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維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完美范例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全名: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根斯坦

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1889.4.26 - 1951.4.29)

猶太裔奧地利裔英國作家

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

著名的維特根斯坦家族的成員

語言哲學的奠基人

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

其研究領域主要在數學哲學、精神哲學和語言哲學等方面

曾經師從英國著名作家、哲學家羅素

維特根斯坦20年代初在哲學界開始嶄露頭角

早年他曾受羅素的影響而成為邏輯經驗主義的先驅之一

後來他脫離該哲學流派而成為日常語言哲學的主要代表

維特根斯坦早期所堅持的邏輯經驗主義

和後期所堅持的日常語言哲學

是實證主義哲學中的兩個不同流派

他們都認為,認識不能超越於經驗之外

邏輯經驗主義主張經驗證實的原則

語言,語詞、語句的意義

是由它們所對應的經驗事實決定的

而真理就是命題和經驗事實的一致

真理的標準在於經驗的證實

日常語言哲學主張日常語言分析的原則

語言、語詞、語句未有獨立的概念本質

它們的意義是由人們日常習慣中

所約定的語言規則所設定的

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曾經震動了西方哲學界

許多與他同時代的和在他之後的西方哲學家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響

包括他的老師羅素也曾—度接受了他的哲學

維特根斯坦在現代西方哲學界獨樹一幟,其影響經久不衰

他不僅對邏輯經驗主義哲學、日常語言哲學的發展

而且對哲學方法論,邏輯學(尤其是數理邏輯)的發展

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近些年來,西方許多國家湧現出一大批研究

維特根斯坦哲學的專家,學者

出版了大量的專著文獻

奧地利還多次舉辦了國際維特根斯坦專題討論會

在西方哲學界

有人稱他的哲學為上一世紀唯心主義哲學

轉變為本世紀分析哲學的“革命”

也有人稱他是把現代哲學方法

“ 推進到決定性轉折的第一人 ”

英國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

《今日偉大思想》1979年卷和1980年卷

把他列為20世紀社會科學六十二項

重大成果(其中哲學為五項)的代表之一

總之,現代西方哲學家們

對維特根斯坦的評價雖是眾說紛紜

但維特根斯坦在現代西方

哲學界的重要地位是不應忽視的

|

|

凡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

凡不能談論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需要注意的是,維特根斯坦認為

不能說的部分更重要,通過說能說清楚的

界定不能說的部分,並且是唯一嚴格的界定方式)

我呆在一個別人繼續向前的地方

人會把他自身全部的邪惡看作是蒙蔽

否定責任是讓人不去承擔責任

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

要不撒謊很難

我的心靈的襞裡始終粘貼在一起

為了敞開內心

我每一次都不得不將他們撕開

其實,一個男人的夢想

幾乎是從來不會實現的

一個人能夠看見他擁有什麽

但看不見他是什麽

要是人們某些時候沒有做蠢事

那就不會做成聰明的事情

人類是人類靈魂最好的圖畫

言詞即行為

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權利憐憫別人

去信仰吧!這沒有害處

只有在天才不濟之處

你才看見才能

想要思考是一回事

有思考的才能則是另一回事

漂亮的東西不會是美麗的

我們最大的愚蠢

也許是非常的聰明

你必須說出新的東西

但它肯定全是舊的

天才是靠勇氣去實踐的才能

沒有什麽比不欺騙自己更難做到的

巧妙地隱藏著的東西

往往是很難找到的

思想有時也在未成熟之前從樹上掉下來

臉是身體的靈魂

不要玩弄另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東西

懺悔必須成為你新生活的一部分

你付出的代價有多少

他們就將支付多少

善待某個不喜歡你的人

你不僅要有好脾氣

而且還要非常得體

任何靠梯子才能達到的東西

都不能引起我的興趣

思維也有一段耕耘的時間

和一段用來收獲的時間

我不讓自己受到影響,這就很好!

當你的智慧超越時光數百年

時光總有一天會超越你的智慧

我貼著地面步行,不在雲端跳舞

我曾說過的這句話或許恰如其分:

先前的文化將變成一堆廢墟

最後變成一堆灰燼

但精神將在灰燼的上空迂回盤旋

每個悲劇的開章都可以寫道:

“本來什麽都不會發生,倘若不是……”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自己的感覺

但是不能不相信他自己的信念

如果生活變得難以忍受

我們會想到改變我們的環境

但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改變

即改變我們的態度

我們甚至幾乎沒有想到過

下決心去采取這樣一個步驟

這對我們來說是太難了

天才並不比任何一個誠實的人有更多的光

但他有一個特殊的透鏡

可以將光線聚焦至燃點

不停地問“為什麽”的人

就像站在一幢建築物前讀導遊手冊的遊客一樣

忙於閱讀這個房子的建造歷史

以至於妨礙了他們看見這幢建築物

他人不是地獄

你自己才是地獄

對某人談他不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

哪怕你告訴他,他也照樣不能夠理解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你所愛的人身上)

你對孩子說不的時候

要像一堵牆,不能像一扇門

從不做蠢事的人

也永遠不會有任何聰明之舉

哲學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破除偶像

當然,接吻也是一種儀式

而且它是不會腐爛的

儀式只有像真誠的接吻時才是許可的

猶太人是一片貧瘠的土地

但在它單薄的石層下面

流淌著精神和智慧熔化的岩漿

生活難以應付這個事實說明

你的生活方式不適合生活的模式

所以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一旦你的生活方式適應生活的模式

疑難問題就隨之消失

今天,一個優秀的建築師和

一個蹩腳的建築師的區別在於

蹩腳的建築師屈從於每一種誘惑

而優秀的建築師則予以抵製

一種思維活動是把一個念頭

跟下一個念頭連在一起

另一種思維活動則始終對準同一個點

人有著這種感覺

即他在心裡說出的話

比他以言詞表述的更為清楚

懺悔必須成為你的新生活的一部分

用一個句子來描寫與之對應

(實際上是在解釋)的事實

而不重複這個句子,這是不可能成立的

語言的限度由此顯示出來

假如藝術的作用是“喚起情感”,也許

領悟藝術的意識是包含在這些情感之中?

如果生活變得難以忍受

我們會想到改變我們的環境

但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改變

即改變我們的態度

我們甚至幾乎沒有想到過

下決心去采取這樣一個步驟

這對我們來說是太難了

躺在成就上就像行進時躺在雪地裡一樣危險

你昏昏沉沉,在熟睡中死去

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非事物的總和

人類生活的核心是思考

對某人談他不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

哪怕你告訴他,他也照樣不能夠理解

假如你已經擁有了一個人的愛

那麽再大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但若是想購買它的話

那麽任何一點犧牲都是巨大了

我相信,國家內部惡劣的管理

培養了家庭內部惡劣的管理

一個老是準備罷工的工人

是不會培養他的孩子去尊重秩序的

任何宗教都不像數學那樣

因濫用形而上的表達而負有如此多的罪孽

在藝術中很難做到的是:

有所言說,又等於什麽都不說

明只能提前擁有它的史詩作者

正如一個人不可能在死亡到來時報導死亡一樣……

文化只有處在可預見其沒落的那個時刻

這些作品才得以創作出來

因為以後不會再有人去描述它了

所以,它只能以先知隱晦的語言記錄下來

只為極少數人真正領悟到

這一點也不奇怪

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

強迫自己按既定的順序去思維

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

哲學家是那種在達到常識性的觀念之前

必須在自身糾正許多理智錯誤的人

一個人與環境格格不入的時候

他的一切理智就失去了應有的正常

顯出各種病態

只有讓他回歸本性

才會有良好的結果,使一切顯出正常

哲學家處理一個問題如同治療一個疾病

哲學是針對借助我們的語言

來蠱惑我們的智性所做的鬥爭

哲學的結果是我們發現了

我們的理智在衝撞語言的界限時

所留下的腫塊和由此引起的直接了當的胡說

而正是這些腫塊使我們看到了這種發現的價值

陷入哲學困境就像這樣一種情況:

一個人在房間裡想要出去,卻又不知道怎麽辦

想從窗戶跳出去,可是窗戶太小

試著從煙囪爬出去,可是煙囪太高

然而只要一轉過身來

他就會發現,房門一直是開著的!

什麽是哲學? ──

就是給蒼蠅指出逃出捕蠅瓶的路線

使我們感到迷茫的混亂

產生於語言像機器空閑的時候

而不是它正常工作的時候

真正的發現是

當我想搞哲學時使我能夠停止這樣做

哲學只是把一切擺在我們面前

它既不解釋什麽,也不推演什麽

— 因為一切都已公開地擺在那裡了

沒有什麽要解釋的

哲學的對象是對思想的邏輯闡明

哲學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活動

不要想,而要看!

神秘的不是世界如何存在

而是它竟然存在

事實的邏輯圖象是思想

1 8 8 9

4月26日

出生於當時是奧匈帝國的維也納

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Karl Wittgenstein)

是歐洲鋼鐵工業巨頭

Karl Wittgenstein was one of the richest men in Europe.

母親萊奧波迪內·卡爾馬斯·維特根斯坦

(Leopoldine Kalmus)是著名作家、經濟學家

哈耶克的外祖父的姑表妹,也是銀行家的女兒

路德維希在八個子女中排行最小

有著四分之三的猶太血統

於納粹吞並奧地利後轉入英國籍

維特根斯坦自幼跟隨兄姊在家裡接受教育

然而家庭教育的結果

卻無法使其達到正規高中的接納標準

1890 From left, Helene, Rudi, Hermine, Ludwig (the baby), Gretl, Paul, Hans, and Kurt

1890 Ludwig (bottom-right), Paul, and their sisters

1895 technische hochschule charlottenburg

Ludwig's sister Margaret, painted by Gustav Klimt for her wedding portrait in 1905

1 9 0 3

通過入學考試後

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術著稱的中學學習

和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學

1901 Class photograph

不過尚未有確鑿的證據表明

這兩位重要人物有過任何深入的交往

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

維特根斯坦在中學的成績並不好

大都處於中下水準,在度過了三年的不愉快後

更帶著高考的落敗離開了這裡

少年路德維希愛好機械與技術

10歲時就製出過一台簡單實用的縫紉機

其最初的志向在於物理學

曾經渴望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玻爾茲曼

然而,玻爾茲曼於1906年自殺

使得維特根斯坦的希望毀於一旦

隨後維特根斯坦又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

1 9 0 6

維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學習機械工程

1 9 0 8

進入英國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

攻讀航空工程空氣動力學學位

期間,為了徹底搞清螺旋槳的原理

同時出於對數學基礎的興趣

維特根斯坦閱讀了

伯特蘭·羅素與懷特海合寫的《數學原理》

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術基礎》

1 9 1 1

夏天,在拜訪了弗雷格後

維特根斯坦聽從了這位邏輯學家的推薦

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問學於羅素門下

後成為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學生兼好友

羅素稱這場相識是他一生中

最令人興奮的智慧探險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

本可免服兵役的維特根斯坦作為志願兵積極入伍

在戰場上完成了標誌所謂哲學的語言學轉向的

《邏輯哲學論》的初稿

《邏輯哲學論》後他認為所謂的哲學問題已被解決

於是懷著貴族式的熱忱前往奧地利南部山區

投入格律克爾倡導的奧地利學校改革運動

成為一名小學教師

有著理想主義追求的維特根斯坦

在這裡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

對學生也充滿了熱情

然而卻被無法理解的家長們視為“瘋狂的家夥”

他們拒絕了這個古怪家夥

提出的收養其中一個或兩個學生的要求

1914 Wittgenstein Familie, Ludwig auf der rechten Seite

1 9 2 6

被證明總是與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維特根斯坦

離開了“粗俗愚蠢的南部農民”

結束了鄉村教師的職位

作小學教師“失敗”之後維特根斯坦

先是在一個修道院裡作過短時間的園丁助手

後來其姊瑪格麗特由於擔心他的精神狀態

而設法要求其協助設計

並負責建造了自己的一處宅第

這個後來曾被用作保加利亞使館的建築物

使維特根斯坦獲得了建築師的身份

Wittgenstein House by Paul Engelmann and Ludwig Wittgenstein

1 9 2 7

維特根斯坦結識了奉《邏輯哲學論》為圭臬的

“維也納小組”成員並應邀參與一些活動

與石裡克、魏斯曼等成員有過交往

然而維特根斯坦拒絕加入他們的圈子

1 9 2 8

春,在聽了數學家布勞維爾在維也納

有關“數學、科學和語言”的一次講演後

維特根斯坦重新萌發了強烈的哲學探索的興趣

1 9 2 9

維特根斯坦重返劍橋

以《邏輯哲學論》作為論文通過了

由羅素和G.E.摩爾主持評審的博士答辯後

留在三一學院教授哲學

1 9 3 9

接替摩爾成為哲學教授

1939 ~ 1947

維特根斯坦一直在劍橋大學教書

他在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包括有

1篇書評,1本兒童辭典

和1本75頁的《邏輯哲學論》(1921年)

1 9 4 7

堅信“哲學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

維特根斯坦從劍橋辭職,以專心思考、寫作

1950 Ludwig Wittgenstein’s Cabin in Sognefjord, Norway

1 9 5 1

4月29日

身患前列腺癌的維特根斯坦

於英國劍橋郡在好友比萬(Edward Bevan)

醫生家中與世長辭,享年62歲

他在逝世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告訴他們,我已經有過非常精彩的人生

諾曼·馬爾科姆形容這句話是

“出奇的感人的話語(strangely moving utterance)”

在劍橋大學教師墓地為維特根斯坦舉行了一個天主教葬禮

杜瑞後來說他一直困擾於是否這樣安排葬禮是合適的

去世後由弟子安斯康姆和裡斯(Rush Rhees)出版了

被認為是引導了語言哲學新的走向的《哲學研究》

維特根斯坦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

被羅素稱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

富有激情、深刻、熾熱並且有統治力

1953 Public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