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正史中,諸葛亮到底是如何說服孫權與劉備聯手對抗曹操的?

公元208年,曹操大舉南下進攻荊州,荊州牧劉琮在蔡瑁等人的勸說下舉荊州之眾十萬降曹,當初曹操南征帶來了13萬大軍,加上10萬荊州降兵,兵力達到23萬,而劉備當時手下兵力只有一萬餘人,在長阪坡因為寡不敵眾被曹操擊敗,逃到江夏與劉琦匯合以後才勉強湊齊近兩萬人,這時初出茅廬的諸葛亮主動請纓出使東吳,向孫權求救。那麽歷史上的諸葛亮,是如何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抵抗曹操的呢?

首先,諸葛亮對孫權說明劉備落難荊州的原因

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 ,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三國志

這段話首先對天下大勢進行了分析,大意為自從黃巾起義、董卓亂政以來,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此時孫權佔據了江東之地,而劉備也收服了漢南一帶的民眾,和曹操抗衡而爭奪天下,然而如今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因此得以以強勢的軍威迫使劉琮不戰而降,從而平定荊州,聲威震動亮整個天下,劉琮的投降導致劉備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才被曹操打敗逃到江東。諸葛亮這樣說,主要是為了說明劉備輸在曹操手裡是形勢使然,並不丟人,當時曹操已經如此強大,征服北伐奪取荊州,劉備能夠活著逃到江東已經很了不起,這是向孫權證明,劉備並非軍事能力不如曹操,只是因為實力差距太大,如果孫權能夠和劉備聯合,還是有希望打敗曹操的。

接下來,諸葛亮欲擒故縱叫孫權直接投降

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三國志

這句話是諸葛亮根據孫權對其自身實力判斷,給予孫權的兩個選擇,即假如江東的實力能夠和佔據中原的曹操抗衡,那就早點和曹操斷絕關係準備決戰,假如江東的實力無法和曹操抗衡,不如現在就卸甲投降曹操!接著又不給孫權考慮的機會,進一步說道,你現在表面上已經臣服曹操,實際上卻又對於是否投降猶豫不決,事情如此緊急還不決斷,等到曹操大軍到來,你想投降都來不及了!這句話似乎是諸葛亮在慫恿孫權投降,然而實際上是他的欲擒故縱,孫權果然中套,反問道:

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三國志

諸葛亮進一步指出劉備之所以不投降的原因以激起孫權戰意

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複為之下乎!——三國志

諸葛亮將劉備與古代齊國的壯士田橫進行對比,指出田橫不過是齊國一個普通的民眾,卻依然能夠寧死不降,何況劉備乃是漢室宗親呢?劉備乃是蓋世英雄,天下的民眾都仰慕劉備而爭先恐後歸附他,假如被曹操擊敗,那是天意難為,怎麽可能屈居曹操之下呢?這裡諸葛亮用的是激將法,孫權聽到諸葛亮這樣說,心想,憑什麽劉備就能夠堅決抵抗曹操,我孫權就要投降曹操,諸葛亮這是看不起我孫權麽?於是孫權咬牙切齒的說道:“我不能佔據整個吳地,又擁有十萬大軍,還受製於曹操,我已經決定該怎麽做了!

就這樣,諸葛亮成功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抵抗曹操,筆者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口才呀!諸葛亮與孫權對話的精彩程度,不亞於演義中的舌戰群儒!

參考文獻:

《三國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