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沈建光:提振中國消費的關鍵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沈建光

  當前提振消費的重點仍應放在收入端,加快落實結構性改革的各項措施仍是關鍵。

  2018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消費疲軟以及部分群體消費降級的擔憂。進入2019,面對依然嚴峻的下行壓力,如何通過支持消費穩定中國經濟,已成為政策決策眼前緊要課題。近期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短期內提振消費。然而,類似於2008年中國經濟受到外部衝擊後推出的激勵消費措施,且同樣提到的支持農村消費、重點支持汽車、家電等耐用品消費措施公布後,市場反應平平。本輪刺激消費政策是否對症下藥?未來提振中國消費的關鍵在哪裡?

  一、形似而神異的消費刺激政策

  與2008年刺激消費的措施相比,本輪支持消費《實施方案》提到的措施中,農村消費仍是重點,提及了挖掘農村網購和旅遊消費潛力、建設消費基礎設施等方面。與此同時,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比較大的商品,包括汽車、家電等耐用品亦有明確的支持要求。

  那麽為何支持消費方案涉及範圍廣泛,但市場反應平平?筆者認為,歸根到底,在於本次支持消費的財力受限、刺激消費的邊際效應遞減、以及前期刺激政策存在套利空間與道德風險三大因素。

  第一,中央財政預算支持有限,難以支撐大規模的消費補貼

  2007-2013年的家電、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力度較大,補貼方案具體,中央財政支持力度明顯。根據梳理不難發現,2007-2013年“家電下鄉”、汽車“以舊換新”的多項配套政策均明確了補貼的產品範圍和金額,補貼力度較大,且中央財政資金佔80%以上。例如,2009年8月財政部表示,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執行期間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資金至少在75億元以上;中央財政2009年追加70億元預算補貼此活動, 其中汽車“以舊換新”50億元, 家電“以舊換新”20億元。

  與之相比,本次支持消費的政策,中央財政支持十分有限,且未明確財政補貼力度。《實施方案》全文僅一處提到中央財政支持,即對“淘汰更新老舊柴油貨車,推廣新能源汽車等大氣汙染治理措施成效顯著的地方,中央財政在安排相關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支持”,其余諸如優化老年人居住環境、扶貧農產品銷售、綠色和智能家電銷售消費的政策,中央財政支持十分有限,且未明確財政補貼力度。《實施方案》全文僅一處提到中央財政支持,即對“淘汰更新老舊柴油貨車,推廣新能源汽車等大氣汙染治理措施成效顯著的地方,中央財政在安排相關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支持”,其余諸如優化老年人居住環境、扶貧農產品銷售、綠色和智能家電銷售、家電以舊換新、高清電視等方面的補貼,均須依靠地方財政;且地方補貼非強製要求,地方政府可視情況自行決定,力度不明確。

  究其原因,或與本輪穩增長政策中,“寬財政”面臨減稅降費、基建補短板等多重目標,中央財政預算有限相關。受減稅措施影響,2018年四季度以來,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增速已降至負值。

  第二,短期行政刺激手段的邊際效應遞減

  過往對於家電、汽車等耐用品消費的刺激政策,主要採用財政補貼、購置稅減免等行政手段,屬於短期需求管理措施,往往能在政策落地後即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也提前透支了部分消費空間。以汽車為例,2009年、2015年分別兩次下調購置稅,“對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按5%徵收”,購置稅減半,政策落地後均能見到乘用車月度銷量增速的短期回升;尤其在2009-2010年,財政補貼配合購置稅減免,使乘用車銷量月度增速由2009年1月-7.8%迅速回升至2010年1月的115.5%,效果顯著。而在刺激政策退出後相關消費均出現下滑;在2012年、2014年家電補貼主要政策退出之際,家電產品零售額增速均出現明顯下降,而2010年、2017年購置稅優惠力度減弱時,乘用車銷量增速也應聲下滑。

  此外,長期影響而言,上輪“家電下鄉”等刺激政策存在提前透支需求的問題,在基數已經很高的情況下,當前新增家電擁有量較為困難。就家電而言,截至2017年末,中國農村百戶保有量中,彩色電視、冰箱、冷氣機、洗衣機分別為120、91.7、52.6、86.3台,較2007年分別提升了25.6、65.6、44.1、40.4台,除冷氣機之外其他三項均已處於較高水準。正因為如此,本輪家電刺激政策和之前相比,並不包括家電下鄉,而主要是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的以舊換新、節能惠民政策,更注重結構化的消費更新;而政策刺激從無到有和從有到更新的邊際影響力度是減弱的。

  第三,財政補貼等手段亦有政策套利空間

  過去幾年,雖然財政補貼、降低購置稅等行政刺激手段短期內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本身也存在經濟上的效率損失,騙補等道德風險上升、抬升了政策成本。2014年審計署曾發布公告稱,在推行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等補貼政策的過程中,企業存在的騙補現象嚴重,其中不乏行業龍頭,可謂拿補貼“上癮”;近幾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也存在同樣問題,2016年1月工信部、財政部等部委聯手對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進行大範圍核查,並於9月公布了5家騙補車企名單,合計騙補金額10億元以上。

  二,刺激消費關鍵在減稅降費

  雖然支持消費短期刺激措施效果降低,但不可否認的是,未來中國消費潛力仍然巨大。當前中國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仍然高於GDP增速,高品質消費需求呈現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不同地區之間,消費差距與不平衡的現象仍然突出,對於不同群體來說,消費更新均存在強烈的需求與願望,特別是農村消費基數較低,如果能夠協調推動農村土地改革增加農民財富,進一步提振消費的前景十分廣闊。此外,考慮到上一輪消費刺激政策退出已有6-7年,由其帶動銷售的家電等耐用品已到更換周期,未來更新換代的需求仍然旺盛。那麽,未來支持消費的政策重點何在?

  在筆者看來,去年消費疲軟主要受到收入下滑、消費信貸收縮、財富效應縮水等多重負面因素驅動;其中,居民長期收入增速放緩和可能出現的就業壓力對可選消費部分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是當前消費更新的主要阻礙。例如,12月社零數據顯示,食品、糧油、日用品等必選消費品類零售額增速較11月有所上升,而可選消費的多數品類增速均保持下滑態勢。此外,京東大消費指數也支持當前必選消費與可選消費出現了一定的分化,手機、電腦等可選消費品類近一年來整體呈趨勢性下降,而食品飲料等必選消費品類則整體相對平穩,且2018年3月以來增速維持在20%以上。

  因此,筆者認為,當前提振消費的重點仍應放在收入端,加快落實結構性改革的各項措施仍是關鍵。

  首先是在居民端,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提升居民長期可支配收入水準。當前個人所得稅改革相關措施已經落地,但個人所得稅在中國繳納人群基數較低,提升起徵點等措施能夠惠及的人數有限,大多數居民並未享受到減稅福利。考慮到降低五險一金費率有一定空間,應盡快推動費率降低的相關措施落地,以擴大減稅降費的惠及範圍,提升居民中長期可支配收入水準。

  第二是在企業端,加大減稅降費的政策力度,改善企業盈利,穩定就業預期。當前居民消費意願下降,也有擔憂未來收入穩定性,增加預防性儲蓄的考慮。在筆者看來,盡快落地企業減負,更大規模的降低增值稅,大度下調社保繳費等各種費用、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的定向調控政策,以及大規模用國資存量充實社保基金等措施對改善企業盈利,穩定就業預期十分關鍵。

  第三是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改革,增加農民群體財富收入,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在筆者看來,提振農村消費,除了加速完善基礎設施以外,最關鍵在於考慮農民的財富收入增收問題;2019年加快農村土地改革落地,通過農村“三塊地”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進而提升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帶動農村消費,亦能真正做到“還富於民”。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