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貧血 面色蒼白、身倦無力、心悸、氣短、眩暈、精神不振這個三伏天用艾灸調理一下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

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類

  • 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

  • 溶血性貧血(HA)即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

  • 失血性貧血

中醫學中沒有貧血的名稱,但從患者臨床所呈現的證候,如面色蒼白、身倦無力、心悸、氣短、眩暈、精神不振、脈見細象等,則相似於「血虛」、「陰虛」諸疾。一般可將貧血劃入「血虛」或「虛勞亡血」的範疇,而「虛勞」是臟腑虧損、元氣虛弱所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總稱。

施灸穴位為:大椎、關元、足三裡、膈俞、脾俞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可根據具體的分型增加配穴:

一、肝腎陰虛型

伴隨癥狀:唇甲色淡,頭暈耳鳴,兩目乾澀,面部烘熱,咽乾口燥,脅肋隱痛,五心煩熱,或有潮熱盜汗。。

增加穴位:太溪、肝俞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二、脾胃虛弱型

伴隨癥狀:體質羸弱,面色萎黃,口唇色淡,爪甲無華,納差,腹脹,便溏。

增加穴位:中脘、梁丘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三、脾腎兩虛型

伴隨癥狀:面色不華、眩暈、易汗、短氣、食少、倦怠、腹脹、便溏或見眼花、視蒙、耳聾、食不知味。

增加穴位:中脘、神闕、腎俞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