺詔推翻?

作者:金滿樓

話說雍正十三年(1735年)底、也就是乾隆即位之初,莊親王允祿及果親王允禮請求將兩人母親密太妃王氏及勤太妃陳氏接出宮與自己一起居住。

孰料,乾隆收到奏請後卻發布了一個諭旨,其中稱:

“九月間,莊親王、果親王曾奏請各迎養母妃於邸第,朕以為兩位太妃向在寧壽宮居住,朕正當仰承皇考先志,祗敬奉養。

在二王之意,必以寧壽宮為太后應居之宮,故有是請,朕聞奏心甚不安,及奏聞太后,亦以為必不可行,是以未允。

今再四思維,人子事親,晨昏定省,誠欲各遂其願,若不允其迎養之請,則無以展二王之孝思。若允二王之請,迎養太妃於府第,則朕缺於奉養,此心實為歉然。

自今以後,每年之中,歲時伏臘,令節壽辰,二王及各王貝勒可各迎太妃太嬪於府第。計一年之內,晨夕承歡者,可得數月,其余仍在宮中。

如此,則王等孝養之心與朕敬奉之意,庶可兩全。向後和親王分府時,亦照此禮行。”

按一般人的想法,在上一任皇帝駕崩後,新任皇帝的嫡母或生母即升為皇太后(如果還健在的話),其他妃子也就升為太妃,這上一代的妃子們,通常移往寧壽宮養老。

當然,說是養老,其實形同冷居,畢竟這些太妃們年齡大小不等,年紀大的可能有五六十甚至更老,而新采的妃子雖然升級為太妃,年紀卻可能只有二三十甚至二十不到也有。

也正是意識到這個問題,康熙皇帝在駕崩前即留下一道遺旨,專門就此問題作出安排。

雍正繼位後,即在康熙所遺朱批諭旨中發現“料理宮闈家務事宜一紙”,其中諭令“有子之妃嬪,年老者各隨其子歸養府邸,年少者暫留宮中。”

之後,雍正“謹遵聖諭,遣人詢問諸位母妃,鹹願隨子歸邸。”

雍正元年(1723年)七月初三日,領侍衛大臣馬爾賽等人在遵旨辦理各親王之母回家居住事由折內奏稱:

本年“四月十四日,恆親王(祺琪)、廉親王(胤禩)、淳親王(胤祐)、履郡王(胤裪)等面奉諭旨:‘爾等母親們都已年邁,先前父皇也在兩處寫有朱筆諭旨。見今你們將妃母各自迎接回家,也可得以問安侍奉,盡爾孝心。爾等將房屋修繕後,於五月末、六月初選擇吉日,具奏後迎回’。欽此。欽遵。”

由此可以看出,至遲在雍正元年七月前,康熙妃嬪中年老有子者均已被接出深宮,前往其兒子府邸養老。

其中,五阿哥胤琪、九阿哥胤禟之母宜妃郭絡羅氏就養於胤琪之府,成妃戴佳氏就養於七阿哥胤祐之府,定妃萬琉哈氏就養於十二阿哥胤裪之府。

此外,三阿哥胤祉之母榮妃馬佳氏雖然未曾提到,但也應當出宮就養。

至於大阿哥胤褆之母惠妃納喇氏的情況則有些特殊。據《清實錄》記載,雍正曾於四年正月(戊戌)禦西暖閣並召諸王、貝勒、貝子、公、滿漢文武大臣等發布諭旨,其中稱:

“惠妃母妃乃大阿哥之生母、允禩之慈母也。允禩少時,即為惠妃母妃所撫養。朕因大阿哥獲罪禁錮,其諸子又少不知事,意欲奉養於允禩之邸。

因遣人詢問惠妃母妃,惠妃母妃欣然允從。朕揣允禩畏朕訪察,必於母妃前盡禮,故令伊迎養府邸。

……允禩之行事,狂悖若此,必不能於母妃之前曲盡孝道。況允禩既經革去A片子,則已非宗姓之人,母妃亦不應在伊家居住。著莊親王、誠親王迎歸宮中供養。”

從這段諭旨可以看出,由於大阿哥胤褆在康熙年間即被禁錮,而其諸子又少不知事,惠妃雖然可以出宮就養,但無地可去。

不過,由於惠妃曾撫養過八阿哥胤禩,所以雍正打算讓她就養於八阿哥之府,但征詢惠妃意見時,後者“欣然允從”。

可惜好景不長的是,由於雍正與八阿哥之後徹底鬧翻並將其從宗族中除名,惠妃也不得不再次迎回宮中供養。這一結果,想必也不是惠妃所願意接受的吧。

雍正元年時,康熙嬪妃中符合出宮就養條件的至十二阿哥胤裪之母為止。如此,在乾隆繼位後,原十六阿哥、莊親王允祿及原十七阿哥、果親王允禮希望按雍正初年例接母妃回府就養,但如前所述,這一請求被乾隆拒絕。

乾隆的理由是,如果兩位皇叔將太妃迎養於自己府第,則顯得自己對太妃“缺於奉養”,這恐怕讓天下人有所議論。

再者,乾隆恐怕也不想這麽麻煩,畢竟康熙的規定在兩千多年的宮廷史上只是僅有的一個例外,即便是乾隆的父皇雍正,也不曾有如此安排。如果今後所有太妃都按康熙例安排就養的話,這未免也太不體統了。

於是,乾隆對其皇祖遺命作出修改,年老有子的太妃太嬪們可在每年歲時伏臘、令節壽辰時由各王貝勒迎於府第,其余時間則仍居住宮中。

這樣一來,也算是兩全其美,既讓皇帝和諸王貝勒盡了孝心,也不至於太壞了規矩。

從人性的角度而言,年老有子的太妃太嬪們通常都願意和自己的兒子住在一起,畢竟兒孫滿堂、共享天倫之樂也是人之常情。就此而言,康熙的這一做法符合人情,同時也需要極大的勇氣,這是值得讚揚的。

反倒是乾隆之後,這一規定實際被收回,那些前朝妃嬪也就重新被冷錮深宮,其表面看來是尊崇奉養,實際則十分淒涼。

參考資料:楊珍:《康熙皇帝一家》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