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來,Wact Kay藏在秘魯的廣東話裡!

文、圖/羊城派記者 譚錚

1849年10月15日,首批75名契約華工遠涉重洋,抵達秘魯卡亞俄港,開啟了華僑華人在南美洲“山鷹之國”艱苦創業的歷程。

2019年11月22日,由暨南大學、廣東華僑博物館和秘魯共和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主辦的“秘魯及拉丁美洲的華僑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舉行。來自中國廣東、江蘇、安徽、福建等7個省的拉丁美洲研究學者與來自秘魯的華僑華人歷史研究專家參與此次研討會。

抵達:種甘蔗、築鐵路、改變飲食習慣

Wact Kay(滑雞)、min pao(麵包)、sui kao(水餃)、kión(薑)……這些存在於秘魯當地人生活中的西班牙語,由粵語發音衍生而來。已經習慣使用這些外來詞的秘魯人,或許沒有想到,這些詞,來自大洋那邊的中國廣東。

這一切,起源於170年前,從中國駛出的那首載有75名契約華工的船。

據了解,在全國6000萬的海外僑胞當中,有3000萬來自廣東,他們分布於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遙遠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華僑華人及華裔移民約達400萬,是海外華僑華人的傳統聚集區之一。

據秘魯聖馬科斯大學教授卡洛斯·阿基諾介紹,十九世紀下半葉,秘魯廢除奴隸制度,“勞動力荒”隨之出現,需要大量的勞工到當地種植棉花與甘蔗,以及鳥糞開採工作。“除了以上工作以外,秘魯的鐵路建設工作也由華工參與。”阿基諾說:“秘魯也是拉丁美洲最早建設鐵路的國家,這與華工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除了服務於秘魯當地的經濟建設外,中國人還改變了秘魯的飲食習慣。

據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西班牙語講師雷春儀介紹,1918年,廣州人戴宗漢搭上了一艘日本貨船,遠赴秘魯。1963年,戴宗漢在秘魯創辦種植水稻技術中心,把中國的稻米種植技術傳授給當地人,把秘魯當地的水稻部門面積產量提高了3至5倍,為秘魯人“全民”食用稻米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戴宗漢被秘魯人稱為‘秘魯的水稻之父’,他讓秘魯人慢慢認識了大米,並喜歡上了大米。”雷春儀說。

這些早年間抵達秘魯的華僑華人,為後來到達拉丁美洲大陸的中國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中國與秘魯之間的交往搭建了橋梁。

融合:中秘交往更加密切

在秘魯生活和工作了11年的原中國駐秘魯共和國大使館文化參讚王世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多代華僑華人打下堅實的基礎,中秘之間的交往無論是從政府還是民間,都愈發密切。

“從中秘之間三次的移民潮來看,早期的交流主要偏向於經濟方面。華人移民到秘魯,為了生存,從事商業、餐飲業,並取得了很大成就。”他還補充到,在經濟交往的同時,也把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帶到秘魯。

王世申介紹,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民間派出了歌舞團,作家和詩人組成的文學團體到秘魯進行交流。“1986年,中國和秘魯簽訂了第一個文化交流協定。從那之後,不斷簽訂兩國間文化交流計劃,包括文化藝術團體的交流互訪,學者專家的互訪,體育、科技人員的交流,均有涉及。”王世申表示,中秘之間的文化交流愈發密切與頻繁,在民眾間的反響亦愈發強烈。

秘魯共和國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在研討會上表示,中秘雙方學者,通過對華僑華人移民多樣性的研究和探討,能夠更好地理解中秘之間交往的過程,展示這一過程的複雜性。

暨南大學校黨委書記林如鵬教授則表示,2016年8月,珠海橫琴新區與暨南大學共建的“暨南大學-橫琴新區拉美中心”在橫琴揭牌,雙方將共同開展中拉合作相關規劃和政策研究,為橫琴中拉經貿合作平台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指導。今年9月,暨南大學拉美校友聯合會在秘魯利馬成立。他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能進一步促進中國與秘魯之間友好文化交流。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解素蔚

實習生 | 陳姝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