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嶽飛當年是怎樣擊敗鐵浮屠的?

宋朝給人的印象是富有但軟弱,靠著每年給周邊強國大量歲幣而得以存活,最慘的時候,還得向敵國俯首稱臣,十分的屈辱。

這倒也不是個錯覺,宋朝某方面的確挺弱。但這種弱是無可奈何的,立朝時就先天不足,燕雲十六州一直沒收回來,南方出不了戰馬,只能靠外貿高價購買馬匹,組建騎兵的成本太高,還是以步兵為主,整體軍事實力弱於以騎兵為主的遼、金、西夏、蒙古。

畢竟,在冷兵器時代以步兵對抗騎兵真的太難了,騎兵來了擋不住,騎兵跑了追不上。

但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宋朝還打贏了許多對外戰爭。尤其嶽飛嶽元帥,大敗金國名將完顏宗弼,也就是傳說中的金兀術,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

金兀術所部騎兵中的精銳就是鐵浮屠,又被稱為“鐵浮屠引”。啥意思呢?鐵浮屠的本意是鐵鑄佛塔,以此為名稱,是指騎兵人馬都披掛著盔甲,望之如同一座堅固的鐵塔。

這是金國重甲騎兵中的核心隊伍。上戰場的時候,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列陣中央,像堵鐵牆一樣向著敵軍碾壓過去,殺傷力極為強大。稍微誇張一點形容,如同那個時期的鋼鐵洪流。

不過鐵浮屠也不是沒有弱點。單獨的一個重甲騎兵就只是騎兵而已,只有一群結成戰陣才是鐵浮屠。於是就產生了個問題,士兵們重甲在身且連在了一起,需要配合作戰,機動性不是很強,倘若被宋軍設陷阱絆住了,施展不開,很容易變成一堆廢鐵。

但金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給鐵浮屠兩翼配備“拐子馬”,拐子馬是行動便捷的輕型機車兵,必要的時候為鐵浮屠提供掩護,交戰時借著鐵浮屠的推進斬殺敵人。打個比方,好比航空母艦需要有護衛艦艇,兩者相輔相成。

借助著鐵浮屠,金兀術立了許多大功,打下了自己的名氣,宋軍對鐵浮屠那是談之色變,金兀術引以為豪。然而,一遇上嶽飛,鐵浮屠似乎就沒那麽鐵了。

據史料記載,1131年金兀術南侵,嶽飛在太行山一帶設伏,大敗鐵浮屠,金兀術前進受挫,無奈撤軍;1132年金兀術又來了,在南霸橋一帶被嶽家軍殺敗;1133年金兀術聯合偽齊進攻南宋,嶽飛前去攔截,金軍損失過半。

1135年,嶽飛首次率軍北伐,想要收復已被金國佔領的故都汴梁,雖然沒能成功,卻還是取得了極大的戰果,差點把金兀術的鐵浮屠殺得全軍覆沒;1136年,嶽飛第二次北伐,金國出戰的依然是金兀術,鐵浮屠又損失過半。

1139年,金兀術再次南侵,嶽飛前去攔截,圍剿鐵浮屠,金軍又撤;1140年,金兀術下定了滅宋的決心,率十萬大軍和一萬五千名拐子馬、五千名鐵浮屠,威風凜凜地直奔南宋首都臨安,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宋高宗趙構嚇得半死,一意求和。

但在嶽飛面前,金兀術就像隻紙老虎。這一次,鐵浮屠徹底被嶽家軍及其他南宋軍民打沒了,估計直到金國滅亡都沒有重新組建起來。

可惜趙構膽子被嚇破了,私心又比較重,不願被擄走的欽、徽二帝回來,竟然在戰局有利於南宋的時候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後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之。這是他和金兀術的交易之一,只有嶽飛死了,金國才會同意南宋的求和。

沒錯,金兀術就是這麽不擇手段,軍事上實在打不過嶽飛了,開始玩政治。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好奇一件事,看似牛叉的鐵浮屠,是怎樣被嶽飛一次又一次擊敗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以重騎對重騎。

嶽家軍中也有裝備精良的重甲騎兵踏白軍、遊奕軍、背嵬軍,配備了專門針對鐵浮屠的長斧、長刀,專砍馬腿,馬一倒地,鐵浮屠就有了破綻。還有鐵錘、鐵椎等重型武器,可以使身披重甲的金兵和戰馬受到非貫穿式鈍擊傷害。

二是先破拐子馬。

前面說過,拐子馬對鐵浮屠起到保護的作用,因而當時軍中有句話“要破鐵浮屠,必破拐子馬”,嶽飛研究過金兀術的戰術,對付拐子馬的辦法是在宋軍兩翼挖壕溝,拐子馬衝過來掉進溝中,第一波攻擊的速度就被阻住,接下來將是嶽家軍主控戰場。如果來不及挖壕溝,還可以上重騎。

以郾城一戰為例,嶽飛先以背嵬軍破了拐子馬,再以極少的精銳騎兵猛衝敵陣,沒了拐子馬的鐵浮屠很容易就被亂了陣形,金兀術大敗,歎息自己從海上起兵,一路打勝仗,但勝利也隻到今天為止。嶽飛的奏折上則稱“殺死賊兵滿野”,豪情萬丈。

當然啦,南宋軍民有志一同抗擊入侵者也是嶽家軍取勝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他們的牽製,嶽元帥再是精通兵法,隻怕也難擋金國鐵浮屠。南宋的皇帝也許有點弱,但南宋士兵和百姓,其實非常有血性。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