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花木蘭》預告出爐,中國元素滿滿卻爭議不斷?

1905電影網專稿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時隔一千五百餘年後,魏晉南北朝敘事詩《木蘭辭》的主角——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不僅在中國廣為流傳,更是飄洋過海走進好萊塢。迪斯尼動畫改編真人電影《花木蘭》,就是其中之一。



在影片曝光的首支預告片中,花木蘭的曉霞妝、戰場上的金戈鐵馬、麥田環繞的福建土樓等具有辨識度的中國元素眾多。有細心的觀眾也發現部分元素與故事時代背景並不匹配,進而引發討論。


在刷屏雙微平台後,人們不禁要問一部好萊塢作品中為何東方元素佔據主角呢?


東方經典IP閱聽人基礎廣泛

零版權費降低製作成本


在中國文學史上,《木蘭辭》與南朝的《孔雀東南飛》被合稱為“樂府雙璧”。兩者以其深刻的社會思想意義和極高的藝術成就,為歷代文人所推崇。


《木蘭辭》全篇朗朗上口,結構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生活氣息滿滿。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


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劇照


文中所體現的忠與孝,更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詩歌被收錄至人教版語文教材,至今已十餘載,成為許多八零、九零後腦海中的共同記憶。身為故事的主角,花木蘭也是小熒屏與大銀幕上的經典形象。


早在1998年,由趙文卓袁詠儀主演的《花木蘭》,就受到過廣泛的好評。


袁詠儀版“花木蘭”


2009年由趙薇陳坤胡軍等主演的花木蘭同名電影,也因其陣容強大,製作精良而得到了觀眾的喜愛。此片不僅收獲了9000萬的票房,還獲得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劇情片。


2009年,趙薇版“花木蘭”


如此眾多的影視作品,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花木蘭的忠實粉絲,國內閱聽人基礎廣泛。讀著《木蘭辭》成長的青少年學生們,如今更是成為當下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力觀影人群。


巾幗不讓須眉的“花木蘭”,擁有著先天東方文化基因優勢,在影視創作市場備受中西青睞合情合理。


劉亦菲版“花木蘭”


眾所周知,近年以公版IP為基礎的改編在影視圈十分盛行。所謂“公版IP”,是指超過著作權保護期的IP。


一般著作權保護期為作者去世後50年,超過保護期的IP可以直接拿來改編,不需要支付任何版權費用。《木蘭辭》的創作年代,距今時隔千年之久,自然也位列其中。


此類IP最為經典的案例,非西遊題材莫屬。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春節檔期間的《西遊·降魔篇》到2018年的《西遊記女兒國》,共有9部西遊相關題材的院線電影上映,產生了82.7億票房。


《西遊·降魔篇》拿下12.46億票房


如此眾多以相同IP為創作基礎的電影被生產出來,與原著的零版權費用有著很大關聯。在人們版權意識日益強烈的當下,頭部IP的版權費用已經暴漲百倍有余。


因此,選擇東方經典公版IP《木蘭辭》改編,在製作成本預算上將有很大浮動空間。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也為公版IP的改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東方面孔與中國元素齊飛

細節之處遭觀眾吐槽


1998年上映的動畫版《花木蘭》,是迪士尼的第一部中國元素電影,從立項到上映耗時5年。


當時,此片中國上映時成績並不理想,北京上映一周僅取得200萬票房的成績。對於中國元素的“誤讀”,成為彼時觀眾最大槽點。



21年後,真人版首支預告片公布,東方面孔與中國元素再次成為畫面焦點。


預告片中,劉亦菲一襲紅衣,手拿利劍戰鬥的畫面,讓人們見識了這位巾幗英雄的英姿颯爽。在個人形象氣質方面,劉亦菲與其飾演的花木蘭頗有幾分神似。



2003年,出演《天龍八部》王語嫣一角時,“神仙姐姐”的稱號在觀眾中流傳開來。劉亦菲的古裝扮相之美,可見一斑。


在此片最初公布主演名單時,不少觀眾也認為其個人形象與氣質比較適合出演花木蘭一角。



除了劉亦菲之外,李連傑鞏俐甄子丹鄭佩佩等華人演員也加盟此片。


東方面孔在此片中挑大梁,無形之中拉近了與中國觀眾的距離,更為東方閱聽人心理層面的認同埋下伏筆。對於提升電影在中國市場的增量空間,具有正面功效。


鄭佩佩在片中飾演姥姥一角


在東方面孔之外,諸多中國元素在預告片中一覽無余。一些網友爭論的焦點,也聚焦於花木蘭的妝容與福建土樓上。


有觀眾認為,片中劉亦菲飾演角色的妝容叫做曉霞妝。此妝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流行於唐代初期。在時代背景上,缺乏嚴謹考究。



福建土樓屬於客家特色民居之一,沒有任何資料指明花木蘭屬於客家人。此外,土樓的誕生年代遠在南北朝四百餘年之後的宋朝,明顯不符合史實。



從評論中,不難發現中國元素的運用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拋開時代背景的出入,在製造市場熱度及吸引觀眾注意力方面,中國元素的運用為影片加分不少。


在進口片紛紛邀請中國明星擔任宣傳大使的大背景下,擁有東方面孔與中國元素的電影具有一定宣發優勢。


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進口片的海外“淘金地”


2012年,中小成本喜劇片《人再囧途之泰囧》首次將單部國產片票房推至10億元以上。同年,中國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並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的主引擎。


與此同時,快速成長的內地影市,吸引了全球電影人的目光。在巨大的文化消費需求與人口紅利等因素加持下,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好萊塢等進口片的重要海外票艙地。


《摔跤吧!爸爸》曾拿下近13億票房


《速度與激情7》《環太平洋:雷霆再起》《魔獸》等作品的中國內地票房反超北美本土,展示了國內影市不可忽視的消費空間。


《摔跤啊!爸爸》、《天才槍手》《絕殺慕尼黑》等來自其他不同國家的進口片,近年也紛紛創造本土影片在內地市場的票房最佳成績。


漫威宇宙初代英雄完結篇的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之後,好萊塢影片更是掀起了一股中國內地全球首發潮。中國市場對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在此大背景下,《花木蘭》題材、演員、重要視覺元等素,東方色彩濃鬱也就不難理解。在未來更長遠的時間跨度內,可以預見中國元素在全球影視作品中的進擊,僅僅只是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