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產力之外,我更期待 iPad 在遊戲上的表現

2013 年更新 iOS 7 系統後,蘋果正式向第三方廠商開放了 iPhone/iPad 遊戲搖桿的 MFI 認證。

當時有兩種類型的搖桿比較受歡迎,一種是左右分體式的搖桿(有點像現在的 Switch 搖桿),可以夾在設備兩端;還有一種是藍牙搖桿,外觀和手感接近傳統遊戲主機的搖桿。

有一段時間我比較迷戀在 iPad 上玩《Space Marshals(太空刑警)》,為了追求更好的手感我買了一款賽睿的 Stratus XL 藍牙搖桿,花了 450 塊錢。

這款賽睿的搖桿肯定要吃灰了。新發布的 iOS 13 新增了對 Xbox、PS 搖桿的支持,我沒有理由拒絕體驗更好(尤其是手感更舒服)的主機搖桿。

iOS 13 在 iPad 上搖身一變為 iPadOS,多任務處理、文本編輯、拓展性等功能均獲了加強,大家又開始重新討論「iPad 能否成為生產力工具」這個話題。

相比之下關於搖桿支持的討論會少很多,但它對未來 iPad 產品走向的影響同樣是不可忽略的。

沒有 3A,但遊戲庫正在擴充

上一次 iPad 在遊戲領域獲得高關注度是 iPad mini 5 的發布,這代 iPad 被很多人譽為「吃雞神器」,甚至有人說它可以「吊打」一票遊戲手機,極客之選也在第一時間分享了使用體驗。

iPad mini 5 能夠對遊戲手機實現「跨界打擊」主要原因是它過硬的硬體素質,但如果想要上探遊戲主機的市場只有硬體還不夠,還有 3A 遊戲大作這個門檻。

關於 iPad 和 3A 遊戲的討論很容易進入到「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惡性循環,我們來看點更加現實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iPad 正在擁有越來越多從 PC、主機甚至掌機上移植而來的優秀遊戲,包括《文明 6》、《INSIDE》、《饑荒》、《2K19》和即將到來的《死亡細胞》等等。

前段時間我買了 iPad 版的《文明 6》,誰知道玩起來比電腦版還要沉迷,每次都想著「再來一回合」就好,結果躺在床上抱著 iPad 一玩就到天亮。

之前我在《極客薦 | 比原作還好玩?iPad 移植版遊戲推薦》這篇文章中分享過一個感受,很多遊戲移植到 iPad 之後體驗甚至比原版還好玩。

移植遊戲雖然在時效性上比原版遊戲要晚一些,內容上也會有所縮減,但這些遊戲畢竟經過了市場的考驗,整體的遊戲素質是非常高的,這部分內容未來也會成為 iPad 遊戲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iPad 遊戲層面還有一個值得期待的地方,那就是即將上線的蘋果自家遊戲訂閱服務 Apple Arcade。

App Store 已經是最大的遊戲分發平台之一,擁有 30 萬款免費/付費遊戲,共計 10 億玩家。今年秋季 Apple Arcade 將以新標簽頁的形式入駐 App Store,在 iOS、macOS 和 tvOS 上都可使用。

Apple Arcade 能夠通過「嚴選」來重新整合平台的遊戲資源,也能緩解行業資源集中在頭部開發者的問題。更重要地方在於,蘋果承諾 Apple Arcade 將帶來超過 100 款全新的獨家遊戲,還會資助遊戲開發,並與眾多創作人緊密合作。

這些工作對於 iPad 遊戲生態(當然也是 iOS 生態)的豐富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

iPad 可能是雲遊戲的最佳載體

移植遊戲和訂閱模式都可以說是「現在進行時」,讓我們把目光再放長遠一點。

目前在遊戲領域,雲遊戲絕對是最走俏的一個概念,包括新入局的 Google、微軟,以及早有試水索尼、NVIDIA、Steam 等廠商均在積極布局。

雲遊戲可以幫助玩家擺脫本地設備性能的桎梏,將伺服器的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顯示器」,輔以外設就能直接遊玩,這個「顯示器」可以是 PC,可以是電視,當然也能是手機和平板,這就進入 iPad 所擅長的賽道了。

螢幕素質高是 iPad 產品層面的一個長處,蘋果也毫不吝嗇給 iPad 加入各種新的顯示技術(ProMotion、原彩顯示等),而且 iPad 的螢幕尺寸介於手機和 PC/電視之間,能夠兼顧視覺衝擊力和一定的便攜性,對雲遊戲來說會是一個極佳的載體。

我曾經也樂於把 iPad 打造成生產力工具,包括嘗試將工作習慣遷徙到 iPad 上。但折騰一圈之後 iPad 能夠給我帶來的「甜蜜點」還是在遊戲方面——當我把 iPad 支在面前,攥著熟悉的 PS 搖桿打遊戲時,這個感覺出乎意料的好。

擁有了主機搖桿的支持,再加上好玩的遊戲越來越多,iPad 成為一款手機之上、 PC/主機之下的「便攜遊戲設備」還是未來可期的,當然對於掌機來說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