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快遞終端市場菜鳥順豐兩強爭霸 通達系始終在打醬油

  為解決最後100米難題 當年與順豐一起成立豐巢公司對抗菜鳥 如今黯然離場

  智能快遞櫃“三國殺” 通達收兵

  來源:法制晚報

  說起快遞,您想到的肯定是按門鈴的小哥或街上飛馳的三輪車。對於小區門口的智能快遞櫃(自提貨櫃),您可能覺得沒那麽重要。但是對於已經拚成紅海的快遞企業來說,這可是寸土必爭之地。圍繞著這些小小的鐵皮箱子,簡直上演了“三國演義 ”。

  最新戰報 韻達申通“不玩了”

  先了解下背景,順豐是蜀國,阿里的菜鳥快遞是魏國,而以韻達申通中通為代表的通達系是吳國。

  6月14日晚間,兩大快遞巨頭韻達和申通雙雙發布轉讓豐巢科技股權的公告。轉讓完成後,韻達、申通將不再持有豐巢科技任何股權。而中通此前也已經不再是該公司股東。豐巢,正是鐵皮箱子的代表,隨著通達系清退豐巢股份,快遞行業格局再次發生變化。

  結合豐巢成立以來快遞市場格局的變化和快遞巨頭在快遞櫃領域頻繁的動作來看,申通和韻達的動作更可能是過去幾年快遞終端市場競爭的應激反應結果。也就是說,在快遞終端市場最終形成菜鳥和順豐兩強爭霸格局的同時,始終在其中打醬油的通達系,可能佔到的便宜有限。

  戰事回顧  “最後一百米”的合縱連橫

  自2015年6月深圳豐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快遞物流巨頭圍繞“最後一公里”直至“最後一百米”的角力從未停止,行業格局也因此幾度變化,堪稱瞬息萬變。

  第一局 :豐巢裡的蜜月

  2015年6月,順豐聯合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共同投資5億元創建豐巢,公司宗旨是“致力於研發運營最優質的智能快遞櫃,破解快遞最後100米難題,服務於全行業末端快件運營。”2016年6月五大原始股東等比例增資5億投資豐巢。半年後,豐巢完成25億元A輪融資,申通、韻達參與投資。此後一直到2018年1月22日包括順豐、申通、普洛斯在內的12家企業(機構)向豐巢增資20.7億元。

  第二局:菜鳥飛進豐巢

  可以說,豐巢把大佬順豐與散沙般的通達系快遞捆綁在了一起,而且把子彈打到快遞終端,這必然引起以菜鳥驛站起家的菜鳥反彈,因為菜鳥做的就是快遞終端。果然,2015年8月,就在豐巢成立兩個月後,菜鳥網絡與全國最大的3家智能快遞櫃服務商及國內6家主流快遞企業(不含順豐)完成簽署三方合作協定。

  2016年5月,菜鳥網絡擴大合作,宣布聯合12家快遞公司和包括豐巢在內的8家自提櫃企業,建成全國最大的快遞自提櫃服務平台。隨後,豐巢對外表示“不排除任何合作的可能性”,暗示與菜鳥網絡合作。

  第三局:菜鳥PK順豐

  2017年6月,菜鳥網絡發布聲明稱,6月1日凌晨,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對此,順豐方面表示,菜鳥6月1日0點下線該公司旗下的快遞櫃系統豐巢的接口資訊。隨後騰訊、京東、網易、美團、蘇寧、圓通紛紛“站隊”,一度形成兩大陣營針鋒相對局面。

  此事甚至驚動了國家郵政局,在一個月後宣布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與順豐集團旗下的豐巢科技就數據共享合作形成一致意見”。

  戰略意義 快遞櫃助力物聯網進入“智能”時代 

  各大快遞巨頭和電商在“最後一公里”問題上都使出渾身解數。而這其中的戰略意義,絕不僅僅只是解決配送問題。一方面快遞巨頭積極提升快遞物聯網、互聯網資訊技術應用能力和水準、加強數據分析與應用,以期搶灘登陸即將到來的“智能”時代;另一方面,將依靠智能快件箱進入社區佔據的線下入口和獲得大量客戶數據,將線下入口的優質客戶向線上遷移,保持行業競爭力和絕對話語權。

  菜鳥與順豐之間的關係可以用競爭中有合作來形容。競爭自不必說,從順豐領銜投資建立豐巢到菜鳥投資快遞易,從豐巢收購“e棧”到菜鳥推出自有智能快遞櫃,這些動作無不透著針鋒相對的味道。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雙方的合作以資訊共享形式達成,最後也毀於資訊共享矛盾。到2017年3月雙方續約時,菜鳥網絡要求,所有快遞櫃資訊的觸發都需要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資訊無條件給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資訊給菜鳥。據報導,這就是導致2017年6月至7月間,菜鳥與豐巢“絕交”事件的導火索之一。

  戰事進展 通達系從通吃到主動出局

  與菜鳥網絡不同,“通達系”的中通、申通和韻達最初隨順豐一起投資建立了豐巢,並在其後三年中參與了豐巢幾輪重要融資。當然,與此同時,通達系與菜鳥網絡的合作也從未停止。去年年底,菜鳥網絡宣布將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快遞櫃的時候,就曾表示已經與“桐廬幫(浙江桐廬是包括通達系在內的民營快遞企業發源地,故‘桐廬幫’通常指代包括通達系在內的大大小小民營快遞公司)”對接了菜鳥智能快遞櫃的接口。通達系一直避免卷入順豐與菜鳥的“戰爭”中,除了獲得阿里巴巴融資的圓通外,其余幾家向來避免站隊,與兩邊都有合作。

  這樣“兩面光”的通達系,忽然宣布清退豐巢股份,不得不說突兀。就在今年年初,申通還1.8億元增資豐巢,一副準備大乾一場的樣子,僅僅五個月之後,申通和韻達就雙雙清退豐巢股份。很多人將此次通達系“退群”事件看做是“站隊”菜鳥。但如前所述,這實在不是通達系一貫風格。那麽到底發生了什麽呢?

  戰局分析  “賠”是壓倒通達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外界看來,通達系與順豐的合作一直還算平順,但雙方的分歧早有端倪。同樣是豐巢的原始股東,順豐與通達系的投資回報卻是截然不同。

  早在兩年前就有媒體曝光,各家快遞使用快遞櫃寄件的價格與叫人取件的價格並不相同。在豐巢快遞櫃寄出一個檔案,選擇中通和韻達配送的話,小格口價格是9元,而順豐的價格是12元。如果選擇快遞員上門取件,中通的價格是8元,韻達是7元,順豐則是13元。也就是說,使用順豐在快遞櫃上寄件,價格會更優惠,使用其他的快遞公司價格會更高。豐巢方面雖然有所回應,稱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的價格在全國各地並不相同,每一個加盟商都有調整的權利。豐巢確定的價格是由豐巢各個快遞公司總部達成的價格,所以有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因為經營模式的差異,快遞櫃客觀上更鼓勵順豐客戶使用是事實。

  此前曾有數據公司統計稱,2017年順豐日常場景的市場佔有率約8%左右,但是在快遞櫃發貨場景佔到了50%。通過對快遞櫃的流量佔有,順豐事實上在完成對末端客戶習慣的培養。順豐的意圖非常明顯,直接通過快遞流量掌握包裹的入口,進而慢慢控制快遞末端服務和數據。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快遞公司最敏感的。據媒體報導,通達系與順豐聯合成立豐巢的初衷就是對抗阿里系的控制。當順豐同樣露出這種傾向的時候,通達系會有所反應也是理所當然。

  而且豐巢一直在賠錢。截至2017年12月31日,豐巢科技的資產總額為458,551.12萬元,負債總額為175,732.28萬元,淨資產為282,818.84萬元,2017年全年營業收入30,838.80萬元,淨利潤-38,513.05萬元。通過對末端客戶的控制,順豐的估值會因為豐巢的發展而不斷提高,這足以彌補順豐“燒”進豐巢的損失。但通達系的估值卻會因為順豐對市場的佔有而降低。一邊“燒錢”,一邊“資敵”,通達系的感想想必很“酸爽”。圍繞著智能快遞櫃的烽煙遠沒有散去,下一場誰會入局誰會出局?市場終會給出答案。 文/劉俊霞

責任編輯:李思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