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坳上荷花別樣紅

公路兩邊,荷花開得正豔。采蓮的農人,遊弋蓮葉間。正是蓮蓬上市的季節,崇陽縣銅鍾鄉坳上村村民沈佛送,笑容從嘴角漾到了眼窩。前幾年,他可是村裡有名的貧困戶,兒子得了肺結核,妻子離家出走,家裡揭不開鍋,只得到兄弟家借住。如今,沈佛送成了種植養殖能手,公路邊承包了20畝藕塘,山林裡散養著1000隻土雞。

從爛泥田到荷花塘

從爛泥田到荷花塘

變化從一條路、一個人開始。

坳上村因修建青山水庫移民形成。過去,村裡人出門,要劃船到水庫對岸再轉車,去一趟崇陽縣城,至少得一個半小時。

交通不便擋住了村民的致富路。

去年3月,穿村而過“香城泉都旅遊公路”開通,縣委辦副主任廖志斌駐村擔任第一書記,村裡發展駛入快車道。

廖志斌實地走訪發現,公路兩邊,有不少廢棄的“爛泥田”,不適合水稻生長,能不能考慮種蓮藕?廖志斌和村支書沈亞東到洪湖考察後,發現村裡的地理、土壤環境很適合發展蓮藕產業,回來後就張羅著建立蓮藕合作社。

周二“村灣夜話”活動中,廖志斌動員村民種蓮藕。一開始,村民有畏難情緒,“我們祖祖輩輩種水稻,從來沒種過蓮藕,賠本了怎麽辦?”“村裡山多地少,不發展經濟作物,怎麽脫貧?你是黨員,要帶頭闖出一條新路子。”沈亞東上門談心,二組黨員沈佳甫決定試種40畝。

選苗、挖坑、埋芽、施肥……村裡請來技術員,手把手教會了沈佳甫。夏有蓮蓬、冬有蓮藕,春季還有藕帶,一年下來,沈佳甫純收入3萬多元。

沈佳甫的成功,激發了村民跟著黨組織謀發展的乾勁。

今年年初,蓮藕基地擴大到了80畝,沈佛送等貧困戶主動加入進來。一個蓮蓬一元錢,這些天,每天都有酒店找他們訂購。

從黨群服務中心到遊客中心

眼前,犁耙水響,遠處,炊煙嫋嫋。

好一派田園風光!

這是美院的大學生繪在坳上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壁畫。

去年8月,新的黨群服務中心落成以來,400多平方米的敞開式大廳裡,村民們已經辦了十幾次紅白喜事。

建好新黨群服務中心,是村黨支部去年的一項重點工作。

總面積1400多平方米的服務中心,對這個人口不足500人的村來說,是不是有點奢侈?規劃設計時,不僅村民,就連班子成員也有不同意見。

“我們的黨群服務中心,也是遊客中心。”廖志斌反覆跟大家講解發展思路,“作規劃就要登高望遠,融入大局大勢,我們村緊鄰著萬畝野櫻花和‘柃蜜小鎮’,可以借勢發展鄉村旅遊。”

“賞花采蓮,品農家飯,住民宿帳篷……把遊客留下來,在村裡住一宿!”村民的思路逐漸打開。

黨群服務中心裡,可以開餐館嗎?“既然也是遊客中心,餐飲可以有,但便民服務的功能一樣不能少。”在兩位書記的主持下,村裡召開黨員大會,決定村“兩委”工作人員僅設立一間辦公室,在完善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將部分空余房間拿出來,引進餐飲公司做農家樂。

色彩斑斕的4點半學校、低台式的辦事視窗、溫馨舒適的糾紛調解室,如今,黨群服務中心成了村裡最熱鬧的地方。

從一張圖到一條心

坳上村“兩委”辦公室裡,懸掛著一張5米長的村民地形分布圖,村裡房屋林地、水田池塘,一目了然。

這是航拍圖嗎?面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的提問,駐村工作隊員陳峙鵬神秘一笑,“航拍成本太高,我們從網上下載了30多幀實時地圖,拚成一張大圖,拿到外面列印出來的。”

每家每戶的位置,則是3名駐村隊員用腳底板丈量出來的,“現在,村民家的狗見到我們都直搖尾巴。”廖志斌笑著說。

一張圖的背後是一條心。

村裡河堤整治,80多歲的村民潘協侯每天上堤查看,上下遊的河道是不是一樣寬?用的砂石料夠不夠?義務監理做得有滋有味。

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公共場所無垃圾、雞糞,四組老黨員沈謀送帶頭執行,還上門勸說村民,不到一個月,村裡家禽全部圈養。

上下同心,其利斷金。自己承包項目,到種植養殖基地打工,去年,坳上村56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村集體收入達到23萬元。“這是蓮藕基地,下一步村裡將出資修建棧道,方便遊客采摘;這是千年古橋,旁邊就是民宿農莊;這是引進的藥王谷中藥材基地,帳篷酒店已經動工修建……”沈亞東笑眯眯地站在地圖前,徐徐鋪展著坳上村的美好未來。接天蓮葉無窮碧,坳上荷花別樣紅。(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