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輩子做夢都想“一鍵消除”的TA,竟是你的【抗老友軍】!

Artist:Franz Xaver Winterhalter

這是我們【回歸科學】專欄的第8篇。

回歸本質,講講科學

這是一個明知比普通文章更耗時費力、閱讀量一定很慘,但我們卻執意要寫的系列。

正因為大家都不喜歡理論知識,人人都隻愛簡單粗暴的“買它買它”,所以你永遠無法在個體差異巨大的護膚工作上,實現【快準狠】的精準剁手。就算買錯了,你都不知道錯在哪,下次繼續掉進同一個坑。

所以這個系列,我們回歸護膚最基本的問題,力求用硬核的科學方式,幫你建立起【自己的護膚知識體系】。我們相信,只要你能耐心的看完,這些很少涉及具體產品的文章,反而能讓你更加遊刃有余地【買買買】。

“美白,是亞洲菇涼一生的追求”——這句話應該不為過。在“一白遮百醜”的審美文化下,【黑色素】成為了很多女性這輩子都想從身體裡一鍵清除的對象。

今年是魔幻的2020年,不只有“新冠”,還有受全球範圍內的“種族不平等爭論”影響的“美白護膚產業”。從6月開始,已經陸續有強生、歐萊雅等知名日化企業,宣布停售“美白產品”。

雖說在巨大的亞洲市場面前,我是不覺得美白產品會真會就此消失,但今後知名品牌在廣告宣傳話術上,想必會更加謹慎,盡量避免直接指向“膚色變白”的宣傳語。這就對普通消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越來越隱晦的產品宣傳中,

精準選出適合自己的【美白護膚品】?

這就需要你:對【美白】相關的硬知識有一定了解!伸手黨已經很難靠“課代表總結”就實現精準的買買買了~

美白:從還沒看到【色斑】開始

黑色素(melanin),是一種能使膚色變暗的生物色素,包括【真黑素】和【褐黑素】。它們都是由【酪氨酸】經過一連串化學反應所形成,並以聚合的方式存在。

▲黑色素(Melanin)的化學結構

黑色素並不都是“黑色”的,【真黑素】是棕黑色/深色不溶性聚合物,而【褐黑色】卻是“紅黃色“的可溶性聚合物。

【黑素體】是黑色素合成的特定場所,位於黑素細胞(melanocyte)內,而【黑素細胞】位於人體表皮基層。

在【黑素細胞】中,【酪氨酸】經【酪氨酸酶】作用,羥化生成【多巴】;後者經氧化、脫羧等反應轉變成【吲哚醌】;最後吲哚醌聚合為【黑色素】。

▲ 黑色素形成過程中的化學反應(文獻[1])

黑素細胞中產生的【黑色素】,並不會立刻就讓你“變黑”。事實上,這只是黑色素代謝過程的【第一階段】。雖然【黑色素】已經開始產生,但肉眼看不到它。

在【第二階段】,生成的【黑色素】會從【黑色素細胞】轉移到鄰近的【角質形成細胞】。

在【第三階段】中,【黑色素顆粒】在【角質形成細胞】內會進行整合、聚集和降解。最終膜內的多個【黑色素顆粒】會變成單個分散的顆粒,隨角質代謝一起脫落。

▲(a)電子顯微鏡下的黑色素體聚集在角質層細胞核附近

(b)黑色素體在皮膚表皮層細胞中的生成和轉移示意圖(文獻[2])

在【黑色素顆粒】的生成、轉移與降解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都可以影響【黑色素】的代謝,從而導致皮膚顏色的變化。

說人話

想必很多童鞋已經暈了,簡單粗暴的講:

【黑色素】的形成,可以看作一個【氧化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擔任最重要角色的是酪氨酸酶(tyrosinase),細胞中【酪氨酸酶】的濃度越高,越容易產生【黑色素】。

【黑色素】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等最終浮現到皮膚表面、肉眼可見時,它已經經歷了漫長的生成+上移+代謝過程,而有效的【美白】,就是在這一步步的生成/上移/代謝過程中,利用各種功效成分進行乾預/還原。

但也正因如此,想解決表皮可見的【色斑】,只靠外塗產品已經很難,往往需要醫美+口服用藥+外塗聯合治療。因為你看到的只是深扎在皮膚深層的冰山一角,就算是醫美中“暴力”的剝脫性雷射,也要面臨去掉了表層色斑,深層又繼續浮現上來的“反彈”問題。

所以說,美白,要從你還沒看到【色斑】就開始(黑色素聚集還沒上移到皮膚表面)。

讓你變黑的,不止紫外線

膚色,是由細胞中的【黑色素】、【類胡蘿卜素】、及【血紅蛋白】共同決定的。所以我們在“美白專題文”中也寫過:

提亮膚色,不是只有“去黑色素”一條路。時光機

一提“皮膚變黑”,很多童鞋都可以說出一長串“理論”,靠譜的如“紫外線”;忽悠的就是“醬油”“醋”……但其實,皮膚色素的調節機制非常複雜,以至於科學界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定論(成熟的科學研究,真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當皮膚中【黑色素】產生過多時,就會形成沉積物,使膚色變黑/長色斑。因此,所有種族的人,都會出現“皮膚變黑”的情況,只是難易程度不同。

白皙膚色/小麥膚色,

【黑素細胞】一樣多

你一定會以為,我們比歐美白種人擁有更多的【黑素細胞】吧?

還真不是這麽回事。

科學研究表明,無論是黃種人、白種人、還是黑人,雖然膚色深淺有顯著差異,但大家體內產生【黑色素】的【黑素細胞】,數量都差不多。

之所以會有白皙膚色、小麥膚色這樣明顯的膚色差異,是因為某些人的細胞生成【黑色素】的活性更高,所以產生【黑色素】的種類和數量也更多。

一項針對“【膚色】和皮膚細胞中【絡氨酸酶活性】”的研究表明:“深膚色”皮膚細胞中的絡氨酸酶活性,要高於“淺膚色”;同時“深膚色”的皮膚細胞也產生了更多的【黑色素】(媽媽數量相同,但孩子卻更多)。

▲深色和淺色皮膚中,絡氨酸酶的活性比較(文獻[3])

所以某些人特別容易變黑,而有些人就更加耐曬。這些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可以說,在無“外援”的幫助下,“曬不黑”真的是一種天賦!

做足防曬,仍然黑了/長斑了?

【黑色素】的形成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響。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紫外線(日曬)】:

紫外線照射會導致【角質細胞】分泌刺激【黑素細胞】的化學物質,從而導致皮膚中【黑色素】沉澱的增加,你會看到自己【變黑】了;而當皮膚中的【黑色素】不規則堆積時,就會出現【曬斑】。

但紫外線不是唯一的致黑元凶,很多童鞋說:“我明明沒曬,為啥黑了?長斑了?”,其實【荷爾蒙變化】【藥物影響】和【過敏反應】,都會影響黑色素的分泌:

許多女性在懷孕期間都會有明顯的【色斑】和皮膚變黑,這就是激素波動引發的。

避孕藥、激素替代療法、或其它原因導致的激素分泌波動(比如所謂的“內分泌失調”),都可能引起膚色變黑/色斑。

但在這種情況下的變黑/長色斑,很可能是暫時的,許多人會隨著激素水準的恢復正常,膚色和色斑逐漸減淡。所以,有【妊娠斑】的新手麻麻不要著急,給它時間,做好防曬,往往可以自行減退大部分。

▲章子怡16年生子後的妊娠斑(or曬斑)格外扎眼,17年參加綜藝則恢復了白淨(當然,化妝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我斑了”“我裝的”)

壞消息一:

亞洲菇涼,更容易“變”黑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顯示,深色皮膚中的【黑色素】含量更高。而且這些【黑色素】會分布在皮膚的所有層中,儲存時間也更長。

與此對應的,淺色皮膚中的【黑色素】含量比較低,降解更快,產生的黑色素主要儲存在皮膚表層(鱗狀細胞),而很少儲存在皮膚深層(基底層)。

▲不同膚色細胞中黑色素的含量(文獻[18])

由此說來,我們亞洲菇涼雖然一生追求“白皙膚色”,但從先天皮膚基因來講,可以說在追求【美白】的路上,我們並沒有先天優勢,甚至還有“短板”。

▲鑒茶達人顧佳在成為“人間過綠器”之前,可能先去過濾了一下黑色素?

壞消息二:

亞洲菇涼,更容易被紫外線影響膚色

在所有會激活【黑色素】的因素下(紫外線、激素水準、炎症、過敏等),我們亞洲菇涼都更容易出現色斑/變黑。

在紫外線照射下,不同皮膚類型對於【曬黑】和【曬傷】的反應非常不同:

1975年,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皮膚科醫生Fitzpatrick,首次提出“皮膚分類”的概念。Fitzpatrick根據“皮膚經一定劑量的【日光照射】後產生【紅斑】還是【黑色素】及其程度”, 將皮膚分為沿用至今的【Fitzpatrick皮膚分類系統】。

我們特意把中國菇涼的狀況,用紅色標注出來

▲不同皮膚類型在紫外線作用下的變化

說人話

膚色越淺,越容易【曬傷】,但不容易【曬黑】;

膚色越深,越不容易【曬傷】,但很容易【曬黑】。

▲光照後,DNA光化產物 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s (CPD) 在不同膚色中的含量。CPD含量的增加說明皮膚DNA損傷的增加。熒光檢測結果表明,光照後【白色皮膚】中的CPD含量明顯高於【亞洲黃色皮膚】和黑種人。(文獻[18])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曬黑】指的是皮膚表層【黑色素】總量增多,但其具體是以【曬斑】,還是以【膚色變黑】來表現,目前還沒有明確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紫外線照射會引發皮膚【局部炎症】,從而導致局部【色素沉積】,形成【色斑】。這對於更容易“在炎症後出現色素沉著”的亞洲菇涼來講,肯定不是個“好消息”。

而皮膚敏感的亞洲菇涼,就更需要注重【防曬】,不然很可能曬黑+曬斑同時發生。

【黑色素】對皮膚的保護 vs 傷害

好消息一:

黑色素——讓你不那麽容易【曬老】

咱們的菇涼啊,一提起【黑色素】都是厭惡到牙癢,恨不得一個不剩的全部從身體裡清除掉;只要聽到“去黑色素”,就認定“一定是好事”。但你可知道,【黑色素】可能是在默默的保護著你?

日常生活中,皮膚會反覆暴露於【紫外線】下(UVR),【紫外線】會影響許多細胞的功能和存活,並被認為是【皮膚癌】的主要誘因。

科學界的傳統觀點認為:【黑色素】的產生、皮膚色素的沉積,其實是最重要的光保護因子(減少紫外線下的皮膚傷害),因為【黑色素】除了起到紫外線吸收劑的作用外,還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此外,【黑色素】積累的增加,可以保護表皮細胞的DNA免受紫外線傷害和葉酸的分解。這也就包括抵抗【光老化】——所以我們雖然比歐美白種人更容易【曬黑】,但卻更不容易【曬老】!

好消息二:

你的膚色,自帶SPF值

曾經有科學研究,通過實驗模擬估算了【深色皮膚】和【淺色皮膚】的防曬系數:

結果顯示,【深色皮膚】即使什麽都不塗,也自帶約SPF 13.4的防曬系數,而【淺色皮膚】的防曬系數僅為SPF 3.3。

同時,許多“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膚色較深的人,與白皙膚色的人相比,【深膚色】的“皮膚癌”發病率更低

白種人皮膚癌的發病率高達有色人種的70倍。主要原因被認為是【深色皮膚】中【黑色素】增加、和【黑素體】分散範圍更廣,可以更有效的吸收和分散【紫外線】,從而為皮膚提供光保護。

▲不同種族的皮膚癌發病率 (文獻[13])

這樣看,菇涼們與【黑色素】之間,簡直就是“你虐【黑色素】千百遍,它愛你如初戀”啊~

但也可能互相傷害:

影響VD合成

儘管【黑色素】對於皮膚有【光保護】作用,但紫外線異塵餘生也會產生活性氧和氮,從而激發【黑色素】中的電子,這種能量也可能會導致DNA損傷。

所以總的來說,在科學界,黑色素對皮膚的【光保護 vs 傷害】仍存有爭議。美國耶魯醫學院從事皮膚癌研究的Dr. Doug E. Brash曾說:“皮膚上同時發生了兩個對立的事情——黑色素保護著你的同時,也可能損害了你。”

【黑色素】沉積對人體負面影響的討論,主要在於會影響人體中至關重要的微量元素——VD的產生。表皮是VD合成的部位,適量的日曬(UVB)是促進VD生成的最主要手段;然而,過多的【黑色素】也可能反過來干擾VD的產生。

雖然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深膚色】會因為【黑色素數量更多】,更容易導致VD不足。但對於我們本來就【防曬】防到近乎“不見光”的菇涼們,關注VD缺乏,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完全不曬——不行!但曬多了——也不行!

為了防止VD不足,醫學上一般建議每天選擇在非正午時段在戶外接觸陽光(UVB)15分鐘(隔著玻璃/窗戶不管用),以確保體內合成足夠的VD。

而我們則更推薦完全不需要曬臉的“聰明曬太陽法”,幾乎每年都拿出來說一遍,再次強調,和日常【防曬】一點都不衝突!時光機

貌似和【美白】沒關係的

“美白要素”

提到【美白】和【去黑色素】,【防曬】就不必多說了,儘管防曬並沒有直接干擾已生成的色斑,但它可以阻止【黑素細胞】產生【黑色素】的關鍵觸發因素——紫外線異塵餘生、限制日曬後出現的紅斑。

但還有很多雖然聽上去和【美白】沒什麽關係的護膚訴求,關係著你【美白】大業的成敗

抗氧化:

一切美白產品的保底

使用【抗氧化劑】,通過清除色素沉著的前體【自由基】, 可以干擾【黑色素】的產生。

比如,像VC這樣的經典抗氧化劑,本身也兼顧美白訴求,可以在黑色素形成的氧化步驟中充當還原劑,從而抑製黑色素生成。

研究表明,VC可以在【酪氨酸酶】活性位點與【銅離子】相互作用,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在黑色素形成的過程中,把“黑化”了一半的【多巴醌】還原,返回到【多巴】,來減少黑色素的沉積。這種還原能力,是常用成分中最強的。

▲VC(ascorbic acid)的濃度對於UVA激發過的 G361 細胞中黑色素含量的影響(文獻[16])

所以,雖然VC對於肉眼可見的【色斑】的淡化能力有限, 但VC屬於一切美白產品的【保底成分】。不管你用什麽“美白精華”,都應該搭配一個含有【VC的抗氧化產品】。

抗炎:

亞洲菇涼最該關注

皮膚【抗炎】,也對防止【黑色素沉澱】產生很積極的作用。

亞洲人的膚色屬於【Fitzpatrick 皮膚類型】中的III 到V型。研究表明,相對於白種人,我們的皮膚類型更容易在【炎症】後出現【色素沉澱】(Post 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PIH)。

而且亞洲人的皮膚衰老,就是從【色素沉著】開始的,時光機

【炎症後色素沉著】這種色素變化過程,在亞洲黃種人等“有色皮膚”上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都更高。所以美國的大多數皮膚科都不太敢給亞洲人做【雷射祛斑】等可能引發皮膚深層炎症的項目(往往會更推薦“果酸煥膚”)。

預防+治療最不易察覺的【慢性炎症】,時光機

去角質:

有用,但不治本

對於已經上移到皮膚表面的【色斑】,增加角質細胞的更新代謝,可以幫助減淡肉眼可見的表面色斑,使膚色變明亮。

但我們認為這屬於“治標不治本”的思路,並沒抑製/減少黑色素的新生,也沒干擾【黑色素】的轉化/上移。

況且,皮膚本身就具有角質更新的能力(今年曬黑了,只要你注意防曬,給自己幾個月,是可以“捂白”回去的)。人為加速“老廢角質的剝脫”,掌握好頻率,偶爾作為“密集護理”用一下沒問題;但如果長期每日使用(或錯誤使用),就很容易對皮膚屏障造成損害,導致更容易產生【炎症】,進而出現更多的【色素沉著】。

所以,雖然“去角質”是美白的表層路徑之一,但我們自己並不喜歡“強調角質代謝”的美白產品。

只是由於效果更加肉眼可見,所以絕大多數美白產品中,都會添加去角質成分,如果再加上那些隱藏的去角質產品一起用(某些肌底液、抗老產品、祛痘產品),就很容易給屏障造成負擔了,一定要克制地使用。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的美白產品雖然一直在選品,但到現在也還沒選到的原因。

說人話

每個人的身體都在不斷產生【黑色素】,其數量主要由遺傳決定。

與白種人的皮膚相比,亞洲人的皮膚類型,有更高的【黑色素】生成活性:

所有可以激活【黑色素】的因素(紫外線、激素水準、炎症、過敏等),都能讓亞洲皮膚更容易出現色斑/變黑;

在紫外線照射下,也會更容易被【曬黑】;

更容易在皮膚產生【炎症】後出現【色素沉澱】。

所以說,

在追求【美白】的路上,

我們並沒有先天優勢,

甚至還有“短板”。

亞洲皮膚難,亞洲菇涼更難:對於女性來講,“激素分泌水準波動”導致的膚色變化,極其常見。懷孕、避孕藥、各種原因導致的激素分泌波動,都可能引起【色斑】和【變黑】。但這種由【激素水準】引起的膚色變化,可能是暫時的,會隨著激素水準的恢復而變化。

【黑色素】與【皮膚】是相愛相殺的關係:

一方面,【黑色素】會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深膚色】比【淺膚色】更不容易被【曬老】,也更不容易患皮膚癌。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影響VD的合成。所以對於“有色人種+極致防曬”的亞洲菇涼來講,關注體內VD含量,非常重要。

我們一直聽到“歐美人容易【曬傷】、亞洲人容易【曬黑】。所以歐美防曬霜隻防【曬傷】,只有亞洲防曬霜才防【曬黑】”的說法。

這句話,前半句正確,後半句純屬瞎攪和。

歐美人的皮膚類型確實更容易【曬傷】,亞洲人更容易【曬黑】。但不管是哪國防曬霜,可用的【防曬成分】都是一樣的(美國稍有不同)。防曬霜的防護力,不是看哪國產,而要看具體防曬成分、工藝、成膜性、和濃度。相反,美國是把防曬霜作為【非處方藥物】來管理,對於產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審核,與護膚品已經不是同一級別了。

從影響膚色因素、黑色素生成過程可以看出,很多貌似和【美白】不相乾的護膚訴求,都可以幫你變白:

比如抗氧化、抗炎,

是一切美白產品的保底。

【黑色素】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等到最終浮現到皮膚表面、肉眼可見時,它已經歷了漫長的生成+上移過程,你看到的只是深扎在皮膚深層的冰山一角。因此,解決表皮可見的色素沉著,只靠外塗產品已經很難,往往需要醫美+口服用藥+外塗聯合治療。就算是醫美中“暴力”的剝脫性雷射,也要面臨去掉了表層色斑,深層又繼續浮現上來的“反彈”問題。

所以說,美白,

要從你還沒看到【色斑】時,就開始

(黑色素還沒上移到表皮層)。

具體的美白成分,美白的各種路徑,我們已經寫過不止一篇專題文,時光機

如果今後再有sa/博主/商家向你推薦美白產品,你至少要先問一句:美白機理是什麽?是抑製了黑色素的生成、還是乾預了黑色素的轉移、又或是加速了表層黑色素的代謝?

如果有一天,美白產品不再明確的宣傳“膚色變白”,你也可以通過【酪氨酸】【酪氨酸酶】【多巴】【吲哚醌】這些關鍵詞,精準地找到一個真正可以“抑製黑色素生成”的產品。

參考文獻:

[1].Gerald Litwack, Chapter 13,Human Bio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2018, Pages 359-394

[2].Biochim Biophys Acta Biomembr. 2020 Apr 22, 183318.

[3].Int. J. Mol. Sci. 2009, 10, 4066-4087

[4].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2008, 84: 539–549

[5].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12722

[6].Annu. Rev. Anthropol. 2004. 33:585–623

[7].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05, 40, 187-193

[8].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lanin

[9].https://www.dreamstime.com/print-image161153064

[10].https://dermnetnz.org/topics/skin-phototype/

[11].Interview of Dr.Doug E.Brash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s/melanin-protects-us-from-and-can-cause-skin-cancer-021915#1

[12].趙美娟, 戶晶晶, 倪輝, 等. 黑色素生成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生物工程學報, 2019, 35(9): 1633-1642

[13].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6; 17(12): 5257–5264.

[14].Volume 95, Issue 1, July 1990, Pages 9-15

[15].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9; DOI: 10.1111/bjd.17888

[16].Arch Pharm Res Vol 34, No 5, 811-820, 2011

[17].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tzpatrick_scale

[18].Photochem Photobiol. 2008; 84(3): 539–549.

[19].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104, 1357–1370 (202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