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榮獲“國際濕地城市” 海口掀起新一輪“濕地”熱

“紅樹林裡有會跳的魚、會上樹的螺、鉗子一大一小的蟹……,希望你們放下成人的包袱,重新做一回孩子,發現紅樹林的趣味。”在近日開展的一場濕地考察學習活動中,海口松鼠學堂自然工作室的負責人高高如是介紹海口紅樹林濕地的魅力。

自10月25日榮獲“國際濕地城市”以來,海口連日來掀起新一輪“濕地熱”,當地政府、學校、民間機構等,紛紛舉行濕地考察學習、濕地城市建設成果展、濕地知識科普等系列活動。

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27日組織70多名師生,走進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海口那央羊山濕地進行考察學習,讓大學生們了解濕地的功能和重要性、濕地的歷史沿革和傳統,觀察兩種濕地的異同和人類使用濕地的情況等。紅樹林濕地裡的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羊山濕地的古泉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等,都吸引了年輕大學生們濃厚的興趣。

榮獲“國際濕地城市” 海口掀起新一輪“濕地”熱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樹林研究、生態恢復、清理汙染源等工作都做得不錯。”帶領此次學生考察的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王福義博士表示,2011年第一次來到東寨港時,養鴨、養豬、釣魚、開農家樂的有很多,管理得不夠好,現在管理得很不錯,“濕地保護也為教育提供了方便,很有用。”

從26日開始,由當地官方機構和眾多民間機構共同舉辦的“創建國際濕地城巿成果展暨勁草生物多樣性嘉年華海口站”系列活動在海口相繼登場,並將持續至30日。來自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專家們以照片、影片、動畫、故事會等方式分享野生動植物、海洋生物資源等,為市民遊客展現了大自然及海口濕地的美。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理事長兼總乾事劉毅表示,希望利用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的一批優秀機構,通過攝影展、故事分享的方式,讓民眾特別是小朋友們了解他們做的工作和面臨的問題,了解海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生物多樣性是多麽豐富和美麗,從而發自內心的想要去保護它。

“一開始帶著小朋友,帶著家庭去了解自然狀況,慢慢發現海口的濕地太棒了,資源非常豐富,同時也面臨著很大威脅。”高高從2014年開始做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作為民間組織,把科學知識和專家的話“翻譯”成民眾能聽懂的話,用有趣的形式讓民眾在玩的過程中感受和傳播保育的重要性。

UNDP-GEF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宣教專家盧剛認為,松鼠學堂等眾多民間環保力量的加入,媒體的宣傳報導和監督,科研機構的介入等,都是推動濕地保護的有效舉措。

海口濕地建設也有有待完善之處。“‘硬實力’做得不錯,但從長遠來看,還缺少一些‘軟實力’。”王福義在考察東寨港後舉例對記者說,東寨港的紅樹林博物館做得很好,資料很豐富,但需要讓更多市民來看,周末應該開放。

海口自古有“水城”之稱,有濱海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人工濕地等4個濕地類及11個濕地型,濕地率12.7%。海口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大海表示,海口將繼續嚴格保護現有自然濕地特徵,科學提升人工濕地價值,努力恢復退化濕地功能,加快濕地公園建設,不斷鞏固和提升海口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成果,為市民遊客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和優美生態環境。(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