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何不取劉禪而代之?

  《三國志》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了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說,劉備臨終的時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遠勝曹丕,我去世之後,如果能輔佐劉禪,你就好好輔佐,如果他爛泥扶不上牆,你可以取而代之。正是因為劉備的這番話,他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才傳為了一段佳話,至今令人豔羨。

  不管是論資歷,還是論能力,亦或是論功勞,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取代劉禪而自立,都不為過——自公元208年,他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隆中,並為劉備設計三分天下開始,一直到劉備去世,他一直忠心耿耿,為蜀漢的建立與發展而付出,可謂受命於危難,而且數次力挽狂瀾。另外,不管是在政務上,還是在軍事上,他都有較大的成就,在劉備去世之後,堪稱蜀漢的頂梁柱。

  劉禪則是大多數口中,扶不起的阿鬥,拋開其他不談,他寵信宦官黃皓,最終導致亡國一事,以及樂不思蜀的笑談,便足以令人嘲笑和鄙夷。那麽,諸葛亮為什麽沒有聽從劉禪的遺囑,“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呢?誠然,諸葛亮本身的忠義,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小編認為,他最終沒有篡權,不僅是因為不想,還因為做不到。而他之所以做不到,則主要是因為以下人物的存在。

  一、趙雲

  趙雲原本在公孫瓚麾下效力,後來得到了劉備的賞識,被劉備挖了牆角,許下了“終不背德也”的誓言,後來加入劉備軍,成為了劉備麾下最受倚重的大將之一。甚至,因為太過信任他,劉備曾放心讓他以外臣的身份,為自己掌管內務。而趙雲也果然一生忠於劉備父子,從無二心。試想,如果諸葛亮敢圖謀不軌,趙雲會作何反應呢?所以,有他在,諸葛亮大約是沒有膽量起異心的。

  二、魏延

  提起魏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腦後有反骨的小人”、“降將”等標簽,其實不然,魏延不但在諸葛亮死後,沒有萌生異心,他加入劉備陣營,也不是以降將的身份——魏延是新野人氏,出身於劉備的私兵,在入川之戰時,因為表現驍勇,得到了劉備的賞識和提拔。正是因為劉備有慧眼,原本身份低微的他,利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從一個身份卑微的小角色,一躍成為了蜀漢門戶漢中的守將,官至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令“一軍盡驚”。

  劉備對他的提拔之恩,估計魏延沒齒難忘,再加上他在北伐時,便一直對諸葛亮不太服氣,因此只要有他在,諸葛亮若想迫劉禪讓位,他絕對與諸葛亮誓不兩立。而他的驍勇,正是諸葛亮忌憚的。

  三、李嚴

  李嚴後改名李平,曾先後效力於劉表、劉璋和劉備,一向有能乾的名聲。劉備入主益州之後,大力打壓益州派,李嚴作為一個降將,不但沒有被為難,還被委以重任,甚至與諸葛亮一起,成為了劉備的托孤重臣。雖然,他後來曾寫信,勸諸葛亮更進一步,但是從一開始,他就是劉備用了牽製諸葛亮的存在,後來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他也拖了諸葛亮的後腿,如此看來,諸葛亮就算有纂權之心,也要先擺平和安撫好李嚴,此事並不容易完成。

  四、劉琰

  提到劉琰,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他是劉備在豫州時的從事,雖然擔任武將,卻並非大將,反而更擅長應酬。更厲害的是,此人僅憑借過人的口才,贏得了劉備的厚愛,一度官至車騎將軍。雖然他先因得罪魏延,被諸葛亮從前線遣回了後方,之後又因為毆打妻子被處斬,看似無能,但是如果諸葛亮真有異心,他一定能夠調動輿論的力量,讓諸葛亮吃盡苦頭。

  五、劉禪

  除了上述重臣之外,劉禪本身也不容忽視,雖然他在大多數人心目中,都是一個無能的昏君,諸葛亮把持朝政的時候,也曾說過“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之言,但是他並非真正的草包,反而是一種隱忍。而且除了晚年,因為寵信黃皓而誤國之外,他大多數情況下,都算是一個明君,而且分權製衡,逐漸親政的過程中,顯露出的政治手段並不稚嫩。如果看來,如果諸葛亮不爭,他大約也就樂得輕閑,如果諸葛亮沒有分寸,硬要肖想不該肖想的地位,劉禪大約也不坐以待斃。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