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羽失荊州,劉備和諸葛亮就沒有責任嗎?

作者:乘風破浪

一、關羽的失荊州的經過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五月,劉備在漢中擊退曹操親自率領的部隊,奪取了漢中。隨即,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並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七月,孫權進攻合肥,曹操主力尚在關中撤退之中,只得征調各處人馬前往淮南,抵抗孫權。就在此時,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士仁守警察防備東吳,親自率主力趁勢進攻曹操在荊州的戰略重地襄樊。曹軍以曹仁守樊城,增援而來的於禁、龐德率曹軍精銳七軍屯守樊城城北。也就是此時此地,關羽贏得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一次勝利。

關羽主力部隊水、步軍三萬餘人對陣於禁三萬餘人和曹仁數千人,在兵力少於曹軍的情況下,八月,關羽利用水攻,水淹七軍,生擒於禁、龐德,取得了戰爭史上少有的勝仗。於禁、龐德的七軍又是曹軍的精銳,全家覆沒後引發當時十分的震動,當時關羽可謂威震華夏,曹操準備遷都以避鋒芒。

可僅僅時間過去了不久,東吳便派呂蒙帶兵白衣渡江,襲佔了荊州。糜芳、士仁投降,守宜都的太守樊友不戰而逃。吳軍一直打到夷陵、秭歸,斷絕關羽退入西川的道路。關羽聞訊後被迫從樊城撤軍,途中進退失據,部下離散。十一月西走麥城,十二月於漳鄉被吳軍擒獲,不屈被殺。一代武聖關羽為後人留下了大意失荊州的傳說。

二、《隆中對》和孫魯問對

要從根本上解決關羽失荊州的疑問,就要從劉備和孫權兩個集團的戰略方針入手分析。《隆中對》和孫魯問對就是雙方各自的爭奪天下的戰略方針。

我們先看看諸葛亮是怎麽為劉備謀劃的:“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建議劉備先佔有荊州和益州,處理好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結好孫權,然後分兵兩路,一路親自率領出秦川入關中,一路由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上將從荊州出發進攻南陽、洛陽方向。

從現在看來,這個方案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只是沒有軍事經驗的諸葛亮的一廂情願。首先,這個方案最大的前提是結好孫權,這個問題我們後面可以談到,是無法實現的。沒有前提,何來後果。第二,主力兵分兩路,相互之間懸隔幾千里,如何配合?沒有配合豈不是被對方各個擊破。有人可以用秦末楚漢戰爭來比擬,可那時是天下分散,楚漢獨強的局面。劉備面臨的,則是以一己弱軍對一個強大的曹操集團,背後還有個虎視眈眈的孫權集團,如何處理?

所以說,《隆中對》的戰略方針是錯誤的,無法實現的,最後在實踐中得到了徹底的失敗。

我們再來看看孫權集團的戰略方針。世人多知華而不實的《隆中對》,卻少有人知道樸實無華但一針見血的孫魯問對。

孫權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余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複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為孫權謀劃的是“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帝號以圖天下”的方針,孫權和他的集團采納了這個方針,並以之為以後的戰略目標,並且最終實現了這個目標。

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地據長江上遊的荊州便成了孫劉兩家爭奪的焦點。劉備需要它作為自己戰略進攻的出發地,而孫權需要佔有它作為自己安全的保證。這個矛盾是無法調和的。這也是關羽失荊州的根本原因。

三、關羽失荊州前三方的博弈

圍繞荊州的爭奪,曹孫劉三家進行了激烈的博弈,在這場博弈中,劉備集團完全處於下風,也埋下了關羽最後失敗的種子。

赤壁慘敗後,曹操為郭嘉放聲大哭,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是曹操想起了當年袁氏兄弟逃亡遼東,郭嘉向曹操建策“急之則相保,緩之則爭心生”,故意不進攻遼東,使得公孫氏殺袁氏兄弟投降。在此後的荊州之爭中,曹操吸取教訓故意撤守襄陽,將江陵讓出,並在淮南采取守勢,減輕對孫權的軍事壓力,借以挑撥孫劉兩家的矛盾,坐收漁利。

不出曹操所料,孫權在淮南屢次交鋒都沒有佔到便宜,在逍遙津還險些被張遼殺死,驗證了魯肅所說的曹操不可卒除的觀點,便將行動回到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方針上來。先經魯肅調和把江陵借給劉備,以軍事政治壓力迫使劉備在江南以湘水為界平分了荊州。

將江陵借給劉備,是魯肅極為高明的一步好棋。據史書記載,當時曹操正在寫字,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大驚,落筆於地。當時孫權佔據江陵,而劉備佔據江南諸郡,等於孫權為劉備遮擋曹操鋒芒。將江陵借給劉備,使劉備與曹操直接對抗,減輕了自己的壓力,劉備也實現了《隆中對》中的條件,皆大歡喜。而魯肅此舉還隱含著下一步的殺招。割讓江南諸郡後,劉備的地盤就處於曹操和孫權的前後夾擊之下,一待時機成熟,隨時就可以襲佔。隨後,圍繞著襲取荊州這個目標,魯肅和呂蒙等人進行了長年不懈的努力。

而劉備集團的表現相對曹操和孫權集團極為低下。首先,劉備集團沒有明確的方針政策,當時只是專心經略益州,對如何保守荊州沒有正確的戰略思想。第二、對荊州的局勢采取鴕鳥政策,只是空洞的高喊孫劉聯盟,遇到矛盾卻不能直接面對,大膽處置。第三、荊州人員被結好孫權的口號束縛,在湘水衝突東吳刀兵相見時軟弱無力,造成極為不良的後果。第四、應付心理嚴重,先是依靠拖延耍賴誆騙東吳,在道義上失敗。後是在東吳出兵搶奪時,步步退讓,委曲求全,喪失了荊州的民心。

四、失荊州的責任問題

此次關羽丟失荊州,不單單是關羽個人的責任,劉備集團上下都有各自的責任,只是將責任推給關羽是不公允的。

先說劉備的責任。首先,作為一個集團的領袖,既不知己,亦不知彼,在戰略方針上犯下嚴重的錯誤。對《隆中對》機械的執行,對其中不和實際的缺陷不能正確識別,更別提予以改正變通,是為不知己。對曹操和孫權的策略不了解,尤其是與孫權的戰略衝突不了解、不重視,是為不知彼。

其次,麻痹思想過重,過於迷信孫劉聯盟的堅固性,誇大孫曹的矛盾。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劉備上下對孫劉聯盟破裂,刀兵相見沒有足夠的物質思想準備。

第三,過於看重益州地位,忽視荊州的危險處境,將大多數優秀人才帶入西川,造成關羽在荊州孤掌難鳴的局面。而留下的將領能力、忠誠度都很低下,造成一遇到東吳突然襲擊,就沒有應變處變能力,只能或降或走,使局勢不可收拾。

第四、忽視對荊州的支援。關羽在襄樊戰場上始終是孤軍奮戰,在這一段不短的時間裡,西川沒有對關羽有一兵一卒,一粒糧草的支援,這是很耐人尋味的。在這段時間裡,劉備忙著登基和大修軍事設施,對最需要支援的荊州卻不管不問,這是不應該的。

下面再說諸葛亮的責任。首先諸葛亮為劉備策劃《隆中對》之時,可以說沒有政治軍事經驗,有缺陷是正常的。但經過長年的歷練,諸葛亮增長的政治軍事經驗應該讓他意識到《隆中對》裡的缺陷,但並未發現諸葛亮對之有所改善。這如果不是能力的問題就應該牽扯到別的問題。

在情報工作上。諸葛亮自己的《隆中對》路人皆知,而他對孫權的戰略卻不知道,不重視。只是被魯肅表面現象所迷惑,可不知道孫權的戰略就是魯肅製訂的,而將來奪取荊州的將領呂蒙等就是魯肅提拔培養的。諸葛亮作為荊州士族的代表人,對情報工作的失敗要負主要責任。而且劉備集團在荊州與孫權集團爭奪民心也是失敗的,諸葛亮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對東吳的外交戰略方針上。諸葛亮對東吳的定位不準,只是把東吳看作是一個沒有進取心的地方軍閥,把孫權看成可利用的對象,並不知道東吳也要稱帝爭奪天下。所以隻認為靠空洞的許諾就可以滿足東吳的野心。只是說結好孫權,如何結好卻沒有實質的辦法。對雙方利益衝突如何解決沒有辦法,只是靠拖、賴的辦法被動應付,引起了孫權更大的不滿。

最後是諸葛亮盲目的機械的相信孫劉聯盟的牢固性,誇大了曹操和孫權直接的矛盾,根本沒有做好一旦聯盟破裂的準備,一旦事到臨頭則束手無策。以上都是作為劉備的主要幕僚的諸葛亮要承擔的責任。

最後說說關羽的責任。作為整個戰役的主要指揮者,關羽最終丟失了荊州,身死名滅,關羽自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一、自身不注重個人修養,對性格上的缺陷放任自流,失去了一個獨當一面的將領的素養。史書上記載關羽其人“剛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這個缺點使得關羽與手下很多人關係不睦,這造成了當呂蒙白衣渡江後,士仁、糜芳等重要將領不戰而降,戰略重鎮江陵、警察空有完善的防禦設施,兵不血刃的被東吳佔領,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第二、驕傲自大,思想麻痹。俗話說驕兵必敗,關羽一貫看不起東吳將領,對東吳軍隊的戰鬥力十分鄙薄。同時對東吳變盟的可能性沒有防備。在第一次東吳進攻湘水後,不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更加狂傲,最後到了拒婚辱罵孫權的地步。在戰役過程中,對東吳的反應不加深究,陸遜代替呂蒙的舉動不以為反常,喪失警惕,將守備部隊抽調一空。撤軍過程中,仍然對東吳抱有幻想,多次派使者去東吳企圖和平解決,反而瓦解了自己的軍心。關羽的麻痹大意到了雷打不動的地步,令人發指。

第三、戰場指揮失誤,不能果斷處置,延誤戰機。在取得初勝後,在兵力不足,與曹軍轉入相持階段時,不注意曹操與孫權的勾結預做準備。後東吳襲擊荊州,曹操故意將情報洩露給關羽,關羽依然猶豫再三,不忍放棄看似可能到手的戰果撤軍。如果果斷處置,江陵襄陽相距350裡,輕型機車一日可到,勝敗還未可知。如果失利,最起碼也可以依托長江上遊,以西川為退路,總比全軍覆沒要好得多。

第四、出兵的時機問題。關羽出兵是利用東吳與曹軍在淮南交鋒的機會,但兩者並沒有進入戰爭膠著狀態,結果一戰勝利,引來了雙方共同的進攻。關羽出兵有兩個說法,一說是劉備嫌關羽尾大不掉,命令關羽進攻,借刀殺人。二是關羽反對劉備自立為王,不尊重漢室而自發出兵。不管怎麽說,劉備和關羽中間肯定發生了一些問題。這從劉備對荊州戰事的態度冷淡,還有不給關羽諡號可以看出一斑。直到劉禪薑維時才給了關羽“壯繆”侯的諡號。諡法,死於原野為壯,武而不遂為壯,名與實爽為繆,傷人蔽賢為繆。這個諡號其實是個惡諡,劉備集團對關羽的評價也在其中了。

記得看過一個文學作品,寫的是關羽出兵前說:“人人都想稱帝,天下只有我一心匡扶漢室,人人都想讓我死,那我就死吧。”如果是這樣,關羽用自己的生命,化成一顆璀璨的流星,在歷史的天空留下自己最美的光輝。

從以上的分析,我認為劉備集團上上下下對丟失荊州都是有責任的,是劉備集團犯下了重大的戰略錯誤造成的後果。關羽丟失荊州不僅僅是大意的問題,光把責任推給關羽是不公允的。

【作者簡介】乘風破浪,男,工程師。業餘愛好寫作,對文學、歷史、軍事多有涉獵。希望與志同道合者交流,共同提高。

閱 讀 悅 讀

YUE DU YUE DU

投稿郵箱:

歡 迎 賜 稿,採用即有稿酬。

閱 讀 悅 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