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葆台漢墓的黃腸題湊

大葆台漢墓位於北京市豐台區郭公莊西南隅,是北京地區首次發掘的大型西漢墓葬。此處共發現東西並列的兩座大型墓葬,均為豎穴土坑木槨墓,為夫妻並穴合葬。一號墓保存較為完好;二號墓被盜後,被嚴重火燒。關於一號墓的墓主人,最早被認定為漢武帝於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封立的燕王劉旦,但後有研究者認為其應為劉旦之子劉建(公元前73~前45年在位),亦有學者提出大葆台漢墓之墓主應為劉建之孫劉璜(公元前23~前3年在位)。目前大多數學者認可劉建的說法。

大葆台一號墓墓葬平面呈“凸”字形,坐北朝南,口大底小如鬥狀。墓口南北長26.8m,東西寬21.2m;墓底南北長23.2m,東西寬18.0m;墓底距墓口深4.7m。整個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外回廊、“黃腸題湊”與前室、後室等部分組成。前室東西9m,南北7m,高4m,為三梁四柱結構,仿效墓主生前居住和宴饗之所;後室由五層棺槨組成;前、後室四周由內、外回廊環抱,外回廊為兩層,周長77.2m,各寬1.6m,高3.0m;內外回廊之間由“黃腸題湊”隔開。整個墓室均為木結構,墓室底部東西向鋪有地板,下由12條南北縱向地龍承托,地板大部糟朽,地龍下面鋪滿20cm厚的木炭和50cm厚的白膏泥;墓頂蓋有圓檁(未加工原木)及方檁,大部腐朽,其上亦鋪5~10cm厚的兩層木炭,中間夾有40~70cm厚的白膏泥。木炭和白膏泥的作用,是防腐防濕,保護墓室。

大葆台一號漢墓墓室結構示意圖

根據《北京大葆台漢墓》一號墓“墓葬形製”中關於“題湊”部分的介紹,“(題湊)位於外回廊內側,平面呈長方形。是用長條方木,頭向內,層層壘起,形如木牆。南壁正中辟門,使甬道與前室相通”。14 000根“長條方木”壘起了“外周南北長15.7m,東西寬10.8m。內周南北長13.9m,東西寬8.9m。保存最高處約為2.7m”的“木牆”。正如《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劉宋裴駰《集解》注引曹魏蘇林曰:“以木累棺外,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

各層黃腸木之間無榫卯固定,但堆壘十分堅固,其頂端有壓邊木加固。保存最好的地方是西北部,除微向西閃外,整個黃腸木堆壘嚴密齊整。西北角向東北有較多移動,個別題湊木有被搬動的現象,或與北部盜坑有關。

大葆台漢墓首次發現這種葬製的實物,為我們提供了文獻中有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等記載的實物,明確了學界對“黃腸木”的種種猜測,並折射出許多西漢時期自然的和人文的信息。

在此之後,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分別在河北石家莊小沿村張耳墓、湖南長沙鹹家湖三座吳姓長沙王及王后墓、河北定縣八角廊中山王墓、北京石景山區老山漢墓和江蘇高郵縣神居山廣陵王夫婦墓、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山東定陶靈聖湖漢墓等墓葬中發現了“黃腸題湊”。西漢時期國勢強大,國庫充盈,因而“黃腸題湊”墓有了空前的發展,現在所見到的“黃腸題湊”墓,大多都是西漢時期的墓葬,進入東漢之後,真正的“黃腸題湊”墓已幾乎不見,並開始用仿製的“黃腸石”代替真正的“黃腸木”。

北京地區漢代城址分布及大葆台漢墓位置圖

黃腸題湊只在西漢時期短暫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漢代生產力提高,墾田日廣,但由於“伐木而樹谷”,再加之修建宮室、橋梁,製造車船,以及營建陵墓等的砍伐,木材大量減少,特別是在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已明顯感到了木材的匱乏,如《後漢書 · 光武十王 · 中山簡王焉傳》記劉焉死後漢和帝與竇太后為他修陵墓時說“發常山、钜鹿、涿郡柏黃腸雜木,三郡不能備,複調余州郡,工徒及送致者數千人,凡征發搖動六州十八郡”,木材緊缺,營造“黃腸題湊”之難,於此可略見一斑。第二,從西漢中葉以後,磚室墓和石室墓興起,逐漸取代土坑木槨墓而成為漢代墓葬形式的主流,這對最高統治者也不可能不發生影響。

本文由孫莉 摘編自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編著《大葆台漢墓黃腸題湊及棺槨的保護與研究》之“ 第一章 大葆台漢墓黃腸題湊及棺槨的文物價值及保存現狀”。內容有刪節、調整。

978-7-03-057269-1

本書主要記錄了對大葆台漢墓黃腸題湊及棺槨文物進行的保護與研究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對大葆台西漢墓出土黃腸題湊和漆棺漆槨文物的病害調研、分析檢測、保護修複等具體工作的研究與實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