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不好好吃飯背後的原因,你看到了嗎

文 / 涼爽

最近接觸到一個案例:一位媽媽在結婚前就決定不要孩子,但後來丈夫堅持要生。女兒現在不到三歲,媽媽表面上給孩子報名各種早教班,看似很重視女兒,其實是厭惡,這位媽媽其實很懶,恨不得把每一個女兒單獨在家的機會都讓給早教班、讓父女倆獨自相處、塞給鄉下的爺爺奶奶,最大程度地減少自己的親自照料的時間,最近讓她感到特別開心的事情就是哪位朋友有空,她就會把女兒扔去哪位朋友的家裡。

母嬰關係混亂,就會導致孩子不喜歡父母,以致於用不好好吃飯來對抗父母。

母嬰聯結裡,連接的是什麽?

母嬰關係是生命最初的關係。嬰兒還沒出生前,母嬰是一體的。當出生後,由於嬰兒還沒有發展自我,他們認為自己仍然和母親連一體。

嬰兒一出生處在“全能自戀期”,認為母親和世界就該圍著自己轉,母親和世界與自己一體,自己就是中心,無所不能。正是因為父母的愛,讓他們健康地走出全能自戀,發展良好的安全感。

心理創傷,多發於生命早期。嬰兒的時間觀念跟成人的不大一樣,如果母親延遲了3-5分鐘回應哭泣的嬰兒,他們就會感到絕望、崩潰和煎熬。特別是夜醒的時候,久哭卻得不到回應,嬰兒就會懷疑自己,或者對母親懷恨在心。這對母嬰關係的維持是有害的。

不是不建議延遲滿足,而要等到孩子到一定年齡。研究證明,小時候越是被及時回應和滿足的孩子,長大後越具有延遲滿足能力。

如果對嬰兒的哭鬧回應越及時,孩子對世界就越充滿信任,深知世界沒有威脅,安全感滿滿,可以自由探索不受限制。

相反,那些經常被故意延遲回應需求的孩子,很多時候都處在誠惶誠恐中,留下心理創傷。

如果經常運用“哭聲免疫法”,嬰兒未來容易走向兩個極端,第一種俗稱討好型人格,犧牲自己去討好別人,非常乖,不敢表達需要;第二種是安全感缺乏,容易“作”,無法處理好親密關係。

前期母嬰關係發展不好,還有救。父母盡快改變養育方式,開始用心理解孩子的需求,及時給予愛的接納和彌補,嬰兒期的創傷有可能被治愈。

母嬰關係和孩子不愛吃飯有什麽關聯?

如果不吃飯是為了對抗和違逆,這個孩子太聰明也太成熟了。

我並不是說她智商特高成績最好。之前在幼兒園接觸過一個孩子,四歲,女孩,本來吃飯的問題就讓成人們頭疼不已,大病初愈後不吃飯的情況更嚴重了,她寧願到醫院打葡萄糖吊針都不願意吃一口飯。

她學習的效率和學習成績並不是班級最優的。因為她的聰明都用在對付大人身上了。衣食住行方面受到大人的強烈控制,比如先吃菜還是先吃一口飯都要受到母親的控制和鞭笞。她知道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與之抗衡,便上演一出好戲出“不吃飯”去對抗大人的控制欲。為了挫敗成人的控制欲的成功感,她決定犧牲自己的健康。

孩子不吃飯的背後可以牽扯到多少問題呢?

孩子的行為裡透露了一些秘密:

“什麽事情你都可以下命令讓我做,我做不好就要挨打,如果我不吃飯你一定毫無辦法吧。因為你不可能替我吃,喂我吃我就吐出來,太好了,我終於可以為自己決定一回了。”

我所說的聰明,是在“人情世故”上的聰明。餓和吃應該是人的本能,而孩子違抗成人的決心和情緒早已壓抑了自己的生理欲望,寧願餓到沒力餓到醫院打針也不要吃飯。

可以確定的是,孩子不吃飯的原因不是不餓,也不是飯菜不好吃,更不是缺乏微量元素(鋅)那麽簡單,更不是缺心眼。

根據主班老師交代,每次都看見孩子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孩子自己說媽媽用衣架打的。在吃飯上,媽媽每一次都會要求她先把飯吃完,才能吃菜。媽媽自己也反省,確實打孩子打得太多了。

母女之間從來沒有親密的互動,只有控制、命令和服從。

不吃飯的行為可以推測親子關係、性格養成、生活習慣、養育模式、家庭氛圍……換句話說,母嬰關係會影響孩子的進食問題。

從小就被大人控制的孩子,成年後會怎樣?

在父母和外人眼裡,北大留美學生從小就是“別人家孩子”,從小成績數一數二,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但他卻揮筆萬字數落父母,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他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愛”。

嚴厲和控制型的管教方式,壓製孩子的行為和情感,這種情況孩子長大後可能無法真正地信任他人,非常容易進入控制和被控制的關係中,更容易焦慮和恐懼,無法與他人營造親密關係。

弗洛伊德說過:

“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雖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被淡忘,甚至在意識層中消失,但卻會頑固地潛藏於潛意識中,對人的一生產生恆久的影響力。”

用包辦一切來阻礙孩子探索世界的機會,用保護孩子的理由來剝奪與同伴交往的權利,讓孩子除了學習什麽都不用管不用做,找不到生存的價值。這樣會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嗎?這樣的“控制”並不是教育,請別讓愛變成傷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