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腦血管疾病要未病先治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的疾病統稱。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併發症多等特點。根據衛生部相關統計數字顯示,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將近300萬,佔全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對此,東城中醫院心腦血管疾病專家郝劍平稱,儘管中老年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但是該疾病、尤其是腦血管疾病,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郝劍平

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北京市名老中醫,禦醫之後,五代中醫世家。國家名老中醫「小兒王」劉弼臣教授入室弟子。從事中醫臨床近50年。擅長治療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頑固性頭痛、冠心病、眩暈、咳喘、糖尿病、高血脂、重度失眠、肝腎病等疑難雜症。

出診時間:周四上午

中老年人是腦血管疾病高發人群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正在飽受腦血管疾病的困擾,但是每當人們提及腦血管疾病時,大眾對該疾病並沒有一個十分清晰的認識。其實在中醫裡,醫生習慣將急性腦血管疾病統稱為腦卒中,也就是中風。「在中醫學裡,我們習慣將中風分為內風和外風兩種,所謂內風,即患者無法與他人進行正常的言語溝通,邪氣已經進入人體的經絡和臟腑;而外風是指患者已經出現了耳鼻眼歪等表現特徵。」郝劍平稱,與外風相比,內風要更為嚴重。

據了解,如今年齡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中風的高發人群,但並非所有的中老年人都是中風的高發對象。其中,身體素質不佳者;高血壓久治不愈者;長期鬱結於心、易失眠者;身體血液循環不暢者;膽固醇指數偏高者;痰濕體質者(痰濕即脾胃虛弱、濕氣較重);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有中風家族史者,都是中風的高發人群。郝劍平告訴筆者,有上述癥狀者一旦遭遇情緒不穩、急怒攻心等外界誘因時,極易引發中風。

所以保持穩定良好的生活狀態、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愉悅健康的心理狀態、適當的戶外運動,對於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來說至關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年齡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尤其注意飲食習慣,切記規律生活,不要暴飲暴食、熬夜晚睡。

開竅理氣是中醫治療關鍵所在

腦血管疾病的病灶位於人體的大腦部位,西醫認為,一旦患者罹患了腦血管疾病,則意味著此人的腦血管已經出現硬化,所以,預防腦血管硬化是預防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關鍵所在。

筆者通過郝劍平的介紹了解到,想要預防腦血管硬化,首先要補充人體正氣,像黃芪、黨參等中藥藥材,都是補充正氣的常用藥材。第二,補充完正氣以後,還要為身體補血,像中醫時常提及的四物湯,就是很好的補血湯藥,另外如八珍湯,也有補氣補血的良好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豬血、鴨血等食物也有補血功效,但是單純的食療只能對患者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應,食療沒有辦法代替藥品。第三,在補氣補血以後,醫生需要藉助如半夏白朮天麻湯等中醫湯藥,幫助患者健脾化痰(即消化掉人體血液裡的濁氣和痰濁),因為一旦人體內的濁氣聚集時間過長以後,它們容易對腦血管起到堵塞作用。第四,在健脾化痰以後,醫生接著需要幫助患者活血化淤,像中醫湯藥血府逐淤湯藥、水蛭等,都是活血化淤的良好食材。第五,活血化淤後患者還需進一步補肝腎,中醫認為腎器通於腦,一旦腎器出現問題,病症將直達大腦。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補腎呢?是先補腎再養肝、還是補腎養腎同時進行,這一點還需因患者實際情況而異。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認為補腎分為補腎陽和補腎陰,補腎時應注意陰中求陽、陽中求陰,要陰陽調和,切勿過猶不及。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開竅理氣。郝劍平稱,一般情況下,他會採用具有芳香化濕療效的中藥幫助患者理氣化濕,刺激大腦神經,幫助患者儘快恢復大腦功能。

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需未病先治

然而對於腦血管疾病而言,預防比診治要更為重要。所謂預防,即未病先治。那麼都有哪些人需要未病先治呢?

郝劍平表示,人至中年以後、身體體質逐漸下降的人群;有高血壓家族史、或者本身罹患高血壓的人群;日常生活中經常無意識流口水的人群;有頑固性頭疼的人群;失眠多夢、睡眠品質差的人群;罹患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有頑固性便秘的人群,都需要未病先治。

一些人對自己身體出現的某些表象特徵不夠重視,例如頑固性便秘,有些人就會認為這是小事,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們的臟腑功能會相對減弱,再加上有些人生活沒有規律、飲食結構不夠合理,就可能會出現便秘的情況,便秘時為了排便人們往往會愈發使力,這時就會造成人體內負壓增高,如果此人的血管本身就比常人偏脆,那麼他的血管就會有爆裂的風險。

郝劍平強調,防治腦血管疾病的根本就是做好動脈硬化的預防工作。中醫治未病就好似在做一道加減法,不是遇到血壓高的患者,就要讓患者服用降壓藥;遇到眼睛乾澀不適者,就要讓其服用明目葯。對於中醫而言,我們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特徵辨證施治、對症下藥,而不僅僅是標準化地治療腦血管疾病。

北京晨報記者祝鳳嵐

-小貼士

預防心腦血管病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飲食

限制過多熱量的攝入,多吃粗糧食物,以增加人體內複雜糖類和纖維素的含量。並且對於糖分的總攝入量應該保持在60%-70%之間。限制脂肪的攝入,可以適當食用少量的瘦肉、家禽或是魚類,並且脂肪的總攝入量應該保持在30%以下。限制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要保持在300毫克以下,盡量不食用動物內臟,因為動物內臟屬於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些動物內臟中的膽固醇含量甚至超過了3000毫克。控制蛋白質,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含量也不宜過高,可以通過牛奶、優酪乳、魚類、豆類等食物中獲取。

2.適當運動

運動量減少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因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適當運動,但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一般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晨練,因為睡眠時,人體各神經系統處於抑製狀態,活力不足,晨起時突然大幅度鍛煉,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不宜在冬季運動,冬季由於氣象寒冷,血管容易收縮或發生痙攣,會使血管變得很細,引起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3.心情愉悅

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鬱,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可通過下棋等方式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

4.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