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能喝酒的人,就一定抗麻藥嗎?

不賣關子,直接給答案:不一定!

這時候,某些酒神級的小哥不服氣了:抗麻藥!

不爭辯,上證據!

目前,臨床上常用於各類手術的麻醉方式主要有:

1.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潤麻醉、區域阻滯麻醉和靜脈局部麻醉。

2.局麻+強化,這種麻醉以局麻為主要起止痛作用,輔助藥物產生鎮靜及輔助鎮痛效果。

3.針葯平衡麻醉,這是近些年中國麻醉學者對針刺麻醉的全新定義,不過臨床還未普及應用。

4.部位麻醉,包括神經及神經叢阻滯麻醉。其中頸叢阻滯、臂叢阻滯及上肢神經阻滯、腰骶神經叢阻滯及下肢神經阻滯、會陰神經阻滯、交感神經阻滯、腦神經阻滯和軀乾神經阻滯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

5.椎管內麻醉,包括珠網膜下腔阻滯(腰麻)、硬膜外間隙阻滯及腰硬聯合麻醉,常用於中下腹部的各類手術。

6.基礎麻醉,目前常見的是直腸注入麻醉和肌肉注射麻醉。

7.全身麻醉,主要分為兩大類:非氣管插管全麻和氣管插管全麻。其中非氣管插管全麻又分為吸入全身麻醉和靜脈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全麻包括普通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和雙腔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方式千千萬,但是按照其麻醉範圍看,主要分為兩大類:全麻和局麻。有的人說,麻醉方式怎麼可能千千萬?確實有的。截止目前,單純從麻醉技術角度已不止幾十種,麻醉藥物更是多達幾十上百種,而不同的麻醉技術或者麻醉藥物的不同組合都應算作一種麻醉實施方案。所以,說麻醉有成千上萬種是不誇張的。

那麼,兩大類中,哪種與喝酒有關呢?

還是不賣關子,直接上答案:截止目前的研究,未發現局麻與酒量有直接相關性。

首先看局部麻醉的概念:是指將局麻藥應用於身體局部,使機體某一部分的感覺神經傳導功能暫時被阻斷,運動神經傳導保持完好或同時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滯狀態。打個比方,神經傳導好比電線,局麻藥的作用就是暫時將電閘拉開,理論上不可能有電流通過,燈泡也不會亮。

有的人會說,不對!我親自體驗過,確實疼!

這得從影響痛閾的相關因素說起:

痛閾的概念,就是能引起疼痛的刺激大小。

每個人的痛閾都是不同的,只能相對接近。有的人痛閾很低,稍有刺激便會感知疼痛。除客觀刺激強度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以外,年齡、精神因素及受教育程度等都是影響痛閾的因素。比如,小孩的痛閾可能就比成人低。受到同樣的刺激,小孩子會忍不住。經過麻醉醫生長期的臨床觀察,受教育程度越高,痛閾可能越低。比如,醫生和教師在手術台上比較緊張。而過度緊張也會降低痛閾,只需要很小的刺激,便會感知疼痛。

再看全麻,全麻是非常複雜的麻醉方式。可以這樣說,截止目前人類仍走在破解大腦秘密的路上。那麼,既然大腦未被破解,顯然各種理論都不能絕對成立。

雖然我們對大腦還有很多未知,但是實施全麻過程中,有很多現代化的檢測設備可以很好的保障了麻醉的安全性和不同人活手術對麻醉深度的不同需求。

具體可解釋為,無論什麼樣的體格或者手術,麻醉深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麻醉醫生在手術中隨時調整麻醉藥物種類和劑量,以保證麻醉深度在一定範圍內。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某些酒量大的人確實比較抗麻藥,需要較多的藥物才能達到預期的麻醉深度。但是,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分析得出,酒量大抗麻藥的人多數為年輕人、經常喝酒的人、經常體育鍛煉的人或肝功能非常好的人。

從醫學上也可以解釋這些現象:

肝功能好的人,肝葯酶的活性較好,對麻醉藥物代謝能力很強。在有或無酒精的影響下,都可能比較抗麻藥;

年輕人或者經常體育鍛煉的人機體代謝非常旺盛,也可能表現為抗麻藥;

經常喝酒的人,肝臟產生的乙醛脫氫酶相對較多,對酒精有很強的代謝能力,但是這種情況不定抗麻藥!

當肝臟還處於非常健康的情況時,可以非常輕易將有毒物質、藥物或者酒精代謝掉。一旦肝臟感染各種肝炎病毒或發生肝硬化,其解毒能力大大下降。雖然仍然很能喝,但已是強弩之末,隨時崩塌。因此,在臨床上,麻醉醫生也會經常遇到這類能喝酒但又不抗麻的病人,甚至其身體恢復速度還不如正常人。

因此,能喝酒的人,不一定抗麻藥!

最後,也勸誡大家:飲酒傷身!經常過量的飲酒,對健康影響非常大!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