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降低婚齡至18歲”惹爭議:高三的醒醒,結婚了

“高三的醒醒,結婚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時,有委員建議將法定結婚年齡調整為男18歲、女18歲。消息一出便引發公眾熱議。

“降低婚齡”的初衷是提高結婚率和生育率。但人們擔憂,此舉並不可行,或許還會對早婚早育者起到保護作用,帶來其他社會問題。

6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對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二審稿進行分組審議。在審議中,法定婚齡成為熱議的焦點。有常委會委員建議大幅降低法定婚齡,改為男18周歲、女18周歲。

“降低婚齡不可能直接扭轉婚姻人數下降和老齡化上升的趨勢,但配合其他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相信能逐步解決。”張蘇軍委員指出,2013年到2018年,我國連續5年婚姻登記人數逐年下降,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出生人口下降,老齡化上升。

“大齡青年不結婚是因為法定婚齡的問題麽?”“18歲大多數人高中剛畢業,沒有經濟來源本身都要靠父母撫養,結婚後生孩子的話誰養活?”消息一經披露,人們議論紛紛。

還有網友質疑,目前初高中學校還在嚴抓早戀,過了18歲卻被法律認定可以結婚。即使能結婚,他們還不具備成熟的心智和經濟能力。

另一方面,委員的建議和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結婚率和生育率逐年下降,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63.1 萬對,比上年下降7.0%。同年結婚率為7.7‰,比上年降低0.6 個千分點。圖表顯示,2013-2017年,結婚率逐年下降,離婚率逐年上升。

出生率也不可觀。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出生人口較上年減少約 200 萬,為連續第二年下降。

今年年初,“2018年中國人口負增長”的言論引發輿論關注。雖然最終該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但由此引發的關於低生育率的討論,仍在持續發酵。

民眾擔憂,低生育率將帶來人口老齡化加劇、財政和養老負擔加重等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近2.5億人,佔總人口的17.9%,呈逐年上升趨勢。

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婦女初婚和初育年齡呈現不斷推遲的趨勢,婦女生育意願也有所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從1990年至2017年,我國育齡婦女平均初婚年齡從21.4歲提高到25.7歲,並有繼續走高趨勢;平均初育年齡也從23.4歲提高到26.8歲。而在發達地區,這些數字更高。

正像委員們所言,“降低婚齡”不可能直接扭轉婚姻人數下降和老齡化上升的趨勢,但這是一個正調節的方向。

“你怎麽還沒結婚啊?”“你今年都27了,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都生了三個小孩了。”對於邁向而立之年的90後而言,被催婚催育早已是平常事。但與委員們的願望和長輩們的殷殷期盼相反,因為種種原因,在大城市打拚的年輕人多恐婚恐育。

中國新聞周刊隨機採訪了10位在京工作的25-32歲的年輕人,其中6位女性,4位男性;8位未婚,2位已婚未育。他們擁有大學學歷,但來自不同的省份,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

受訪的男性中,除了一位對婚育渴望不強烈外,其余3人表示都想結婚且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有傳宗接代的本能”,但礙於現實壓力無法實現。

“窮!”一名男性稱,光是彩禮錢、辦婚禮的費用就要幾十萬,結不起婚。

27歲的小呂表示,自己雖是北京人,但身邊結婚生孩子的朋友都是“家裡有礦”的,“我每月掙個‘洗錢式’工資,一發下來就還各種‘唄’,想想學費嚇死人的幼兒園和補習班,敢生嗎?”

女性的觀點與此不同。未婚的4位女性受訪者中,二人在等待真愛,二人明確表示“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

“我工作掙錢,養活爸媽就累死累活的了,哪還有什麽精力照顧丈夫孩子、公公婆婆,甚至還要應酬他的各種親戚,閑得慌啊?!”25歲的小昭是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她認為寵物就能替代人們需要的親密關係。

已婚的兩位女性受訪者中,一人表示自己是因為現實因素結婚且暫時不打算生孩子,另一人則有些懊悔,“我當初腦子是進了多少水?”結婚近兩年的小龔表示,婚後自己和丈夫的關係反而不如談戀愛時,時常為了瑣事爭吵,雙方原生家庭的摻和更是讓人心力交瘁。

王君自我分析道,由於經濟水準的提升,現在女性受教育程度變高,女權意識覺醒,會更在意為自己而活,而非為了婚姻關係犧牲自我和生活品質。“大城市大齡未婚的更多,因為離家遠了,沒被催得那麽厲害。”

多方考量後,年輕人越發不敢跨進婚姻的圍城,單身人數也逐漸增多。國家民政局幾年前的數據就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

而忙著工作“只想搞錢”的單身者多脫單困難,且結婚年齡一再推後。珍愛網2018年終發布的《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單身人群中有59.46%的人單身時長為3年及以上,超七成單身男女脫單被動,有三成理想結婚年齡為30至33歲。

我國《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但降低法定婚齡以優化人口結構的聲音,多年前就已響起。中國新聞周刊梳理資料發現,早在2012年,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就提交了將法定結婚年齡下降到18周歲的建議。往後數年的全國兩會上,都有相關的提議。

“出生人口下降是因為育兒成本、生活成本太高。”反對者認為,推遲結婚生娃甚至選擇不婚不育的原因在於現實壓力。另一方面,結婚也不是生孩子的必要條件,“降低婚齡”還可能帶來其他社會問題。

支持者認為,從尊重個體權利的角度看,讓成年人更早擁有人生選擇權,讓他們遇到合適的人就努力去愛,降低結婚年齡並無問題。關鍵還是要降低婚育“成本”。

如果真的將婚齡降低至18歲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能否拯救低結婚率和生育率?

“作用有限”,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平均初婚年齡的變動趨勢總體會提高,這是客觀規律。即使降低婚齡,選擇晚婚晚育的人也不會受此影響,進而也不能提高生育率。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賀丹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也表示,不要期望婚姻法對婚姻年齡修改,能夠實現提升結婚率、出生率,降低老齡化,法律修改對於結婚生子等問題的現實問題影響不會太大。

王廣州認為,婚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涉及法律、權利和健康等,我們不能隻研究婚姻和生育的關係。

如何有效應對老齡化,提高人口出生率?有專家表示,應該鼓勵年輕人生育,降低養育成本,提高社會保障。

“要解決的話需要社會系統工程共同努力”,王廣州稱,該問題十分複雜,但提早意識到並著力解決是好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