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師資少、課程標準化難,大語文是“風口”還是噱頭?

從年初騰訊企鵝輔導發布“魔幻三傑生態化大語文”,到主營在線語文教育的“雲舒寫”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作業幫宣布推出未來文學院,再到“一起學語文”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今年以來大語文賽道隨同季節變化一路走熱,而近日竇昕擔任立思辰總裁的消息則將大語文熱推送了一個高潮。

一時間,邊緣化多年的語文培訓受到資本與教育企業、創業者的關注,大語文“風口”論、“大語文重回C位”的聲音此起彼伏。

熱潮之下,也有一些業內人士進行了冷思考。

在教育投資人張肖磊看來,政策利好確實有利於語文課外培訓行業,尤其是應試語文的發展,但影響有限;大語文的發展沒有想象的那麽快,更沒有可能爆發。張肖磊不僅不認為大語文是一個風口,更指出相較於近年興起的數學思維和編程教育,不以應試為目標的大語文是一個更為小眾的賽道。究其原因,大語文屬於素質教育範疇,偏興趣培訓類,它的出現能滿足部分學生和家長的需求,但不是一個主流的需求,市場空間沒有那麽大。

資深教育從業者、投資人徐華認為,大語文業績表現的爆發性與投資人的期待存在偏差,這會使資本對大語文保持著審慎態度。

不過,拚圖資本聯合創始人王磊認為,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相關市場需求也會越來越多。但他也同時指出,大語文難標準化、對師資要求高是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2018年立思辰收購中文未來、中文未來做出業績對賭承諾後,就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語文老師不容易複製,難以靠培訓“生產”出批量的老師,這會影響到立思辰大語文的擴展;另一方面,大語文的需求是相對小眾的,難有爆發性的業績增長就意味著中文未來難以通過大語文完成承諾業績。由此,該業內人士認為,竇昕與中文未來要兌現承諾,可能只能通過擴張發展以應試為目標的常規語文。

被捧上C位的大語文到底是“風口”,還是噱頭?大語文未來之路該怎麽走?

熱鬧之下小眾的大語文

大語文是一個炒得很熱但並沒有權威定義的一個概念,也並不太為一線城市之外的師生、家長所知。

就目前而言,大語文可以理解為是傳統語文的泛化,所涉及內容包括文史哲甚至地理等相關領域,比一般校內語文更有趣味性。

很多行業是隨政策興起的,在張肖磊看來,大語文這個“風口”也是靠政策的東風形成的。

所謂利好政策,青桐資本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2013年北京市教委關於中高考語文提分的征求意見稿,帶動了大語文補習熱;2014年新高考改革推動語文成為高考中區分度最高的科目;2017年新高考改革進入錄取階段的第一年,考試難度的加大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了語文的重要性在提升。

“對政策一定要敏感。”這是很多投資人,包括教育行業的創業者的“執念”。一些人就是在這種“執念”與敏感下采取了行動,有投資人投了大語文,有些創業者則創辦了大語文培訓機構,教育巨頭也開始試水大語文。

立思辰實控人池燕明此前放言,英語造就了新東方,數學造就了好未來,而大語文未來一定會造就立思辰。

未來網記者注意到,除立思辰外,新東方、好未來、滬江、卓越教育、龍之門、一起教育科技,甚至騰訊都對大語文領域進行了布局。此外,去年“席讀”完成了800萬元Pre-A輪融資,今年“雲舒寫”獲高瓴資本領投近億元B輪融資。

熱鬧之下,大語文市場到底有多大?

在接受未來網(教育公眾號ID:newsk618)記者採訪時,張肖磊指出,大語文偏興趣類,且現實中家長在排優先級的時候,大語文可能是被排在英語、藝術甚至編程教育等之後的,因而滿足的是市場上的小眾的需求。

張肖磊的說法似乎可以從校內語文老師那裡得到佐證。

日前,一名在西北某城市的一所省級重點高中從事多年語文教學的老師范敏(化名)告訴未來網(教育公眾號ID:newsk618)記者,去校外參加語文或者大語文補習的學生基本都是喜愛閱讀、善於思考,語文成績好的,這種補習更像是興趣使然。語文成績差的學生反倒少有人去參加課外補習。

范敏還感慨,不管是學校領導還是學生,都把語文看得比物理化、英語等看得更輕,原因就在於,對於學生而言,短期內學不學習語文,對語文的考試成績的影響不太大。

難題待解,竇昕如何完成對賭業績?

而對於大語文賽道的投資人和創業者而言,要面對的不只是需求較小眾的問題,師資要求高,課程標準化、體系化難等也是必須越過的幾座山。

在“家長幫”上,網友“xhmm2004”發帖講自己對大語文的看法時提到,讀二年級的孩子在某培訓機構上大語文,陪娃兒上了幾次課,感覺和想象的不太一樣,“首先教材感覺比較泛泛,比如宋詞在一次課,兩個小時內就要學完。主要講的是一些文學常識,比如宋詞的形成,宋詞的特點,宋詞的流派代表人物。最後在講講蘇軾的水調歌頭要求背誦,下課的時間就到了。”

貼文中,該網友還提到,一個班20多名學生,老師主要按講義講,拓展不多,且“對學生要求比較嚴格,或者說是有點缺乏耐心”,更像公立學校。

在該平台的另一篇貼文中,網友“匯知園”更是表示,和孩子一起去試聽大語文課程後因為實在受不了了,靜悄悄逃離。

這說明,一些大語文產品給家長的大語文“初體驗”不佳。然而,這可能並非個性問題,而是共性問題。

武漢市語文名師董尚元此前曾寫文章稱,滿懷希望地考察了市面上的不少大語文項目,沒有期待中的驚豔,卻看到了狂熱與躁動下的亂象叢生,以及背後資本逐利的猙獰面目。他感歎“語文受重視,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卻被不少‘歪和尚’念成了歪經。”

他發現的問題在於:課程虛胖,將大學的文學課程空降到小學;教學浮誇忽悠學生,“原本清純可愛的鄰家妹妹硬是被資本打扮成了濃妝豔抹、搔首弄姿的‘失足女’,到處招呼‘客人’,尋求加盟。”

而大語文的走偏,除了受到資本的影響,可能跟其自身特殊性也有關。

張肖磊就提到,師資上,能講好大語文的老師很少,不是每個老師都有好的文學功底和底蘊,而且大語文老師難以像數學那樣對老師進行標準化的培訓、複製。

此外,雖然課程的標準化是很多機構、包括大語文機構都在做的一件事,但是大語文課程的標準化會比其他學科更難。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18年立思辰收購中文未來時簽訂的對賭協議,中文未來2019至2021年度實現淨利潤需分別不低於1.3億元、1.69億元和2.1億元,若年度業績未完成,竇昕須進行補償。

業內人士分析,中文未來創始人、立思辰新任總裁竇昕要完成對賭業績,必須要擴張。這一點立思辰公司2018年年報也有所體現——“力爭2019年大語文業務區域擴大到40個城市,基本實現全國主要城市大語文業務的全覆蓋;達到直營教學中心150個,加盟連鎖教學中心150個。”

從6個城市擴展到全國40個城市,師資首先就會是個問題。有業內人士告訴未來網(教育公眾號ID:newsk618)記者,純靠大語文可能難以維持機構運轉,更別說實現大規模盈利。竇昕要完成對賭業績恐怕只能在靠需求相對較大的以應試為目標的常規語文,而非發散式的大語文。

但真若如此,立思辰大語文怕就名不副實了。

大語文是風口還是噱頭?

被推上“C位”的大語文是風口還是噱頭?

對此,業內人士看法不一,認為大語文是風口者,判斷依據基本是,高考改革對學生語文素養、閱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

但目前業內還有一個普遍性觀點是,由於大語文經過短期的學習難以看到效果,因此很難吸引到很多的家長,續費率不會太高。

徐華還指出,語文對學生的文化底蘊要求比較高,拉分程度跟數理化等學科有很大區別,語文並不容易成為一個拉分的大戶。這一點無疑會影響學生的選擇與家長的買單意願,而資本天生帶有逐利性,追求企業快速成長以便快速套現,因此大語文業績表現的爆發性與投資人的期待存在偏差,這會使資本對大語文保持著審慎態度。

張肖磊也認為,大語文滿足的是小眾需求,市場不會太大,相比一同被推上風口的數學思維和編程教育,進入大語文的資本並不多,而這無疑也會影響大語文賽道的發展。

大語文的尷尬還在於,大語文概念在一線城市接受度比較高,但二三線城市很多家長還沒聽過。生活在西北的范敏就表示,她周圍很少有人知道大語文這一概念,只是有一些校外培訓班教授的課程可以歸入大語文範疇。而未來網(教育公眾號ID:newsk618)記者在隨機調查中發現,即使在北京,也有很多家長並沒有聽過“大語文”這一提法。

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大語文負責人李林也曾表示,“不是所有家長都認可大語文的概念和理念,目前市場還需要被教育,這個過程怎麽也要一兩年。”

大語文未來之路該怎麽走?

“可以開大班課或者錄播課,但不適合開小班課。”張肖磊認為,同樣數量的學生下,開小班課需要更多的老師,一旦規模擴大可能無法保證師資水準。

不過,徐華認為,通過互聯網教育方式能解決適合教大語文的老師少的問題,但並不能完全解決現場授課環節的一些需求點。

張肖磊和徐華都提到,大語文機構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不是短期內一蹴而就的。投資大語文後,投資人需要更加有耐心地陪企業一起成長。

而從提升學生關鍵能力、提高人才素養的角度來說,徐華認為,外界的教育機構能給予孩子的應該是激發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寫作習慣,作用是次之的。學校和家庭應該擔起責任,做好孩子相關方面習慣、興趣的培養。

來源:未來網 作者:程婷 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